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剖析不良反应中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对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得知,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中喹诺酮类占比最多,高达34.00%,林可霉素类占比最少,占比为2.67%。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及软组织中分布最多,占比为4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连续使用用药,占比为28.66%,其次为无指征或者超范围用药,占比为。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种类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各异,并且不合理的用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抗菌药物使用问题。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精神科出院使用抗菌药物的130例患者,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精神科共出院4864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30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7%,(130/4864)。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共15例,其构成比为11.54%(15/130)。不合理用药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及用药时间过长。结论: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控制指标以内,但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问题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除此以外还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及用药时间过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选用InertSustain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6nm,柱温为35℃。结果:吲哚美辛在1.010~202.1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1%。13批供试品检测到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抗风湿镇痛 健康产品 吲哚美辛
  • 简介:贸发局与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MCMIA)携手合办的“2004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于8月12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同场举行的还有第十五届的美食博览。

  • 标签: 现代化 国际 健康产品 展览会 会议 协会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探讨麻醉药品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为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医院2010年门诊使用1553张麻醉药品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结果:DDDs列前3位的药品有硫酸吗啡缓释片,其次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所用药品的DUI均小于1。结论: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处方分析 DDDS DUI
  • 简介:摘要目的摸索脑血管介入穿刺处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2月~2012年10月所有进行脑血管介入的163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全脑血管造影检查103例,支架60例。结果163例患者总体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552%,其中以穿刺处血肿为主,共5例,占306%,穿刺处皮下瘀斑2例,占122%,假性动脉瘤2例,占122%。结论做好介入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造影术 穿刺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分布及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选取全国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2003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的3312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炎患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和西药及其联合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从药物名称看,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6.31%;从药物类别看,中药清热解毒剂联合西药化痰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26.81%。结论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清热解毒剂联合化痰药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肺炎 医院信息系统 真实世界 中西医结合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患者250例,分析其不良反应具体情况。结果变态反应为53.2%,胃肠道反应为29.6%,血液系统反应为7.2%,肾毒性反应为5.2%,肝毒性反应为4.8%;不良反应原因中,用药前后饮酒为45.2%,饮食习惯所致为16.4%,个体差异者为11.2%,环境因素者6.0%,情绪因素为14.4%,药物因素为6.8%。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中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发生率,对患者带来一定用药危险,需要做好对应的用药规范,做好患者行为规范与过敏史情况的了解。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气胶布使用技巧对预防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脱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无菌敷贴的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在无菌敷贴基础上,增加透气胶布的使用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脱落情况、留置针保留时间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脱落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透气胶布 静脉留置针 无菌敷贴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黔淫羊藿化学成分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黔淫羊藿作为研究材料,对照品选择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研究所产品,测定淫羊藿、羊脂淫羊藿、炒制淫羊藿、盐制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等不同炮制方法下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含量的不同,比较不同炮制方式对黔淫羊藿化学成分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淫羊藿、羊脂淫羊藿、炒制淫羊藿、盐制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9%、9.45%、8.86%、8.88%、10.28%,淫羊藿苷含量分别为0.75%、0.87%、0.84%、0.64%、0.95%,羊脂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效果佳,炮制后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含量较高。结论炮制前后黔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且不同炮制方法改变程度具有一定差异,羊脂淫羊藿和酒炙淫羊藿方法对淫羊藿的炮制效果佳,建议临床黔淫羊藿的炮制应以羊脂淫羊藿及酒炙淫羊藿为主,能有效提高淫羊藿活性成分及产品质量。

  • 标签: 炮制 淫羊藿 化学成分 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