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京津冀一体是多年来学界讨论的话题,专家们都在为京津冀的经济发展进言献策,在区划融合、产业对接、空间演化、扩大合作、存在问题等很多方面提出了观点。京津冀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和北京先后独立为直辖市,自此京津与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状况上就逐渐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差距,环京津区域出现了一个"环京津贫困带"。在快速城市进程中,京津与河北省都看到了京津冀一体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一体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京津周边的保定、唐山、承德和张家口也都提出了"对接京津"的发展思路。由于河北省在南北方向呈长条状,所以在一体进程中需要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措施,通过以点带面、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方式,推动全面一体进程。

  • 标签: 京津冀一体化 环京津贫困带 双三角 软区划 发展对策
  • 简介:本文在考察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影响与制约因素,预测了未来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发展趋势.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是区域一体的必然产物,短期内,基本发展框架是以中国珲春、俄罗斯斯拉夫扬卡和朝鲜罗津为顶点的"小三角"核心区为主;长期来看,则将在以中国延吉市、俄罗斯海参崴市、朝鲜清津市为顶点的"大三角"框架下发展,以现代国际网络城市系统构成东北亚地区国际物流中心与增长极.

  • 标签: 区域一体化 图们江地区 国际城市系
  • 简介:人地关系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同里旅游商业化用地格局演化的特征,揭示了其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同里旅游商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用地规模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并呈现从核心向四周扩散的特征,用地格局整体紧凑度不高;2旅游用地空间扩展以SWW、SE、SSE、E为主导方向,拓展强度呈增大态势;3针对同里旅游商业化用地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剖析表明,经济利益、农户行为转变、市场发展需求、级差地租及政府行为的综合驱动导致了其用地格局的空间演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旅游商业化 用地格局 驱动机制 同里
  • 简介:武汉市天兴洲是1998年洪水之后移民建镇政策下出现的长江岛屿型村镇转型的典型代表。十几年来,受移民政策影响,天兴洲绝大部分村民迁往武汉市区并在移民新村聚居,天兴洲的定位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即,从传统农田保护区转变为郊野公园,经济开发主体和产业结构明显调整,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增长,农业内部也向多元发展,乡村空间结构深刻改变。但天兴洲的转型还面临着多重困难,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和资金支撑不足,还表现为基层工作被动、资源配置错位和新的社会不公。这既需要天兴洲村民自身的承担和付出,也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完善移民政策。

  • 标签: 天兴洲 灾区 移民 城镇化 转型
  • 简介:2011年10月7—8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筹)承办的第一届“城市与城市发展青年创新论坛”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甄峰教授及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于涛方副研究员共同主持。

  • 标签: 南京大学 城市发展 创新论坛 城市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青年
  • 简介:在经济全球的趋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的战略意义及其基础,指出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的对策.

  • 标签: 世博会 长三角地区 经济一体化
  • 简介:大型购物中心成为研究现代都市女性身份与社会、空间关系的三棱镜。本文聚焦于"幼童母亲"这一群体,探究其身份认同与购物中心的相互建构过程。通过南京市虹悦城购物中心的研究发现,幼童母亲在购物中心内建立起了多种身份认同,并在身份认同驱使下形成多重实践。这一过程使得幼童母亲在购物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二元划分,借助私密空间的综合性和社会实现了女性自我个性的释放,实现了社会性别空间的重新定义,同时也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大型购物中心这一现代都市消费空间。

  • 标签: 女性主义 购物中心 身份构建 公共性与私密性
  • 简介: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市4个高校居住区为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小区内的职工居民和相关高校的房管部门进行了深度访谈,从微观层面验证了中国城市单位作用的"隐形"现象。通过结合社会变革背景和个人住房行为特征,揭示了住房改革实施后单位在职工住房获得中作用的转变,对单位作用的"隐形"现象进行了解释。文章尝试对单位作用"隐形"的表现形式和从出现、发展到减弱的演变过程进行总结,指出这种单位作用的"隐形"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制度和市场经济双重作用的结果,并对"新型单位社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单位 隐形化 高校居住区 住房改革
  • 简介:十三五期间城镇化出现了若干“新常态”:城镇速度将明显放缓,机动将强化郊区趋势,城市人口老龄快速来临,住房需求将持续减少,碳排放国际压力空前加大,能源和水资源结构性短缺将持续加剧。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城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小城镇人居环境退化、人口流失,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城镇特色和历史风貌丧失,保障性住房积压与住房投机过盛并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明显不足。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深度城镇建议:稳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试点,防止助推郊区;以“韧性城市”为抓手整合资源,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树立正确的“机动”观念;改革保障房建设运营体制,降低房地产泡沫风险;全面保护城镇历史街区、修复城镇历史文脉;推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保护和修复农村传统村落;研究编制城镇群协同发展规划,完善高密度城镇地区的空间管治;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适老改造,加快推广绿色建筑;对小城镇进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 标签: 城镇化 挑战 策略 深度城镇化
  • 简介:"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于2014年4月13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国家新型城镇规划首次提出的"人文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上海交大首次提出的"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共生互动"为主要议题。论坛中,参会的专家学者就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等主题建言献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人文城市 智慧城市 世界城市 一流大学 乡愁
  • 简介:随着城市发展机制的不断复杂,各种不同类型的绅士现象亦不断涌现,并表现出新的空间特征与社会影响。文章对传统绅士、新建绅士、乡村绅士、学生绅士四种类型绅士现象的起源、概念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引介与综述。本文基于广州发生绅士的六个社区的调研数据,对上述四类绅士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发现,广州的多类绅士现象与西方基本类似,但也表现出内在的特征及差异性,体现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和机制的特殊性。

