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共计68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34例新生儿护理期间未应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观察组中34例新生儿护理期间应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医疗干预次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能够保障机体营养供应,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究肝脏介入术患者微创健康教育护理—介入中心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应用效果。方法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6例肝脏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记录单,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微创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单书写与记录时间低于常规护理记录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介入患者微创健康教育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将书写与记录时间缩短,提高护理效率,增强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值得采用。

  • 标签: 肝脏介入术 微创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表 制定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估结合药物管理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风险评估结合药物管理训练,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评分高(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融入风险评估与药物管理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表 药物管理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预防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9月收诊的42例早产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的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留置管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采取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并且可以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这种措施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 标签: B超定位 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表 预防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7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乳化结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结合房角分离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眼疾病指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3d及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眼疾病指数及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助于患者眼疾病改善,提高视力水平,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浅表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浅表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浅表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浅表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治疗中联用卡铂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阿霉素注射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取63例观察样本(即我院2019.01-2020.12收治宫颈癌患者),等差数列法分组,使用卡铂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n=31,对照组)和联用卡铂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阿霉素注射剂(n=32,观察组)两种治疗方案,对比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LMVD指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65.63%(21/32)比对照组38.71%(12/31)高,肿瘤标志物、LMVD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治疗中联用卡铂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阿霉素注射剂可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卡铂注射液 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 表阿霉素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