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遗孤(又称为中国战争遗孤、中国残留孤儿)主要是指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之后,在日军撤退和被遣返期间,未能回国并被中国人抚养的日本孤儿,包括了日本军人、行政人员、工商界人士和武装移民等的子女,集中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据统计大概有5000余名日本遗孤,其中以所谓的"满蒙开拓团"的后代数量最多。目前,90%以上的日本遗孤已返回日本定居。

  • 标签: 日本遗孤 东北三省 工商界人士 满蒙 行政人员 旧满洲
  • 简介: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下)论费穆和《小城之春》的历史意义李少白《小城之春》的历史价值在讨论《小城之春》之前,我们还有必要把费穆与中国戏曲的关系作些介绍;因为这也是构成他艺术经验和美学思想的一部分。费穆十分喜爱京剧艺术,因此他也是唯一一位既拍过周信芳又拍...

  • 标签: 现代电影 女主人公 费穆 《大公报》 中国画 中国电影
  • 简介:2015年适逢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本文将电影在中国最初传播、放映之情况进行梳理。最初的电影放映已超越了资料搜集的功能,成为一种电影文化史的界碑与媒介传播的起点。早期电影引进与放映的意义和电影史学的诸多问题相勾连,只有进行深入、多维度的原典实证研究,才能厘清史实。小历史、小角度的研究路径,有助于准确把握电影史文本在中国的电影历史格局中的位置。

  • 标签: 电影史 原典实证 小历史
  • 简介:电影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动力归因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技术的逐渐发展带来了媒体行业的一次新兴革命,科学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电影的蓬勃发展意味着人类对科技的探索与开发也在不断地登峰造极。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新媒体技术已经深深浸入了电影的方方面面。它对电影的影响已经不再是作为一个特效手段的低级层次,新媒体技术正在挑战以艺术为主角的电影舞台。

  • 标签: 电影 新媒体技术 数字时代 数字技术
  • 简介: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反思人类与战争关系的影片灿若星河,每一个稍微热爱电影的人都会随口说出几个,像《雁南飞》《珍珠港》《钢琴师》、《辛德勒的名重》今年是世界反法酉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作为抗日战争的受害国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可惜的是能够真正反映这场战争的优秀影片还太少。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 《太行山上》 民族激情 电影评论 表现形式
  • 简介:在某次观看混录双片的座谈会上,一位颇有声望的老电影工作者说了这么一段话:“看来,我们过去遵循的那些原则,什么从生活出发啦,严格追求细节的真实啦,似乎已经吃不开罗。现在时兴的,是脱离生活的编;随便怎么编,反正有制片厂会拍.”听得出,他是困惑的,而且是深深地陷入了某种困惑与烦恼之中。于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提到人们面前:现实主义传统是可以随意抛弃的吗?

  • 标签: 现实主义传统 电影工作者 中国电影 从生活出发 电影事业 阴谋电影
  • 简介:电视剧《战北平》根据1965年出版的张东林的小说《古城春色》改编。它以解放军1949年解放北平的历史大事件为背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四野解放北平过程中一个团队发生的故事。《战北平》于2月在北京卫视播出后,赢得了收视佳绩,之前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取得了收视前端,在南方电视台播出则创下两年来电视剧收视率之最。因此,对于该剧的全方位研讨即具有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实际意义。

  • 标签: 电视剧 研讨会综述 北平 历史 南方电视台 和平
  • 简介:2012年12月24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邀请著名电影理论家郑雪来举办纪念斯坦尼诞辰150周年纪念讲座。郑雪来,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名誉会长,发表有《电影学论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艺术学卷)等论著、译著、编著共三十余部。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 历史 周年纪念 中国学术 名誉会长
  • 简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日播栏目《国宝档案》,开播于2004年10月4日,是全国上星频道中,每天傍晚18:45至19:00这一时段,唯一一档历史文化艺术类专题的电视栏目。其节目形态以主持人演播室实物举证、讲述故事为主线,穿插器物展示、情景再现、专家点评,用考古文物带出历史事件,又从事件引出人物,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形象生动地展现给海内外观众。

  • 标签: 传播特色 中文国际频道 电视栏目 上星频道 情景再现 海内外观众
  • 简介:近三年,随着国产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异军突起,对流行文艺电影的文学剧本改编和海外文化的传播策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一部影视作品的成败得失。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的相关属性及当代文化语境对流行文艺电影的改编和传播策略深入探讨,试图对当下国产电影的文学剧本改编和海外传播产生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大众文化 流行文艺 文学改编 海外传播
  • 简介:近十多年来.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后殖民研究和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荚美电影学界对于民族电影典范(NationalCinemaParadigm)的省思.在英语世界的中文电影研究学者逐渐对于如何建构一个适于研究当代中文电影的理论架构展开系列的争论与反思。此学术争论的来由主要有三。第一.电影史学家逐渐发现.因为特定历史原因,两岸三地的电影发展自电影引入中国始.便走着相异的发展路线.不仅电影工业的产制结构不同.而且所生产的影片在意识形态上和美学上也有差异。因此。在香港和台湾所生产的电影无法与在内地所生产的电影放在同一个社会与文化脉络中进行讨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学者于是开始强调两岸三地电影发展史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 标签: 华语电影 历史书写 电影研究 诗学 政治 多元文化主义
  • 简介:历史影像资料是构成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原汁原味的声光影像资料,能够真实准确地再现历史,是文献纪录片的灵魂和“看点”。如果把它运用得好,将有助于让观众客观、理性地了解过去、认识过去和发现过去。因为,一部好的电视文献纪录片,

