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伴发泌尿结石的相关因素及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就诊的IBD患者中伴发泌尿结石者68例(结石组),按1∶2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不伴泌尿结石者136例(非结石组)。泌尿结石诊断依据腹部平片、泌尿超声、腹部CT或静脉尿路造影。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泌尿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测定其中10例结石组患者和18例非结石组患者粪便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物构成。结果结石组男49例,女19例,年龄(36.0±12.4)岁;非结石组男98例,女38例,年龄(36.1±12.5)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克罗恩病(CD)患者中,结石组(n=34)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的患者比例(26.5%比7.4%,P=0.019)和红细胞沉降率[26.5(12.0,40.8)比13.0(7.2,32.5)mm/1 h,P=0.022]高于非结石组(n=68)。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结石组(n=34)与非结石组(n=68)比较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患者中,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是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OR=4.619,95%CI:1.178~18.111,P=0.028)。肠道菌群多样性方面,两组间α及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门水平上,两组肠道菌群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属水平上,结石组肠球菌属(P=0.049)、挑剔真杆菌属(P=0.036)等丰度降低。在种水平上,结石组Bacteroides_coprocola丰度升高(P=0.035),Blautia_caecimuris(P=0.042)等丰度降低。两组间代谢产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判别(Lefse)分析显示,鞘脂单胞菌目、Fenollaria、粪居拟杆菌是结石组中对差异贡献显著的标志物种。结论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是CD患者泌尿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肠道菌群可能参与IBD患者泌尿结石的发生。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尿路结石症 肠道菌群 粪便代谢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结石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5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25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①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②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泌尿结石患者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既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泌尿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段为2021.1—2021.12,样本共计100例,用盲选抽签法做分组处理,研究组(50例)施以整体护理,常规组(50例)施以常规护理,比对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相比常规组(14.00%)要低(P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整体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相关蛋白1(HCRP-1)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是人ESCRT-I复合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亚基,又被称作为hVps37A。ESCRT-1复合体主要参与人体内很多受体的降解过程。HCRP-1在ESCRT-I复合体的受体胞吞、下调作用以及调节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分子水平参与和调控了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HCRP-1在多种癌组织标本中低表达或者缺失表达。HCRP-1的存在与否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疗效有明显关系。HCRP-1的表达量与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HCRP-1在泌尿常见肿瘤(肾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HCRP-1在泌尿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HCRP-1 细胞运动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小儿泌尿结石微创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患儿,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预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微创手术患儿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泌尿系统 结石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因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引起复杂性难治性泌尿感染的受者,给予多种抗感染方案治疗仍多次复发,效果欠佳;后通过改行粪菌移植(FMT)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随访时间>3个月,期间体温正常,尿培养阴性,无腹泻、腹痛、恶心、尿路刺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不适,移植肾功能稳定。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共计104例,按照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参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其中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泌尿系统结石 围术期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与CT在急诊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对比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诊泌尿结石患者5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超声诊断、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阴性、阳性诊断准确率和不同类型结石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00%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同类型诊断准确率96.00%,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超声诊断和CT在急诊泌尿结石患者中的价值,超声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CT 急诊泌尿系统结石 对比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与CT在急诊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对比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诊泌尿结石患者5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超声诊断、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阴性、阳性诊断准确率和不同类型结石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00%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同类型诊断准确率96.00%,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超声诊断和CT在急诊泌尿结石患者中的价值,超声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CT 急诊泌尿系统结石 对比价值
  • 作者: 朱继萍 李晶 成巧梅 张姮 张晓利 姚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碎石中心,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延续护理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泌尿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PMT的延续护理。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结石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28%(1/78),低于对照组的8.9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效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实施基于PMT的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效能。

  • 标签: 泌尿结石 保护动机理论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泌尿上尿路结石疗效及消化功能恢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泌尿上尿路结石患者148例,根据结石部位将其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74例,实施肾结石碎石)和观察组(74例,实施输尿管结石碎石),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在使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缩短了手术时间,一次进镜成功及碎石、清石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消化功能改善更佳(P<0.05)。 结论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泌尿上尿路结石,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消化功能的恢复,而且为医生诊疗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 标签: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输尿管镜下泌尿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200例泌尿结石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统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输尿管镜下泌尿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200例泌尿结石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统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在泌尿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泌尿科工作的19名护理人员及接受围术期护理的6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9名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10名护理人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泌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意识,提升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 泌尿系统结石 围术期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梗阻引发肾脓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泌尿梗阻引发的肾脓肿患者44例采用智能随机分组系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时间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术前焦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前30 min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宣教技术、宣教方式、宣教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表式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泌尿梗阻引发肾脓肿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健康知识的掌握,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提高宣教满意度。

  • 标签: 时间表式健康教育 泌尿系梗阻 肾脓肿
  • 作者: 程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6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5期
  • 机构: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844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喀什地区儿童泌尿结石病患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结石成分分析结合家庭照护模式对于病患健康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录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新疆喀什地区的儿童泌尿统疾病病患资料共60人,根据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一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方式,二组接受的护理方式为结石成分分析个体化护理联合家庭照护措施,对比两组病患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二组病患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一组病患,两组病患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此次研究具有意义。结论:在喀什地区儿童泌尿结石病患术后护理工作之中应用结石成分分析个性化护理措施联合家庭照护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降低泌尿结石的发病率,建议将这一护理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石成分;个性化护理;家庭看护;泌尿系统疾病;结石手术;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用于泌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促进患者手术恢复。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结石手术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者110例。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5例,观察组配合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55例。对比分析泌尿结石手术患者护理情况。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护理干预后评分下降,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 疼痛程度 护理满意度 泌尿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含他克莫司(TAC)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早期发生泌尿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且术后应用TAC+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服用TAC 1个月内是否发生泌尿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泌尿感染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泌尿感染发生风险的预警价值。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6例,男性208例,女性48例;年龄34(29,42)岁,范围18~66岁;体重指数22.9(20.4,25.4)kg/m2,范围13.9~34.4 kg/m2;肾供体来源于亲属者163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者93例。256例患者中发生泌尿感染者56例(无症状菌尿32例,有症状的泌尿感染24例),发生率为21.9%。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原发疾病、合并疾病、肾供体来源、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及输尿管支架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合并其他感染、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服用TAC第7、14、21天血药谷浓度均高于无感染组[9.7(8.4,13.5)μg/L比8.0(6.3,9.8)μg/L,P<0.001;9.4(7.6,11.0)μg/L比8.0(6.3,9.8)μg/L,P=0.002;9.2(7.6,11.1)μg/L比8.2(6.3,9.8)μg/L,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TAC第7天血药谷浓度高(OR=1.815,95%CI:1.332~2.474,P<0.001)是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发生泌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服药第7天TAC血药谷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26~0.782),截断值为8.35 μg/L(敏感度76.8%,特异度53.5%)。按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8.35 μg/L组和≤8.35 μg/L组泌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4%(43/137)和20.6%(13/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3,P<0.001)。结论服药第7天TAC血药谷浓度高是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泌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警戒值为8.35 μg/L,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泌尿感染的发生有一定预警价值。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泌尿道感染 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