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时机的早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48h开始治疗,对照组在病情稳定后14d开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上肢、手指、下肢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更有助于促进生活能力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不同时机 康复治疗 脑卒中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时间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中Ⅲ~Ⅴ级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Ⅰ~Ⅱ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MBI)1中Ⅳ~Ⅴ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恢复有很大促进作用,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治疗 早期介入 脑出血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早起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四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创伤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基底节出血,神志清醒患者6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和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康复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康复组住院时间平均29.52d,对照组41.56d。康复组生活能力评分分值更高,(P<0.05).结论表明基底节出血急性期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患后相关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干预 基底节出血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在早期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行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把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康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早期行康复治疗能使偏瘫的恢复和预后明显改善,临床应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认知能力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认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塞患者 认知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康复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康复组和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康复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2例(4.35%)显著低于常规组9例(19.57%),各组护理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偏瘫患者 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以确诊的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3人。对对照组的33例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而观察组则选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记录患者的治后各项指标,以便试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经过调查,得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7.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的概率。且观察组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示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具有十分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比以往的治疗手段更具优越,适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纯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院外哮喘的发作情况加以对比。结果本次研究86例哮喘患儿中,观察组43例患儿在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后其哮喘、、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的院外发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故具统计学意义(T=11.841,6.946,11.119,5.593,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预后康复可有效提高其哮喘、、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的院外发作情况评分,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预后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可有效地提高其肘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以计算机随机法平均分组,观察组25例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25例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感染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92.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00%),P<0.05;  观察组的感染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96.00%)要高于对照组(68.00%),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感染率的控制及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基本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塞患者 认知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施加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具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塞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60,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7.92±1.71)h]、住院时间[(4.39±1.38)h]、并发症总发生率(6.67%)均少于对照组[(18.66±5.74)h、(6.52±1.41)h、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可改善手术预后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外出检查及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2020年01月~2021年12月,选择我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64例。对照组(n=32)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2)予优质护理。对两组外出检查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预后康复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外出检查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康复治疗方式进行研究,评价该种类型的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段对其进行医治,观察组则使用冠心病康复方法对其进行医治,对比两组病人的医治疗效。结果 在医治后,观察组病人LVESD以及LVEDV两个指标显著降低,LVEF指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 使用冠心病康复手段对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医治,能够更好的对其心功能进行改善,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