  • 标签: 传统绅士化 新建绅士化 乡村绅士化 学生绅士化 市场转型 广州
  • 简介:中国新型城镇战略的核心应转向县域城镇,然而县域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许多问题。以宝应为例.从人口城镇、空间城镇、经济、社会城镇的历程中。归纳出人口困境、产业矛盾、盲目扩张等问题,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塑造城市品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集群等城镇发展建议。

  • 标签: 县域城镇化 集中 离散
  • 简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应成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创新工程“当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问题研究”项目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与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以及军事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以改革开放40年国家与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问题意识,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和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的实践路径和理论价值。会议大体围绕两个领域的问题来展开:一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边疆治理和边疆理论的相关研究。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边疆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学术研讨会 现代化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和市场经济进入加速转型期,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也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专业的更高需求,“规划与工程一体设计”这种新兴的咨询服务类型应运而生,不仅延展了传统规划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更切实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基于对绿地长岛项目游艇通航区域的研究为例,探讨“规划与工程一体设计”的方法及运作机制,以期为以后的城市开发和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一体化设计 城市规划 规划创新 工程设计 规划实施
  • 简介:通常的现代命题对中国农村现代的定位是外生现代类型,因此外来模式和制度的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的输入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后乐村的经济发展实践却展示了另外一种图景:后乐村的经济现代是在流动交易的不断转换中实现的,流动的交易方式与后乐村的经济现代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表明,流动的交易方式是一种现代的内生因素,后乐村的经济发展是流动的交易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行双重再生产的结果.

  • 标签: 农村现代化 流动的交易方式 文化资本
  • 简介:本文从对西方绅士的回顾和反思中认识到,中产阶级对于和谐沟通氛围的追求损害了低收入居民的利益,从而引发笔者提出"沟通空间"概念,并对国内大城市沟通空间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比人本的社会空间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城市沟通空间进行变革,认为合理的沟通空间对社区融合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生性竞争邻里场所体系"的规划布局模式和形成机制.

  • 标签: 绅士化 沟通空间 居住分异 邻里场所体
  • 简介:开发区是推进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近年来,东部三大城市群的开发区在引进FDI方面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开发区的外资集聚应会给当地的城镇带来重大影响。我国开发区利用FDI出现了重心北扩和西进的现象,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面板和时间序列数据计量模型对东部三大城市群进行实证比较;研究表明,开发区的外资集聚总体上能够显著推动地区的城镇发展,但三大城市群开发区外资集聚对城镇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说明地区城镇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发区的外资集聚对城镇发展的正向影响还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开发区 城市群 城镇化
  • 简介:<正>(一)什么是本质理论尽管地理学专著也大多是区域叙述性著述,但还仍有相当一部分纯理论著述。而在历史地理学领域,无论日本还是世界其他各国,其专门著述则大多是对以往的地理或历史区域的叙述,很

  • 标签: 历史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地理现象 本质理论 景观 区域
  • 简介:在新型城镇战略引导下,我国城市正从GDP导向的发展模式向幸福感为导向的可持续模式转变。城市规划迎来新的改革时期和创新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总体城市设计也进入了历史之交时期。试图在新型城镇背景下,从总体城市设计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认识出发,探索新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并在武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实际应用中,通过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提升城市吸引力,助推武义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变。并以实施为导向,通过成果转译将“设计”转化为“项目”,传递到各层次规划中。

  • 标签: 三重价值 公共领域 成果转译 差异管控
  • 简介:自1980年代初以来,管治(Cover-nance)思潮已经在西方社会汹涌澎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受到其巨大冲击.在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在众多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取得一致的认同,这有赖于对管治的认识与理解.作为管治重要理论之一的元管治(meta-govemance)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规范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元管治的探究,试图以元管治为理论基础建立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从而在规划决策中发挥持久作用.

  • 标签: 管治 元管治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