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场革命,目的是建立供者型的正常造血与免疫功能,以取代受者原有异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影响移植预后的诸多因素中,除了供、受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吻合程度外,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e-likereceptors/NKcellkillerinhibitoryreceptors,KIR)介导的异源反应活性亦起到很大作用。本文对近年来KIR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组织相容性抗原 CELL 影响的研究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且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既往已有的证据表明宿主不恰当的免疫反应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髓细胞触发受体(TREM)-1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TREM-1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生机制。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Toll样受体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s)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经右颈动脉结扎及术后缺氧建立PVL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法检测大鼠右侧半脑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line basic protein,MBP)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右侧半脑脑组织TREM1和TREM2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Model组脑组织较Sham组损伤明显,免疫荧光显示Model组大鼠MBP平均光密度(26.629±2.317)明显低于Sham组(33.579±2.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24,P<0.05)。Model组TREM1蛋白相对表达量(0.789±0.120)明显高于Sham组(0.567±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1,P<0.05),Model组TREM2蛋白相对表达量(0.544±0.133)明显低于Sham组(0.791±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7,P<0.05)。结论TREM1和TREM2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中表达量发生异常变化,提示TREMs可能参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病理过程。

  • 标签: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白质损伤 脑损伤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D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对巨噬细胞吞噬创伤弧菌能力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分析创伤弧菌感染J774A.1细胞吞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LRP3敲除(NLRP3 KO)的J774A.1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未敲除J774A.1和NLRP3 KO J774A.1细胞对创伤弧菌和pHrodo RED标记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修饰微球的吞噬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吞噬相关基因Fgr2b的表达情况。结果J774A.1细胞感染创伤弧菌后,吞噬功能相关基因表达谱中约有18个基因表达上调(P<0.05);NLRP3 KO J774A.1细胞在NLRP3的第2个外显子中有5个碱基的缺失,发生移码突变,导致NLRP3表达缺陷;创伤弧菌或E.coli修饰微球体外作用后,NLRP3 KO J774A.1细胞较未敲除组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未敲除组比较,创伤弧菌感染的NLRP3 KO J774A.1细胞中Fgr2b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LRP3能负调控巨噬细胞对创伤弧菌的吞噬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吞噬相关基因Fgr2b的表达有关。

  • 标签: NOD样受体蛋白3 巨噬细胞 吞噬 创伤弧菌
  • 简介:摘要Graves眼病是Graves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能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手段。针对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受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表明,IGF-Ⅰ受体参与了Graves眼病的发生和发展。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IGF-Ⅰ受体拮抗剂,替妥木(teprotumumab)刚刚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Graves眼病的治疗。这表明靶向阻断IGF-Ⅰ受体的药物未来可能在活动性Graves眼病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Graves眼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替妥木
  • 简介: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type1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动脉粥硬化的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诱发或加重动脉粥硬化的重要因素.AT1(Ang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恢复和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等作用,在抗动脉粥硬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LDL受体相关蛋白(IJ)Lrelatedprotein,LRP)是LDL受体基因家族成员,它是一种多功能清道夫受体和信号受体。在结构上LRP与家族中其它成员相似,但体积较大。近年来对LRP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集中描述了LRP的结构特点及胞浆域功能,探讨了LRP与动脉粥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生物学功能。

