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邹平市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呈梯次分布,黛溪河、新月河作为黛溪河流两大主要水系,是邹平市山区与城市生态、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区人口急剧增长,生活、生态供水量与日俱增,导致黛溪河流地下水超采严重,年超采地下水650余万方,又加上连续多年邹平市降水量偏小,致使正常年份黛溪河流难以形成有效地表径流。除个别年份汛期内能见到少量蓄水外,大部分时间河床裸露,生态恶化,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急需外调客水予以补充。本文从邹平市黛溪河流综合治理后的实际状况出发,对邹平市戴溪河流生态、生活补水量进行了充分、科学的分析。

  • 标签: 黛溪河流域 生态生活 补水量 分析
  • 简介:摘要风沙、水蚀和干旱是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是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2018年,笔者参与了《2018-2020年白杨河流巴依托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相关工作。本文以巴依托海区域为例,对新疆白杨河流的水土流失情况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白杨河流域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工程防治措施
  • 简介:法妙仙人,是一个源自粤东石窟河流的女陛神明。其本名郭妙玲,得道成仙后被封为“法妙仙母”,又被称为“仙人叔婆”,“仙人姑婆”等。法妙仙人信仰因其地方性较强,流传范围有限。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对仙人叔婆信仰情况作一个考察。

  • 标签: 仙人 信仰 流域 石窟 流播 流传范围
  • 简介:月神是古代两河流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两河流域 自然崇拜 月神崇拜 神话
  • 简介:水资源的非安全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难题之一。结合蚂蚁河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设计与监测,重新认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供需矛盾、水质污染和水旱灾害等问题,分析流域非和谐、非健康、非安全方面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超负荷用水、点面源污染及水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安全与人水和谐为目标,进行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自我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监控等综合管理。

  • 标签: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保护 流域管理
  • 简介:在现有的水资源配置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运筹学方法和规则模型方法,构建了面向经济耗水与生态耗水总量控制的基于优化技术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和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结合西辽河流实际情况,根据水资源"三次平衡"的配置思想,通过不同组合方案的长系列逐月调节计算,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系列成果,实现了优化模型与规则模型相互校验和印证,使水资源配置结果科学合理和简单实用,为编制西辽河流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水资源配置 模型 三次平衡 西辽河流域
  • 简介:摘 要 2005年 8月 12-13日,受台风与低槽远距离相互作用,滦河流出现了一次强降雨过程,降雨中心主要集中在洒河、柳河、武烈河、老牛河和瀑河。雨量超过 100毫米以上的雨量站达到 11个,降水总量及单站降雨量均创近 7年来的最高记录。本次降水遵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科学调度,成功实现洪水资源化。机组发电保证率 100%,避免弃水 0.9亿立方米,可为我局增加直接经济效益 1583万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洪水资源,使引滦枢纽工程在之后 2年内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天津市、唐山市,为确保津、冀地区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滦河 暴雨 副高 台风 防汛调度
  • 简介:森林是水源涵养功能的基础和载体,青海省北川河流森林覆盖较好,但当前流域内林地的水源涵养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和青杨这5种在流域内典型树种,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10个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分析评价,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林种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林冠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华北落叶松次之,沙棘和青杨居末;但在枯落物层的比较中,华北落叶松、白桦和青海云杉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青杨居中,沙棘表现最差;而在土壤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同样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沙棘居中,青杨和华北落叶松较弱。同时,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得到:青海云杉权重最髙,达到25%c,另外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占林冠、枯落物和土壤这3层比重最大,为70.51%。综合林冠、枯落物、土壤和层次分析比较结果,当前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青海云杉林地>白桦林地>华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青杨林地。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讨论流域内植被景观格局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 枯落物 北川河
  • 简介:位于日喀则地区年楚河畔的江孜县城南约7公里处,有一个村庄,一条长约半公里的宽敞的水泥路连接公路。笔直地通向村里,路两旁杨柳成行。绿荫蔽日,村子里二层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鸡犬声相闻,机器轰鸣,这就是帕贵新村。

  • 标签: 帕贵新村 年楚河流域 日喀则地区 中国 西藏 经济发展
  • 简介: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流入渤海,水资源比较丰富,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为天津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优质水源。为更好保护恢复、开发利用滦河生态资源,改善双滦区人居、旅游和投资条件,更好地与承德避暑山庄的环境相协调,承德市双滦区结合区内滦河双滦段的实际状况,规划确定了河段防洪整治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

