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特朗普政府上任初期的情况显示,特朗普和选战期间以及早期的表态言行一致:自恋、善变且乐于利用群众的焦虑和偏见.尽管他的政府远未完成组建,至2017年2月中旬,特朗普仅确定549个职位中的34个人选;另外,其内阁成员只有14人得到确认,但政府政策的基本形态极为清晰.他选择的内阁和顾问组人员包括鼓吹増加贸易保护力度,増加美国商业自由度的人物,他们还曾表达极端的反穆斯林情绪以及社会保守主义态度,否认人类应当为气候变化负责.本届政府对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包括墨西哥和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威胁继续升级贸易对抗,并惩罚没能追随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美国公司.特朗普己经决定美国退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一个构成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政策经济主干的多边贸易协议.

  • 标签: 特朗普 政局稳定 东南亚 交易者 政府政策 美国商业
  • 简介:前言东盟各国因内需、外需均很旺盛,因此顺利地保持着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年初以来,几个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增长减速,正在谨慎地将金融政策从对付危机政策转为平时的政策。但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又陷入不明朗状态的情况下,东盟各国不仅面临着通胀压力,还要考虑到国内外利率差距扩大所引致的汇率上涨等,

  • 标签: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东盟 稳定增长 课题 现状
  • 简介:权力转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维护中美战略稳定成为攸关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构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是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石。传统战略稳定理论主要基于美苏两大对称性阵营的敌对关系,对于不对称性和动态权力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不足。基于非对称战略平衡视角,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应以保证中国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基础。在机制层面,中美要加强交流、协商和谈判以建立相关机制,逐渐形成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共识,推动达成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协议、条约等法律性承诺,从而构建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政治框架。在结构层面,中国无需谋求与美国对等的核力量。统筹考虑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构筑包括核实力、核威慑决心和核威慑信息传递的完备核威慑战略,确保处于弱势的中国拥有对美国进行核反击造成美不可承受损失的能力,是实现中美核战略稳定的关键。

  • 标签: 中美关系 权力转移 战略稳定 核战略稳定性
  • 简介:西方学者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发展与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然而,泰国,包括其他一些战后取得飞速发展的东亚国家,恰恰是在威权政治所形成的稳定的政治局势之下获得发展的.由选举所产生的文人政府,尽管他们的组阁符合民主程序,其领袖亦可称为出色的政治家,但他们常常只能维持一个只能以月计的短期政府,政局始终处于混乱状态之中,以致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稳定是泰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取得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 标签: 稳定 威权政治 民主 发展
  • 简介:出席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日东海安全对话”第二轮会议的专家,围绕“海上执法机构的定位及执法活动”、“执法机构与军队的关系”、“日本西南方向防卫力量强化”和“充实海空联络机制的思路”等主题进行了坦诚对话。与会专家认为,虽然两国短期内仍有难以克服的分歧与矛盾,但在维护海上安全与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地区秩序方面仍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而今后也应持续开展此类国际法领域的中日交流,以增进理解、保持沟通,拓展共识,并研划更多可供两国政府参考的合作建议。

  • 标签: 中日东海安全对话 海上执法机构 东海安全稳定 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