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病科15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分析及护理,探讨降低医院多重耐药的发生率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适时监控耐药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采取有效控制和护理措施。结果:制定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建立患者接触隔离卡,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对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着尿管等操作的患者专门护理,提高了感染控制的效果。结论: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搞好消毒隔离,预防和控制传播。(1)

  • 标签: 脑病科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030例支气管刷痰查找抗酸杆菌结果。方法由临床医务人员制作好刷检痰片用本室自备的萋尼氏染液进行染色并镜检。结果1030例刷检痰片中39例镜检阳性,占379%,其中临床上诊断为肺癌患者无一例阳性;疑似肺癌患者、AIDS患者及肺结核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23、1041及413%。结论刷检痰片查找抗酸杆菌对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很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刷痰 抗酸杆菌 萋尼氏染色 阳性率
  • 简介:目的观察藏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藏西医结合治疗组100例,单纯藏医治疗组8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78例,进行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藏西医结合治疗组对上腹痛显效率(89.6%),溃疡愈合率(92%),总有效率(95%)、HP除根率(93%)。对照组I(藏医治疗组)80%、65%、87.5%、HP根除率45%。对照组II(西医治疗组)69%、55.2%、85.9%、82.1%。其藏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II(29.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I(藏医治疗组)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藏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既发挥西医快速根除Hp的优势,同时依靠藏医清热消炎,健脾消食,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理气止痛,活血生肌,达到培土育元、根除病灶的目的。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藏西医结合 HP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疱疹酊和喷昔洛韦膏诊治带状疱疹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的13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6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外用氯苦参疱疹酊,B组外用喷昔洛韦膏,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853%(67/68),B组总有效率为9559%(65/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为5882%(40/68),显著高于B组3529%(24/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疱疹酊与喷昔洛韦膏诊治带状疱疹疗效相当,但苦参疱疹酊治愈率更高,具有止痛、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苦参疱疹酊 喷昔洛韦乳膏 带状疱疹
  • 简介: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果糖口服液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癌介入术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Wexner便秘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果糖口服液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肝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介入治疗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并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使用鸦胆子油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86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均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并全程护理,研究组腹腔内注射鸦胆子油,对照组注射顺铂。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的疗效分别为848%和725%,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生活质量改善对比分别为893%和5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无穿刺点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但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联合腹腔置管配合全程护理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有效、安全。

  • 标签: 鸦胆子油 恶性腹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与益生菌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 H.pylori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四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四联法与益生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肠杆菌群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观察组的 B/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接受联合益生菌的患者可抑制肠道紊乱的不良反应,保护了胃肠道黏膜,抑制细胞因子分和改善肠道通透性,很好的治疗和修复溃疡黏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病发率以及不良反应。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肠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