  • 标签: 滦河治理 防洪整治 景观生态
  • 简介:在淮河流安徽段某区域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和12个地下水样,通过大型溞急性毒性(活动抑制)、微核及SOS/umu试验,分析了这些水样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测试中,该区域地表水及大部分地下水的急性毒性均未超过USEPA废水排放毒性的控制要求(0.3TU),有2个位点的地下水样毒性当量为0.31TU,超过限值;经t-test分析,地表水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地下水。SOS/umu检测中,2个地表水样和7个地下水样的结果呈阳性,表现出DNA损伤效应,其诱导率IR在(2.20±0.063)~(3.36±0.067)之间,对应的致癌风险P基本处在10-6~10-7水平。微核检测结果表明,3个地表水样具有较严重的染色体损伤效应,9个地下水样表现为阴性。总之,该区域地表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相对较高;部分浅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致癌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但仍可能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深层地下水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效应。研究为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信息。

  • 标签: 大型溞 成组生物毒性 微核 SOS/UMU 淮河流域
  • 简介:渭河全流域包括甘肃省部分地区,也包括省内两大著名支流泾河及北洛河,南靠秦岭,东临黄河干流,北至子午岭、黄龙山与陕北黄土沟壑区接连。省内渭河流基本上复盖了整个关中地区(洛河上游陕北地区除外)。

  • 标签: 黄河干流 渭河流域 水资源 洛河 上游 泾河
  • 简介:为探讨淮河流水资源安全问题,建立了淮河流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ELECTREIII,对淮河流四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2006-2012年水资源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净可信度得分排序。结果显示:水资源安全性(1)就不同省份而言,江苏省相对最好,其次为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相对最差;(2)就不同年份而言,2011年最好,最高达7.62,最低为-0.82,全部处于较危机等级,而2006年相对较差,最高达-2.03,最低为-18.37,除江苏省外全部处于危机水平;(3)就同一省份不同年份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四省份的水资源安全性评价结果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转而再下降的'M'型趋势。该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淮河流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合理水资源安全评价定量和趋势分析,可为淮河流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 标签: 水资源安全 ELECTREⅢ 淮河流域 熵权法 净可信度
  • 简介:摘要任河是汉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水资源、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山大沟深平地少,山高水高人口多,洪涝灾害频繁,经济欠发达。针对任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重要地位和流域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特点,流域的综合规划应以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涵养水源措施为主要目标,以防洪减灾、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为重点,适度建设小水电,兼顾发展旅游和水产养殖,这一规划思路综合考虑,全面规划治理、开发、保护的总体布局。

  • 标签: 综合规划 开发 保护
  • 作者: 王雅琼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1期
  • 机构:WeiheRiverWaterEnvironmentAnalysisandResearch王雅琼WANGYa-qiong(府谷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府谷719400)(TheDepartmentofMineralResourcesManagementinFuguCounty,Fugu719400,China)
  • 简介: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实地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伊犁河流裸露缓坡地在不同放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径流泥沙特征,并运用水力学理论分析坡面径流水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率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随着放水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大,入渗率随之减少,坡下部土壤水分变化量高于坡上;2)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输沙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含沙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含沙量与放水流量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含沙量、输沙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3)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径流平均流速、雷诺数、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逐渐增大,弗劳德数逐渐减小,流速与流量、弗劳德数与雷诺数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水流为层流、急流状态。

  • 标签: 裸露缓坡地 放水冲刷 土壤水分 径流泥沙 水力学参数
  • 简介:一、黄河水污染防治进展黄河流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甘肃、四川等九省区。2015年,黄河流常住人口约1.3亿,占全国人口的9.1%,其中城镇人口约0.7亿;GDP总量约6.28万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9.28%;三产比例约为9:47:43,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其他流域的平均水平。

  • 标签: 黄河流域 水污染防治 GDP总量 工业增加值 流域面积 常住人口
  • 简介:本文对黑河流的植被分布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就沿河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做了一定的描述,并针对目前黑河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以唤起人们普遍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

  • 标签: 河西走廊 匈奴 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汛情的发展状况,以及防汛指挥调度措施的运用.根据遥感动态的监测结果,详细分析了汛情的发展和调度措施运用后汛情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次洪水发生过程中,防汛指挥调度是成功的,洪水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多时相、连续动态的汛情遥感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汛情的发展及变化情况.

  • 标签: 淮河流域 汛情 调度 遥感 监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