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给药干预辅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诊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64例患者均给予羊膜移植术治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翼状胬肉患者环孢素A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环孢素A 羊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腔粘连应用生物羊膜+半导体激光治疗鼻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4年2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鼻腔粘连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生物羊膜+半导体激光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腔粘连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羊膜+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减少治疗时间,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鼻腔粘连 生物羊膜 半导体激光 明胶海绵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方法为右侧股动静脉瘘。术后通过超声和血管造影方法来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性,并在术后3月将移植物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第一周、二周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动静脉瘘均通畅,2周内血管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动脉造影检查后,生物血管组(PG)通畅5只,通畅率62.5%,e-PTFE组通畅4只,通畅率66.7%。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对移植物取材,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病理学检查,通畅的生物血管吻合口无狭窄,吻合部位有新的内膜覆盖,周围组织无钙化,有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的血管移植物(PG)生物血管作为异种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异种移植 生物血管材料 小口径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临床效果一例。方法 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行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治疗。术后两周再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 术前患者双眼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 2周患者刺激减轻, 3个月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视力。

  • 标签: 病灶切除 角膜营养不良 羊膜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6-04—2017-03间治疗的86例(86只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均43例(43只眼)。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联合实施羊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前、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成与手术实施情况。结果术前2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手术失败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与羊膜移植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 标签: 青光眼 羊膜移植术 小梁切除 眼压 滤过泡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切手术联合生物羊膜及自体血治疗你复杂性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复杂性黄斑裂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B组、C组各15例,A组:既往行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一次或多次),黄斑裂孔未闭合。B组:巨大黄斑裂孔:裂孔最小直径大于600um。C组: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且眼轴长大于26mm不伴有视网膜脱离,对比三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患者的数量,计算黄斑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最大级最小处的直径,IS/OS层破坏直径。结果:玻切手术联合生物羊膜及自体血手术方式可以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术后黄斑裂孔的闭合率达到70%以上;术后最佳视力提高3-4;术后黄斑裂孔的最大最小直径均较前均变小,椭圆体带内带/外带(IS/OS)的直径较前变小。结论:玻切手术联合生物羊膜及自体血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复杂性黄斑裂孔患者的视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玻切手术 生物羊膜 自体血 复杂性黄斑裂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10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2组A组39例(55眼)行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联术;B组36例(47眼)行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结果A组39例(55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82±12.56月,1例1眼复发,复发率为1.81%;B组36例(47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5.98±13.12)月,有15眼复发,复发率为31.9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8.01,P<0.001)。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A组为3~5(4.12±1.22)天;B组为5~11(6.12±1.36),两组比较,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0.17,P<0.001)。全部病例均无感染、排斥、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而羊膜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尚有待探讨。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上皮干细胞 羊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生物羊膜联合明胶海绵治疗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对本院收治的106例鼻腔粘连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53例。常规组用明胶海绵治疗,研究组用生物羊膜联合明胶海绵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达到了96.23%,显著高于常规组83.0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鼻内镜对鼻腔粘连患者实施生物羊膜+明胶海绵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重视。

  • 标签: 鼻内镜 生物羊膜 明胶海绵 鼻腔粘连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7例(27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程顺利,术后视力改善4眼(14.8%),视力降低2眼(7.4%),视力不变21眼(77.8%);并发症情况:浅前房4眼,低眼压3眼,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的中位眼压为12.3mmHg,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提高滤过功能;而术后针对性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原发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 丝裂霉素C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人羊膜位于胎盘最内层,是厚度在20 ~ 500 μm之间的半透明膜,具有较高的细胞外基本成分,被认为是天然载体中的最佳材料,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人羊膜支撑材料作为细胞支撑物具有许多优点,如细胞的三维结构培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吸收和无毒性反应等,这些都被广泛用于修复各种部位的损伤,如角膜移植、皮肤缺损、损伤后的修复羊膜支架是一种物理、化学和酶消化系统,它破坏细胞膜与细胞之间的化学联系,释放细胞内的物质以生产含有活性物质的细胞外生物材料。羊膜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力低等特点,具有调节细胞功能、胶原蛋白等多种因素。提供适合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将羊膜外基质作为组织工程中的生物材料。

  • 标签: 人脱细胞羊膜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糖尿病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产氧生物材料,其可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提供存活所需的氧元素。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利用生物材料将本体的氧传递给B细胞,代表了实现“开发胰岛素分泌细胞培育替代场所”目标的主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氧元素 细胞活性 胰岛素分泌 移植 物理学家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s)在控制D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及活性以及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miRNAs的稳定性、高敏感性、易检性等特征,使其具有运用于肾移植诊断和预后的巨大潜力。本文从miRNAs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对其在肾移植中诸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标志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微小RNA 肾移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片的植入转归过程。

  • 标签: 颅脑手术 人工硬脑膜 家犬
  • 简介:目的观察生物羊膜与丝裂霉素C(MM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9例(48只眼),分为羊膜组(22只眼)和丝裂霉素组(26只眼)。羊膜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丝裂霉素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浓度为0.25mg/ml,时间2分钟,术后随访3-9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羊膜组副反应小,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丝裂霉素组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滤过泡渗漏、低眼压等。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可有效地减少瘢痕组织形成,且并发症较丝裂霉素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生物羊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青光眼患者35(35眼)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有31名患者手术完全成功,占总数的88.57%,3名患者条件成功,占总数的8.57%,另外1名患者手术失败,占总数的2.86%。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应用于青光眼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羊膜移植 可调整缝线手术 青光眼 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