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顾海良在《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撰文认为,《论十大关系》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研究 经典文献 顾海良 论点摘编 纪念活动
  • 简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各种错误思潮、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在市场经济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存在原则性的分歧,包括市场经济有没有社会制度属性,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不能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可以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排斥计划等。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原则性分歧,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给予正确的回答。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新自由主义
  • 简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 简介: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过程中,青年马克思对物质概念经过了一个从贬抑到接受再到深化的过程。在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无生命的基质、实体被马克思理解为物质自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具体事物作为出发点,表明马克思站到了一般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到了《德法年鉴》时期人被确立为理解物质问题的关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立足于对象化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视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神圣家族》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做了清晰的阐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实践概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历史性存在理解为物质的本质样态,标志着青年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完成。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物质概念 实体 关系 历史
  • 简介:基于马克思对货币资本循环形态、生产资本循环形态、商品资本循环形态一般商品流通之间关系的论述,货币资本可以分为蓄水池型、竹筒型、工资型等几种类型。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资本现实资本的关系,是以金字塔状的银行制度的存在为前提而展开讨论的。在管理通货制度下,货币并不和金兑换,因此,货币存款这样一个以观念形态存在的、即时性的货币索要权的膨胀物,就成为对可无限量发行的纸币的索要权。正是由于这种规律的作用,在安倍经济学的金融政策中就出现了货币资本现实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反过来使安倍经济学的实践陷入两难境地。

  • 标签: 货币资本 现实资本 管理通货制度 安倍经济学
  • 简介:1947年,李达在湖南大学冒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危险,强忍病痛完成了《法理学大纲》的写作工作。在该书中,他论述了法理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阐述了法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法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评析了法理学各流派,考察了法理学哲学的关系。《法理学大纲》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将法理学研究奠基于唯物史观之上;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对法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将法理学研究中国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法理学大纲》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目的,并指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研究路径,提出了密切联系中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方法论原则,建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

  • 标签: 李达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中国化
  • 简介:在跨越百余年的时空中,马恩的某些后继者们试图重建、重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的版图.尽管他们阐释的焦点各不相同,但其致思路径却极为相似,就是借“发掘”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差异之名歪曲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从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半遮半掩”,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明目张胆”,再到西方马克思学的“可悲的骗局”,晚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一而再地被误解、诟病.通过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文本,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有关细节,我们并不认为晚年恩格斯背离了他马克思的“共同见解”.因此,为了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间的差异,确认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地位,需要转换研究视阈,即从晚年恩格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他关于时代和无产阶级实践提出新问题的理论思考来展开研究.

  • 标签: 晚年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差异论 第二国际 苏联哲学教科书
  • 简介:马克思在《导言》中阐发了'生产消费同一性'命题,该命题强调生产消费的同一性是由特定生产方式决定的、以生产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此科学内涵为基础,可从两个方面加深对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着手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矛盾本质的主要观点;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重点推进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也同样契合马克思所总结的在市场经济体系内部解决生产消费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 标签: 马克思 生产 消费 同一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简介: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它是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不能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规律,因而其基本经济制度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其内涵为:公有经济为主体是指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其他经济起辅助作用。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是以公有为主体、以国有为主导,不能取消国有经济,砍掉这个柱石。同时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但非公有经济具有两重性,不能对其政治经济上的分化视而不见,不能对其违法行为听之任之,更不能受其腐蚀受贿贪污,形成一股冲击社会主义的暗流。所以,在鼓励支持其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

  • 标签: 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质的规定性 国有经济
  • 简介:为贯彻中共中央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邓小平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全国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博系统等多家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邓

  • 标签: 战略布局 发展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央文献研究室 现实路径 中国道路
  • 简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夺取革命和建设之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确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持续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尤为突出,可谓居功至伟。但他的种种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实践,比如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农民充当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等等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相异而往往被视作“异端”,不断遭受质疑。但面对时代性的困局,究竟是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观点上而教条式的加以遵循,还是敢于结合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创造性的使用和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异端” 毛泽东 史华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简介:八大前后,毛泽东和第一代党的领导人围绕"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以苏为鉴",在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从理论实践相结合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与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
  • 简介:编辑出版领袖专著是中共思想建党的重要手段,也是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的'权威教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编辑出版是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出版发行不仅为中共提供了思想理论建设的权威教材和理论武器,同时也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化、大众化、国际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共思想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共通过自上而下的动员和部署、举办多层次的干部学习班、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等方式,集中开展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有重大意义:集中反映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路历程、实践思考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直接作用于中共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全党同志增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改进新时期中共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

  • 标签: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意识形态教育
  • 简介:在统一战线中如何处理联合斗争的关系,对国共两党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面对外敌,两党合作势在必行;要长期作战,两党都力主'得尽力于民间'。因此,两党竞争在所难免。武汉会战前后,国共两党以不同的方式企图撬动基层、联合民众,使得统战之中波澜迭起、暗流涌动。本文以国共两党合办湖北汤池训练班为线索,旨在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对国共两党'联合'之中的暗流、'斗争'之中的共识予以描绘。

  • 标签: 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 武汉会战 汤池训练班
  • 简介:本文是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皮特·E.戈登就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思想史教授加雷思·斯特德曼·琼斯(GarethStedmanJones)的新作《卡尔·马克思:伟大幻象》写的一篇书评,刊登在2016年10月23日的《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一栏上,名为《叫他卡尔》(CallHimKarl)。《卡尔·马克思:伟大幻象》英文版共750页,由贝尔纳普出版社和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书评从此传记所采用的新视角出发,明确指出《卡尔·马克思:伟大幻象》一书聚焦于卡尔·马克思本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文章一开始就引用马克思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说明很多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戈登认为《卡尔·马克思:伟大幻象》一书有很多优点,其中,斯特德曼·琼斯优雅得体的叙事风格能够引领读者(甚至是不熟悉19世纪历史的读者)穿梭于那个时代的政治论争中。他熟稔思想文化史,从而对马克思在哲学和经济学方面所创立的思想中的多个主题的表达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创作了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马克思的最权威的传记。

  • 标签: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误读 新视角 传记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用西方经济学进行解释,因此能否结合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平台上形成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作为理论经济学

  • 标签: 经济改革 卫兴华 中国人民大学 西方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经济发展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既涉及比较研究工作的深化,又涉及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历史逻辑问题而言,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或作用等的探讨理应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演进问题实质上关联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学说。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和创造性转化问题上,'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声音。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范式
  • 简介:1852年前,马克思已经证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1852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阶级斗争理论。列宁依据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第一年的实践经验,阐明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阶级分析,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只要宪法和党章关于我国国体和党的性质的规定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没有过时。

  • 标签: 生产 阶级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意见'精神和教育部研究生司关于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3次学科论坛'于2016年4月23—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