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大出血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方法:在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5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上消化大出血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比。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同时提供相应护理与健康指导。总结 30例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自我管理、健康意识水平。 结果:3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护理服务后均顺利出院。干预后 30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意识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数据差异突出,对比结果有意义( P< 0.05)。 结论:急性上消化大出血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重要性较高,借助护理措施可以更好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规避各种并发症风险,强化健康指导可以更好提高患者自我干预水平,降低风险危害,提高临床干预综合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不良反应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饮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和口腔溃疡等消化不良反应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消化不良反应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饮食护理 护理干预 消化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新生儿消化出血最常发生于新生儿早产、窒息、感染,多为病情危重或恶化的标志之一,其危险性很高,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导致休克,呕吐窒息而死。我科于2017年12月成功抢救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新生儿,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极低出生体重儿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溃疡患者按照雷贝拉唑以及奥美拉唑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以对比治疗方式展开,所纳入病例共计为88例,为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取组中44例,以雷贝拉唑治疗,即实验组1,另44例以奥美拉唑治疗,即实验组2。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层面对比,实验组1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实验组1在本次研究中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表现为恶心、腹泻、1例表现为厌食、1例表现为头晕,而实验组2则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例表现为恶心、腹泻、3例表现为厌食、2例表现为头晕,P<0.05。结论对消化溃疡患者可优选选用雷贝拉唑展开治疗,以促使该类患者溃疡症状尽快得到改善,帮助其恢复。

  • 标签: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 ESD术治疗消化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间收治的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早癌患者 6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实验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相关的术后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早癌患者实施相关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内镜下 ESD术 消化道早癌 预防效果 术后出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溃疡并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100例消化溃疡并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联合血凝酶。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8.00%,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溃疡并出血疗效可靠。

  • 标签: 奥美拉唑钠 血凝酶 消化道溃疡并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消化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就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消化肿瘤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其平均数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例入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得到了极为明显的提升,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研究表明,将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运用于消化肿瘤患者的康复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 消化道肿瘤患者 术后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息肉患者按照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手术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50例,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接诊,取组中25例,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即对照组,余下25例则以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即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按照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消化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消化道息肉
  • 作者: 乔旭邹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乔旭邹传鑫【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8例与33例。A组给予优质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B组为27.27%(P<0.05)。结论:为ESD治疗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改善其围术期指标,且并发症少,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消化恶性肿瘤(晚期)伴难治性肠梗阻临床工作中的内科治疗方案、护理对策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5月~2019年0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恶性肿瘤(晚期)伴难治性肠梗阻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例数=25例)在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实验组(例数=25例)在治疗期间施予其人性化护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其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比对照组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恶性肿瘤(晚期)伴难治性肠梗阻患者在日常内科治疗工作之中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保障其SAS评分、SDS评分得以进一步降低,促进其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可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人性化护理 难治性肠梗阻 内科治疗 常规护理 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再出血复住院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复住院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消化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出院后的再出血复住院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80例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再出血复住院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复住院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消化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出院后的再出血复住院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大出血应用大剂量泮托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大出血患者10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大剂量组58例,常规剂量组50例,观察两组病例12h、24h、48h消化出血停止情况。结果两组12h、24h、48h消化出血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大出血早期大量应用泮托拉唑能够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缩短止血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更确切。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泮托拉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消化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消化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尿素氮、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肌酐、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消化恶性肿瘤可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其身体健康。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消化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ESD治疗)和对照组18例(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治疗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且医疗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ESD应为首选。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ESD术治疗早期上消化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上消化肿瘤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ESD术对早期上消化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更理想。

  • 标签: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 ESD术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上消化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各项观察指标,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上消化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腹腔镜上消化溃疡穿孔修补术更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治疗更经济等优势,在一定程度其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溃疡穿孔。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 ICU患者肠内营养( EN)期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其消化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7.11~2019.02间在我院 ICU接受救治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筛选 11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55例,在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 APACHE 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策略实施后,干预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干预组消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9.09%与对照组 25.45%之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在 ICU患者 EN期间加强对患者的集束化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患者消化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ICU 肠内营养 消化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采用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主要以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以四联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8%,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对于消化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同时也可有助于患者溃疡症状的消失,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溃疡 四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