  • 标签: 电视文献纪录片 影像资料 历史 原汁原味
  • 简介:随着自动跟踪与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高空摄影被逐步应用于纪录片的拍摄中,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纪实手段。它的出现带来了新一轮的视角创新。在创造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航拍也有其表现对象上的局限性,实现扬长避短对航拍来说十分必要。央视出品的《航拍中国》是我国首部完全采用航拍视角的系列纪录片,它以自然风光作经线、以乡土人文作纬线,将高空摄影的技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本文将从表现特征、视角构建、艺术效果等角度入手,来综合分析航拍在该片中的运用.

  • 标签: 高空摄影 自然风光 纪录片 航拍 中国 历史类
  • 简介:自从香港电视剧(1991年)风靡大陆以来,中国历代帝王戏尤其是清代帝王戏就一再火爆荧屏:(含续集)(第一、二、三部)和等.这些电视剧虽然各有特点,但大多因为对于帝王历史故事的特殊讲述而取得很高的收视率.这种皇风帝雨吹拂中国大陆荧屏的事实,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公众果真具有浓厚的历史兴趣?难道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历史意识高涨的年代?

  • 标签: 《还珠格格》 《康熙王朝》 《宰相刘罗锅》 电视剧 《雍正王朝》 续集
  • 简介:2005年6月6日至10日,以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为契机,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国际亚洲电影研究学会(AsianCinemaStudiesSociety,简称ACSS,总部设于美国费城)、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暨ACSS2005年会"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 标签: 中国电影 亚洲电影 全球化 国际学术会议 现代主义美学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新电影"的概念,相比长期以来使用的"第五代",更能准确地指代同一时期的电影艺术运动。重拾并反思"中国新电影"的命名方式与历史价值,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对这一运动的批评话语缺失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对电影本体的再认识、对自我主体性的再审视过程,进而能够有效地将"中国新电影"的艺术实践纳入到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建构之中。

  • 标签: 中国新电影 第五代 中国电影学派
  • 简介:《开目大典》之后,大大地出乎人们所料.李,肖突然将镜头从辉煌的天安门转向了“大墙后面”监狱。他们将黄济人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为电影,描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一群以国民党高级将领身份在押的战犯.写他们灵魂的改造以及如何被“特赦”而成为新中国的公民。

  • 标签: 历史精神 长篇报告文学 宏大叙事 中篇 黄济人 大地
  • 简介: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里的《聂小倩》被香港影坛频频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即出现了李翰祥版(1960)、程小东系列(1987、1990、1991)和2011年上映的叶伟信版。比较阅读这三部/系列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出现的鬼怪故事,通过解读影片叙事的历史策略,其中流露出的历史建构方式,对历史主体/大陆的不同的态度,以及与大陆历史的对接方法,或可阐释出一则纠结于大陆及其历史的关于香港自身建构的影像寓言。

  • 标签: 《倩女幽魂》 身份建构 历史建构 历史主体 历史对接
  • 简介:2015年,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大型新编历史剧《赤霄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历经四年时间。2016年,该剧在津首演,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气势磅礴地演绎了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期间的一段历史佳话。该剧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一级编剧王寿山创作,描写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征西大将军湖阳公主(刘秀胞姐)奏凯还朝,并带回了战场上结识的夫君、化名孙恭成的降将公孙诚及遗失已久的镇国之宝赤霄

  • 标签:
  • 简介:Chinesefilm,froml945t0l949,wasinagoodharvestandknownasPost-WarEra.Connectingwithhistoryandmakingfurtherexplorationtopost-warmovieswillbeveryhelpfulfortheresearchofhistoryofChinesefilm.ThedevelopingprocessofP0st-warfilincouldbedividedintothreephases.First,thephase0freconstruction.UnderthecircumstancesofKuomintang’smonopolyandcontroltofilmundertaking,itsdevelop-mentconfrontedwithdifficultiesandembarrassment,andfullofhopeandchallengeaswell.Filmideology,f0rcesandstaffwereallinurgentdemandofreconstruction.Then,aprosperousperiod’Post-warfilm’sprosperityiscloselyrelatedwiththediversificationofpublicspiritualchoiceandtheup-surgeaffinitytothepeople’Hereltochooseistocreat.Suchcriticizingspiritsasadaptingt0timesandconfrontingtherealitybecamethedominantcharacteristicsintheboomingadvancedmovies,andthepost-warmoviesasawhole.Andthird,thephaseofgreatturns.The

  • 标签: 中国电影 国民党 上海电影 后电影 电影工作者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