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育人优势比较明显,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对策,鼓励学生自主吟诵国学经典,积极实现课内外的有效拓展及延伸。融入趣味十足的教学元素,稳步打造趣味课堂和生本课堂,主动抓住有效的教育契机。在见缝插针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核心思想的理解,保障学生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国学经典学习技巧。

  • 标签: 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融入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越发重视为学生传授国学经典。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为学生引出这些体现着古代先民智慧的内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国经典融入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融入 研究
  • 简介:文章从西方学者对中国教育体制的矛盾而产生的“中国习者悖论”入手,分析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并就数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 标签: 中国学习者悖论 数学教育 特点
  • 简介:摘要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体育教学与体育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经常性宣传教育与体育集中式宣传教育两两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旨在构建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的相关机制,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借言献策,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健康中国2030 中国学校体育 发展
  • 简介:国际格局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理论属性和取向,有关国际格局的理论深深地植根于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假定之上,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分析逻辑,特别是它还被现实主义导向了同外交政策的实用联系。现实主义本身既具有对国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力,又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局限性,这两方面的特点必然影响到国际格局研究的理论品质。以此观察中国关于国际格局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式的现实主义取向和理性主义的内涵逻辑,特别是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西方话语霸权之下,它营造了一个中国式的现实主义语境,为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和特征提供了某种便利的条件。但是,从学科的进一步整合来看,对于国际格局的研究仍需要结合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研究成果做出内涵和容量上的扩张,以使这一概念更加适应国际关系的实际状况。

  • 标签: 国际格局 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 中国 国家利益 国际结构
  • 简介:全球化背景下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领域日益广泛,其中信息安全成为—个全新的、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应对这种形势,应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完善和健全信息安全法规体系,建立信息安全通报和应急处置体系,促进信息安全国际机制的建立。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信息安全 威胁 措施
  • 简介: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已成一门"显学",且对相关研究、安全现实与安全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40年(1978-2017年)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整体上历经了酝酿与显现、阐释与呼吁、反思与深化、建构与拓展的过程;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出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类型;与国家决策的关系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的发展轨迹;研究驱动包括学理驱动、技术驱动、事件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形成了涵盖组织机构、学生培养、知识传播、政策咨询和学术网络的制度化研究态势。在学术上具备了学派与学科的自觉,推动了安全思想的"范式转型"与"安全文明"的重塑,在政策上牵引着安全治理实践更加综合化与国际化。然而,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性、科学性、国际性不足,未来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在全球安全的研究格局、元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体系与学派自觉、方法论与量化研究、议题深究与国际对话上有新的持续推进。

  • 标签: 非传统安全研究 总体国家安全 共享安全 安全文明 中国学派
  • 简介:近年来,中国界提出了创建国际关系中国的命题。创建中国的要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问题意识”,二是反映中国之国际观或国际政治哲学。中国的基本进路就是“既要研究问题,又要思考主义”。国际问题研究的政策性和学术性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只要整个学界有一种自然的分工,研究的是真问题,或构建的是具有知识增量的理论中国就将在健康的研究生态环境中成长起来。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政策性 学术性
  • 简介:1922年,对于正在四川泸州主持川南教育改革的卢作孚来说,是他人生中十分不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由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王德熙和教务主任恽代英等5人介绍,加入了当时在中国青年中极具感召力,并荟萃了一批青年才俊的进步社团——少年中国会。历史上的少年中国会少年中国会之所以用"少年中国"作为会名,实际上是受

  • 标签: 少年中国学会 卢作孚 道尹公署 教务主任 教育改革 王光祈
  • 作者: 朱跃良 郑学建 张庆彬 郭保逢 杜辉 肖虹 秦泗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杭州 310009,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骨科,北京 100176,北京泗河中医医院骨科,北京 101199,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北京 100800,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北京 100035,山东伊利扎罗夫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济南 250024
  • 简介:摘要复杂骨折、骨感染、畸形矫正和慢性创面等骨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骨科面临的难题,Ilizarov外固定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杀手锏”之一。Ilizarov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以实现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为目标,兼容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在中国骨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者在近五十年的学习和应用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在技术和理论创新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知史鉴今。笔者回顾中国对Ilizarov技术应用和研究历程,总结中国者的主要创新和学术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外固定器 中国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历史
  • 简介:胡适、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关于实验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思想方法和社会改造道路的争论,也可说是“少年中目学会”内原有的社会主义与由会外输入的实验主义之间的争论。胡适的实验主义宣传,对学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会中原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从事社会事业和社会活动的会员形成了所谓“问题与主义”派。而围绕着《少年中国》月刊文字方针而展开的“学理与主义”之争,并非人们所说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范式转换,而是学会自由研究与预备主义的表现与结果。在导致学会分化的共同主义之争中,胡适及学会内的“问题与主义”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问题与主义 胡适 李大钊 少年中国学会
  • 简介:摘要国学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国学知识的普及要从小开始,对学生传承、弘扬国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小学中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合的读物教学,进行默写朗诵比赛,利用教材扩大国学的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 标签: 小学语文国学导读
  • 简介:综合通讯社北京日前消息:国际数学界困扰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终于被科学家完全破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日前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比“哥德巴赫猜想”更重要的“庞加莱猜想”。

  • 标签: 国际数学 中国学者 难题 破解 哥德巴赫猜想 大学教授
  • 简介:本文结合《中国术期刊(光盘版)》的检索实践,介绍其检索方式,探索如何提高其检索的效率。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 检索
  • 简介:No.1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一流学府.而且现在美国国内也有很高的呼声,希望尽可能多地吸引中国高素质的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到美国去读书。美国助理国务卿毛拉·哈蒂女士2010年3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美国驻华使馆已出台包括增加签证官员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美国欢迎中国留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留学生 中国 驻华使馆 北京大学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