  • 标签: LRP 动脉粥样硬化 LDL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胞浆 清道夫受体
  • 简介:摘要: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以身体脂肪异常或过度积累为主要临床特征。肥胖通常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营养过量、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环境和遗传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肥胖。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见效较慢,难以满足患者对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对肥胖患者需求的增加,以胰高血糖素肽-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药物受到了广泛关注。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肥胖
  • 简介: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h,IR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重度肥胖患者应用胰高糖素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联合手术成功减重的治疗过程。患者女性,30岁,应用GLP-1RA减重:2021年2月2日至2022年2月19日应用度拉糖肽1.5 mg、1次/周,体重由145 kg降至130.5 kg,体重指数(BMI)由58.08 kg/m2降至52.84 kg/m2(减重14.5 kg、BMI下降5.24 kg/m2);2022年2月23日至2022年4月24日使用司美格鲁肽,起始剂量0.25 mg、1次/周,3周后改为0.5 mg、1次/周,再过3周调整为1 mg、1次/周。体重由130.5 kg降至127.45 kg,BMI由52.84 kg/m2降至51.05 kg/m2(减重3.05 kg、BMI下降1.79 kg/m2);患者于2022年5月9日发生一次胰腺炎,胰腺炎确诊之后、治疗期间以及治愈之前患者停用司美格鲁肽。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胰腺炎痊愈后于2022年5月20日行减重手术,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继续应用司美格鲁肽,术后1个月,体重由127.45 kg降至112.45 kg,BMI由51.05 kg/m2降至45.04 kg/m2(减重15 kg、BMI下降6.01 kg/m2)。GLP-1RA在减重中具有很多优势,重度肥胖的患者可通过减重手术使其获益,而减重手术前联合使用GLP-1RA可有效减轻重度肥胖患者的体重,减少极重度肥胖患者因减重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提高减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肥胖症 糖尿病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减重手术
  • 简介:摘要目前炎症小体Nod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先天性免疫及心血管等领域较多,而在鼻黏膜炎性疾病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概述了炎症小体的结构与功能激活与调节以及NLRs在鼻黏膜炎性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当前有关NLRP3炎症小体在鼻黏膜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鼻炎 黏膜 炎性疾病 炎症小体Nod样受体
  • 简介: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生长因子家族蛋白系统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其在肿瘤形成机制上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肿瘤中的表达、发生、发展及以IGF-1R作为靶点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过度表达 肿瘤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该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近几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日渐增多,且日渐趋向于流行状态,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阶段,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于管理糖尿病的理念也是持续改变着,重视对患者心肾结局的全面改善,同时也要控制血糖水平,在上述治疗中,胰高血糖素肽-1受体激动剂存在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和分析了临床2型糖尿病管理中实施该类药物治疗的概况、减重、降糖效果等多个方面,希望临床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尿病治疗的计划中具有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应用分析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糖尿病 临床疗效 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钙对成骨MG-63细胞增殖情况及骨保护素/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核激活因子受体(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制作硫酸钙浸提液,将含有硫酸钙浸提液的细胞培养基设为硫酸钙组,不含硫酸钙的普通细胞培养基设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成骨MG-63细胞24 h。观察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检测OPG/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硫酸钙组和空白对照组成骨MG-63细胞的生长情况均较好。在CCK-8增殖试验中,硫酸钙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997±0.008、0.64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硫酸钙与空白对照组OPG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34±0.176、1.005±0.102;RANKL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5±0.035、1.002±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硫酸钙组中的硫酸钙能促进成骨MG-63细胞OPG的蛋白表达,并抑制RANKL的蛋白表达。结论硫酸钙能促进成骨细胞MG-63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并可调控OPG/RANKL/RANK系统,具有一定的促骨形成作用。

  • 标签: 硫酸钙 细胞增殖 骨生成 成骨样MG-63细胞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人死亡或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负担。血栓形成及血栓炎症在AI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新研究发现,C型凝集素受体2(CLEC-2)可能通过促进血栓炎症在小鼠的脑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水平与AIS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笔者现围绕CLEC-2的生理学、病理学作用及其在AIS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IS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型凝集素样受体2 血栓炎症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Nasu-Hakola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以认知功能障碍及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文中报道1例来自中国近亲家庭的Nasu-Hakola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验室、影像学及遗传学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为40岁女性,主诉为“进行性遗忘及行为改变3年,尿失禁8个月”。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包括眼球上视轻度受限、四肢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神经心理学评估提示严重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广泛性脑萎缩,主要累及额叶、尾状核和前部胼胝体。头颅CT成像显示少量的双侧基底节钙化。该患者无骨痛或骨折史,骨骼检查未见异常。全外显子测序鉴定出一个新的髓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c.523delA),并确认其父母和妹妹为突变携带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好转迹象。虽然其临床表现具有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特征,但其脑脊液中β-淀粉蛋白42水平降低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淀粉蛋白沉积,而这可能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失调相关。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脑白质病变 神经心理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新突变致早发型痴呆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2019年9月26日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表现为额颞叶痴呆症候群的早发型痴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采集,并对先证者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结果先证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髓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第154位密码子发生p.R52C纯合突变,家系中4名成员为杂合携带者,1名有类似临床表现者已故,无法检测。先证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额颞叶萎缩、双侧白质高信号、胼胝体变薄,双手、足部平片未发现有骨囊变改变。结论患者表型为额颞叶痴呆痴呆、癫痫,不伴有骨囊变,基因检测显示髓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该突变很可能为致病突变。对早发型痴呆,尤其当伴有癫痫发作、共济失调不典型表现时,应进行髓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检测。

  • 标签: 痴呆 突变 系谱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额颞叶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