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正>唐人崔沔说:“养贤之禄,国用尤先。”显然,官员俸禄是影响唐代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唐朝官员俸禄的构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中书门下奏曰:“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其余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以下,多少可知。”不过,月俸,职田、禄米这三者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仍有区别。禄米始终是唐代年度预算内的支出项目,支付标准稳定,其来源在前期是由正租支付,在后期由两税斛斗支付,令式昭然。唐初颁行均田令之际,国家就明令将一定数额的国有土地,以“职田”为名,

  • 标签: 俸料钱 唐前期 唐会要 京官 职田 禄米
  • 简介:对于中国传统礼制的演变,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序中有一个著名的判断:“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认为三代的礼乐能够推行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而唐朝考订礼文甚备,贞观、开元之间的礼仪实践也很兴盛,却不能追踪三代,是因为“具其文而意不在焉”,所以说唐代的礼乐已成“虚名”.

  • 标签: 国家社会 礼书 唐宋 文昌 中国传统 礼乐
  • 简介:<正>尊敬的公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刚才,公使先生代表密特朗总统授予我“法国国家荣誉勋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根据中法两国政府文化交流计划,签订了《中国武汉大学与法兰西共和国合作交流纪要》。在纪念中法文化科技合作在武汉大学五周年的日子里,我荣

  • 标签: 武汉大学 合作交流 密特朗 法国 勋章 中法文化交流
  • 简介: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其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如《碧水山崖》、《湖光柳色》、《好花圆月》、《梅兰菊竹》、《莺歌燕舞》等。此外,客家十番音乐还吸收了历代戏曲剧种中的曲段、唱段和曲艺作品等。

  • 标签: 闽西客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国家级 民间器乐曲 乐器演奏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存在一个民族国家问题,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们对民族国家理论也曾有过自己的认识与探讨。在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思潮日益高涨的今天,对这一认识作出归纳与索解不仅对繁荣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必要的,对推进政治学领域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研究也应有着重要...

  • 标签: 民族国家 国家理论 国家主义 民族主义 近代思想 国家思想
  • 简介:根据明太祖诏令文书,对明朝初年外交观念进行初步考察,明太祖外交观念的基础不是建立在广义的天下观上,而是建立在国家观上。尽管王朝初建时,也有天下主身份与形象展现,但是在现实中则更多地定位于大国之君。这说明在明朝统治者的认识中,天下国家已经重新定位:从一元天下到多元国家,从天下主到大国之君。所谓从"天下"缩变为"中国"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从传统帝国天下观到国家观,观念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历史转折的过程,标志了传统帝国逐步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趋向。

  • 标签: 明代 诏令 外交 天下 国家
  • 简介:回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研究乃是回族习惯法研究的中心和关键。学界围绕法人类学、法律史学、规范法学和法社会学不同学术进路形成了并存说、共生说、否认说、断裂说、融合说和整合说等观点,但每种观点都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症结、缺陷和问题,制约了回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研究的拓展、深入和创新。将协同说引入回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研究,有利于更新研究理念、转换研究重心、拓宽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可能成为回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条可行出路。

  • 标签: 回族习惯法 国家法 路径 学说 协同说
  • 简介: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从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作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应当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获得发展。借鉴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制定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中小企业 政府扶持 启示
  • 简介:南投县深处台湾内陆之中,地形绝大部分都是丘陵与山地。相传17世纪郑成功的部将林圯,已经率众前往竹山开垦,但是大规模的开发要到19世纪末。台湾现藏的清代南投地图,总数有11幅之多,不过尚无台湾建省当下所绘。北京国家图书馆典藏的《台湾图》,根据作者的考证应该是在1884年至1886年绘制而成。此时的台湾正准备重启"开山抚番"政策,而以往学术界受限于史料因素,对于当时南投地区的历史发展并不清楚。这张《台湾图》的研究正好可以补足这段空白。

  • 标签: 清末 台湾省 南投 开山抚番
  • 简介:云南省晋宁县郑和公园地处昆明滇池西边的月山。月山南北走向,形似一弯秋月,故名月山。月山四周有七座小团山拱卫,形似七星拱月,故又称“七星拱月”。

  • 标签: 云南省 郑和 风景区 国务院 公园 晋宁县
  • 简介:国家的作用是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学者们对著名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的作品作了不同的解读,形成了“国家消极论”与“国家积极论”这两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相关重要文本与理论的分析,指出奥古斯丁既强调国家在消极意义上的“惩恶”作用,又重视国家在积极意义上的“扬善”作用。他对国家之作用的认识既未背离古典思想的传统,又与中世纪的基督教政治传统一脉相承。

  • 标签: 奥古斯丁 国家 消极论 积极论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粮食价格控制、销售、市场储量控制等三方面逐步调控粮食市场。量化数据表明,1952年底粮食市场已经整体稳定。1953年10月,统购统销前粮食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率已经接近于零。此研究为我们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事实基础。粮食调控与应对政策的出台及实施亦表明,这一过程既具理性,又有弹性,是一种社会主义趋势下的调适性经济政策。这种经济政策使新中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调适政策为尽快解决即时问题,其中又隐含了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当经济环境开始向常规转变时,这种不确定所内含的问题也变成了新的隐患。

  • 标签: 粮食市场 国家调控 调适性经济政策
  • 简介: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予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 标签: 明朝 朝鲜 琉球 日本 朝贡体系
  • 简介:殖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执行的一种政策;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这种政策。资本主义生产要求不断扩张它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它的生死存亡的条件。英国资产阶级自己就曾经把资本主义比作橡树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说:'橡树是不能在花盘里培植起来的。它需要有足够的土地来生根,有足够的空间来生长枝叶。'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我们知道,西欧资本主义

  • 标签: 原料产地 世界体系 英国资产阶级 资产者 亚细亚生产方式 布罗代尔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对外政策也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性调整。邓小平同志依据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以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外交战略思想 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 霸权主义
  • 简介:本论文试图对乾隆十三年的米价大论战进行再检讨,指出朝廷将米价上涨归咎于常平仓储备的扩大并不一定与事实相符.1748年8月乾隆帝决定每省常平仓定额"应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亦非各省督抚一致同意的反映.而且,这一不加选择的命令之粗率也使读者怀疑朝廷可能另有用意.如果仔细阅读1749年1月建议将全国仓储总额定为3379万石的报告,不难发现其作者并不拒绝寻找机会节省资金.这些财政上的考虑很可能跟第一次金川战争不无关系.

  • 标签: 乾隆十三年 常平仓 金川战役
  • 简介:龙南栗园围集合了客家优良家风的人文传统,是崇尚中原儒家文化和重人伦教化的典型。走进栗园围,就像走进传统文化大观园,村中随处可见的楹联、官宦名录、旗杆石等,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崇文重教传统文化气息。

  • 标签: 社会功能 教化 家风 客家 宗族 人文传统
  • 简介:得《贵州省志·审判志》,连续数日一气读完。合卷而思,以为该志不但宜读,而且实用;尤其是在提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该志作为少见的审判专志,意义更加重大。故此借花献佛,草此短文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法律工作者推荐该志。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本文从国家权力的视角对韩非和马基雅维里相关政治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积极评价了韩非和马基雅维里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构建强大国家权力系统的敏锐时代意识,另一方面对两人在如何构建强大国家权力系统问题上存在的诸多思想文化意义上的本质区别做了比较分析。

  • 标签: 韩非 马基雅维里 国家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