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思教学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下的SOAP(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病例记录法在康复治疗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康复治疗学实习学生随机分为ICF-CY记录组和传统记录组,分别采用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和传统SOAP病例记录法对脑瘫患儿进行病例分析。实习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病例考核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病例考核成绩显示ICF-CY组在客观资料、评估、计划、总结及总成绩方面均高于传统记录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下的SOAP病例记录法评价优于传统SOAP记录法(P<0.001)。结论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能提高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诊疗思维。

  • 标签: 反思教学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 SOAP记录法 康复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药模式的优化及存在问题的策略,提高发药模式科学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的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处方1000张,其中,2021年1月-5月进行优化之前的药品调配处方500张作为参照组,2021年6月-2021年12月进行优化之后的药品调配处方500张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调配差错和把药发错的概率、等候拿药的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准确调配发药概率是99.0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94.86%,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调配 发药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接受循序渐进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所治疗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37例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循序渐进时康复护理。结果:术后24h、48h、72h康复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老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VAS评分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空腹、餐前5 min、餐后2 h及睡前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内分泌失调 糖尿病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作用机制复杂。γδT细胞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γδT17细胞分类、在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γδT γδT17 白细胞介素17 鼻炎,变应性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的WHOQOL-100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WHOQOL-10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在宫颈癌前病变中采用宫颈高危型HPV检测与阴道镜检查进行联合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2019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宫颈项目检查与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50例患者,包括180例HPV-DNA阳性患者和270例HPV-DNA阴性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分析并总结宫颈项目检查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在180例高危型HPV-DNA阳性患者中,有70例(38.89%)为CIN,而在270例高危型HPV-DNA阴性患者中,只有25例(9.26%)为CIN,P0.05,HPV阴性组随着年龄增长CIN级别升高(P

  • 标签: 宫颈高危型HPV 阴道镜 宫颈癌前病变 检验
  • 作者: 宋桉 王鸥 刘春晓 王曼 刘赫 景红丽 胡亚 夏维波 张竹花 金征宇 邢小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甲状旁腺四维CT(4-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单独或联合其他定位手段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的效能,为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共纳入57例术前完善甲状旁腺4D-CT、甲状旁腺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甲状旁腺显像(MIBI)及甲状旁腺超声检查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共包含13例异常位置甲状旁腺病变),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术前血钙水平、肿瘤直径以及是否为异常位置甲状旁腺病变分为不同亚组。分别在总体及各亚组中分析4D-CT与其他检查手段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不同方案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结果在57例患者中,4D-CT与99Tcm-MIBI诊断效能均高于超声,单独应用时AUC分别为0.943、0.927、0.847(超声与4D-CT、99Tcm-MIBI比较,P=0.01、0.04),任何两种方案联合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中一种方案单独应用,但三者联合与两两联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根据血钙及肿瘤直径进行亚组分析时,4D-CT诊断效能与99Tcm-MI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针对异位象限分析时,4D-CT明显优于99Tcm-MIBI及超声,单独应用时AUC分别为:0.989、0.846、0.808(4D-CT与MIBI、超声比较,P=0.035、0.011),且任何两种或3种方案联合的诊断效能与4D-CT单独应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D-CT在原发性甲旁亢术前定位方面的诊断效能与99Tcm-MIBI相当,并且在识别异常位置甲旁亢方面更具优势。可将4D-CT作为原发性甲旁亢重要的术前定位补充检查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 术前定位诊断 甲状旁腺四维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5至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前瞻性门控CCTA检查的60例临床诊断或拟诊断冠心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管电压为80 kVp,对比剂用量为0.7 ml/kg; B组管电压为120 kVp,对比剂用量为70 ml。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将A组又分为A1与A2两个亚组,A1组图像采用迭代算法重建,A2组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优化迭代算法。B组采用迭代算法重建图像。分别以3组主动脉根部(Ao)、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左回旋支近段(LCX)及右冠状动脉近段(RCA)感兴趣区(ROI)的CT值、噪声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分支及节段水平的图像质量进行4分制评价(1分优秀,4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或配对Wilcoxi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3组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在CT值方面,A1与A2组相比,各ROI 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及A2组Ao的CT值显著高于B组(P均<0.01),而在其余ROI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比较噪声、SNR及CNR可得,A2组与B组相比,噪声在Ao显著低于B组(P<0.001),在其余R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在Ao显著高于B组(P<0.001),在其余R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2组CNR在各ROI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01)。A1组与A2组相比,各ROI A2组噪声均显著低于A1组,SNR及CNR均显著高于A1组(P均<0.001)。对冠状动脉节段主观评分结果为A2组和B组均显著优于A1组(P均<0.05),且A2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01),且有效剂量(ED)降低达70.4%。同时,对比剂用量A组较B组降低37.1%。结论与常规扫描相比,AI成像优化技术优化后的CCTA图像可提升CCTA的主客观图像质量及诊断可判读性。

  • 标签: 人工智能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旨在了解我国风湿科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策略的认识情况。于2016年9月26—29日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上海会议上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调查参会医师治疗RA时一线和二线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选择、生物制剂的选择、甲氨蝶呤与糖皮质激素应用及疾病活动度评估与监测频率。结果显示,治疗RA时,85.1%的医生首选甲氨蝶呤;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证时,71.0%的医生选择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当甲氨蝶呤治疗失败时,62.0%的医生选择换为或加用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若选择应用生物制剂,65.2%的医生选择依那西普。97.3%的医生以甲氨蝶呤7.5~15 mg/周剂量起始;73.8%的医生使用最大甲氨蝶呤剂量为10~15 mg/周。初始治疗时,49.3%的医生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42.6%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从不或不太经常评估RA疾病活动。患者病情达到缓解后,74.2%的医生会选择每1~3个月随访。提示,被调查医生治疗RA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与国内外RA管理指南推荐一致,但甲氨蝶呤的最大给药剂量、初始治疗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及疾病缓解后的监测频率与国内外RA管理指南不一致。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 甲氨蝶呤 治疗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的180例需要清洗消毒的胃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操作进行清洗消毒,研究组以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清洗和消毒,对两组内镜清洗合格率和感染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内镜清洗合格率显著更高,感染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内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质量控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感染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内镜清洗消毒 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毛泽东十分重视我国中医药事业,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在他的中医药思想指导下有了重大发展.1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毛泽东以尊重科学的态度,正确地评价了我国传统医药--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中医药思想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