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骨固定固定技术与中医正骨法结合,骨折医疗与康复同步化的CO系统骨折医疗康复协同疗法在骨外科的应用。方法应用三维骨固定及时有效固定与中医正骨法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互补协同功效,使骨折医疗与康复同步化。结果共治疗四肢和骨盆骨折45例,平均随访半年以上。骨折愈合,功能康复良好43例;发生针道感染11例;因骨折感染或骨缺损致延迟愈合2例。结论此法技术先进,操作简易,并发症少,骨愈合和功能康复质量高,适应症广,疗效优于其它骨折固定治疗技术和单一固定支架技术。

  • 标签: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胫腓骨骨折行石膏托固定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石膏托固定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甲级愈合率(84.38%)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石膏托固定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而言,必须要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城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石膏托外固定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于2021年2月-2022年4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诊治的创伤骨科患者设为研究样本,并遵循随机分组法的分组规则将其进行分组,其中35例为常规组,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治疗,另外35例设为研究组,给予该组患者固定治疗。通过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来分析固定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比较组间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应采用固定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 骨科 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9例创伤患者,其中33例列为对照组使用内固定治疗,另35例为观察组使用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相较于内固定固定治疗在骨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佳,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外固定 创伤 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手术治疗-固定固定与保守治疗-骨牵引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骨牵引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中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心理因素相互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8例、褥疮7例、肺炎7例、泌尿系感染6例、治疗中产生心理精神者9例;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2例、褥疮1例、肺炎1例、泌尿系感染0例、治疗中心理精神者24例。两组患者5种并发症情况比较,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的深静脉血栓、褥疮、肺炎和泌尿系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治疗中心理疼痛精神压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固定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可减少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但从患者心理精神因素考虑,减轻心理疼痛和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固定架固定 保守骨牵引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简单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多段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髓内固定与髓固定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髓内固定组(观察组)与髓固定组(参照组),每组 3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 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住院时间相等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髓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对好于髓外国定治疗,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髓外固定手术 髓内固定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骨骨折的固定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单指石膏托治疗指骨骨折98例。结果随访3个月,治愈率达到了100%,优良率达到95%。结论单指石膏托治疗指骨骨折材料易得、可塑性好、固定稳妥、方法简单,手指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治疗指骨骨折的理想的有效固定治疗方法。

  • 标签: 指骨骨折 单指石膏托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固定支架方法的临床治疗,观察其骨折固定治疗效果、病情恢复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4例,其中探关节活动受限1例、针孔感染3例,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采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症少、病情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和疗效,为更高效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的132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短,有轻微疼痛,愈合快,而对照组患者切口较长,容易感染,愈合缓慢。观察组手术时间(50.2±6.3)min、术中出血量(253.6±15.6)ml、住院时间(15.6±3.0)d及并发症发生率18.18%均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25.9±10.8)min、术中出血量(630.5±23.6)ml、住院时间(19.5±3.5)d及并发症发生率42.42%,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石膏固定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采取石膏固定治疗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的26例患者石膏固定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护理干预;对照组的26例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石膏固定患者进行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折 石膏外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均获骨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骨不连仅需骨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骨不连,骨缺损幅度小于骨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骨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骨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骨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手骨骨折固定器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0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该阶段患者采取微型固定器治疗,而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0例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该阶段患者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则为94.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显效率高达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研究组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微型固定器治疗手骨骨折,不仅能提高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可缩短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手骨骨折 微型外固定器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蛙式”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以使脱位的关节良好复位,且不容易发生再移位。

  • 标签: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石膏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支架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应用支架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参照J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结论必须全面了解固定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缺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动力型或静力型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8例(52处)。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0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在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的影像学评估(根据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7例,良8例;腕关节功能评分(据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3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单侧固定支架跨腕关节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粉碎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 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