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音乐历史悠久,有着浩瀚的研究资料.然而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及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绝大部分音乐文化资料仅限于文人雅士、宫廷大夫、宗教祭祀或是社会公认的、广为流行的音乐、戏剧等方面.相对来说,民间的尤其是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料所见甚少,中国西南地区的情况实可谓一个具代表性的例子.云、贵、川三省的山区中,少数民族集居,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音乐.

  • 标签: 地方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文化 宫廷 宗教祭祀 民间
  • 简介: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民国年间,戏曲界曾出现过众星闪耀、佳曲荟萃的盛景,这与西方唱片科技的勃兴和发展密不可分。留声机和唱片工业的介入,使得第三类型戏曲——“唱片上的戏曲”与“舞台上的戏曲”“文本上的戏曲”,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仅为票友和戏曲从业者提高演唱水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有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在市民阶层的普及。同时,唱片公司、唱片刊物、电台广播的运作,又左右了近代戏曲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接受形式。

  • 标签: 唱片资料 民国年间 戏曲界 唱片公司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上海
  • 简介:宫廷演戏本是帝王家的隐私,宫禁森严,外人哪得知?我们现在之所以对清宫演戏的情况多少知道一些,不外乎这样几条渠道:民间名艺人人宫当差,把在宫中的所见所闻透露出来(这些人在南府时代通称外学学生,升平署时代叫外籍或民籍学生,所谓“内廷供奉”只是民间的美称而已),此其一。其二,最具权威性的有关清宫文献档案的流散、传播(出版)。我们不仅能读到卷帙浩繁的连台大戏和各种节令、庆寿承应小戏的剧本,而且还可读到有关宫廷演戏记载详备的各种档案材料。有了这些渠道,宫廷演戏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其实除此之外,那些有资格受到被赐“看戏”的少数高级官员们的有关记载,也是一条极具价值的线索。其

  • 标签: 《翁同稣日记》 清代宫廷 戏剧演出 演戏资料 典礼 世俗心态
  • 简介:陆丰市碣石镇新酉村有一座军城隍庙,人称"外城隍",坐北朝南,建筑面积颇大。庙前是戏台,两侧有庆福庵及其他附属建筑。该庙现存碑记共74块。在后殿东西两庑的墙壁上,镶嵌着大小55块清代碑记~①,另有18块碑记镶嵌于庆福庵庭院东墙上。庙门左侧还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巨大碑记。2005年以来,我曾多次到军城隍庙考察,并重点将碑记拍照、存档。引起我极大兴趣

  • 标签: 碣石卫 海丰县 庙前 后殿 两庑 题刻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发动和领导下,我国戏剧界开展了自上而下,全面普查、搜集各地各民族戏曲资料,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的宏大工程。经过数千人十六年的努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这一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宏伟工程终于圆满完成,三十部巨著全部出版。

  • 标签: 《中国戏曲志》 资料价值 学术成就 学科建设 文化价值 出版工作
  • 简介:<正>词牌和曲牌之异同,可以有三个方面:1.牌名,2.词句形式,3.曲调形式。现引五曲(见后),牌名均相同,曲调却均相异。从词曲的形式看:除曲③《四喜满江红》以外,曲①②④⑤的词句形式均相同,均是出于词的一体。一方面人们希望保留一些美的形式而要求其稳定不变,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突破死板的形式而取得一定的自由。我国宋元以来的同

  • 标签: 同名 满江红 戏曲 三个方面 曲牌 形式
  • 简介:古琴减字谱不仅是一种描述演奏方式的记述体系,同时也传递了珍贵的律学信息。关于这一点,目前还缺少普遍了解。在众多琴学文献和琴谱中包含着一些琴律的信息,并显示出琴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还没有上升到体系化层面。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这种智慧的记谱体系显示出具有律学表述方面的功能,所以说,古琴减字谱不仅是记录乐曲的乐谱,同时还是律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文本,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 标签: 古琴减字谱 律学 琴律 音律多样化
  • 简介:作者以“集成”资料建立的数据库为基础,选择南方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田歌为研究对象,并以其作为音乐文化区划的客观依据,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流域“巴蜀一荆楚”音乐文化区的划分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性研究。

  • 标签: 长江流域 文化区 巴蜀 剂楚 民歌 数据库
  • 简介:作者在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分卷"少数民族音乐卷"之际,对其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作者不仅将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视为是科研工作者一项必具的"基本功",同时亦将提高到树立优良学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

  • 标签: 科研 资料 文献 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