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藏品的保护和收藏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而针对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则是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该文通过分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普查工作在统一文物著录标准、形成规范化的文物数字资源、规范文物保管业务流程、完善藏品各种附属信息、提供业务活动信息支撑、藏品业务研究、藏品管理安全性、文物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还应在三维数据采集标准制定,库房管理和藏品物联网建设,探索国家文物藏品总库的大数据分析模式等方面需努力方向。

  • 标签: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博物馆 藏品 数字化
  • 简介:二王庙古建筑群坐落于都江堰西门外玉垒山麓,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川西古建筑的代表。二王庙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历经三年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修复工程本身被国家文物局授予“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而在这之前只有布达拉宫获得过这一奖项。

  • 标签: 国家文物局 都江堰市 建筑维修 副局长 “5.12”地震 专访
  • 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动物考古学成为考古学研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利用动物骨骼遗存研究复杂社会显示出动物考古学的特殊魅力。本文利用旧大陆西部和新大陆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案例,首先讨论了动物和动物产品在贸易和交换中的作用,接下来又探讨了动物遗存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来重建社会不平等,最后,则批判地考察了动物遗存在辨认史前和历史时代早期族群差异方面的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讨论了从事复杂社会研究的动物考古学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作者认为,动物群分析可以作为研究复杂社会经济基础的一个有效方法。动物考古学除了为饮食和生存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之外,动物骨骼分析还可以用于重建过去的交换系统,辨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族属。但要做到这一点,动物考古学家必须把分析建立在大量精心收集且出自合适的考古学遗迹单位的动物遗存之上。这意味着动物考古学家必须首先是考古学家,他们应当少花一些时间担心最小个体数、可鉴定标本数以及其他计算生物分类单元丰度的方式的优劣上,而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考虑怎样能把动物资料与其他考古学和历史学证据整合起来。因为只有把动物群资料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理解复杂社会的经济基础。

  • 标签: 动物考古学 动物群 族属 绵羊和山羊 历史时代 交换系统
  • 简介:由上表可归纳出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特点:1.题量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题量2-4题,分值6-18分,题型以简答为主,只有上海卷一如既往地命制了二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北京卷出人意料地命制了4道题对诗歌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湖南卷、浙江卷、北京卷均考查了名句名篇的填空题,难度都不太大。考点覆盖了内容(感情)、手法、形象、语言等常见的知识点。

  • 标签: 古诗鉴赏题 解题技巧 高考 诗歌鉴赏题 高层 名句名篇
  • 简介:在《认知考古学》一书中,福柯提出要建立自己的新史学观。在他看来,传统的进步史观的本质实际上是由意识进步论和理性目的论建构起来的,这种主观思维中生成的完形模式总是想造成平滑和同质的历史主体,并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由起源到终结的发展过程性。而新史学的历史研究则是要从根本上拒绝传统历史研究中的"线性图式",它不再制造任何类型的历史总体性,而恰恰是要分析这些非连续的不同系列中的东西是如何被建构成连续总体的。

  • 标签: 福柯 《认知考古学》 新史学 非连续性 目的论 起源
  • 简介:2015年10月5日至6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暨中蒙联合考古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50余名考古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

  • 标签: 草原游牧民族 丝绸之路 中蒙考古合作十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点展开: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2号发掘地点,对墙体及土窑洞进行

  • 标签: 蒙古 巴彦布拉格 汉代 城址 封泥 汉武帝
  • 简介:人物名片蓝玲,本名蓝艳玲,1977年出生,广西柳州人,现居深圳。2003年创建深圳市威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期间进军收藏领域,成为岭南文化收藏的女性杰出代表。现为深圳市威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观古楼·威逊博物馆(筹建中)馆长。此独木舟刊登于2013年《收藏》杂志第4期、2014年《艺术市场》第3期、2015年《收藏》杂志第2期封面作为"国宝档案"重点推介。深圳观古楼·威逊博物馆所藏古代巨型独木舟介绍船形头尖尾方,外壁光滑木纹依旧,内部布满焦炭和斧凿斑斑痕迹,这是古代先民经过数十次用火烤焦后不断用斧凿制加工成的,

  • 标签: 国宝级文物 收藏领域 广西柳州 岭南文化 古代先民 人物名片
  • 简介: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存在着一批表现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画像和铭文(习称汉画),为考察早期儒家亲亲相隐这一学术公案和消除当前相关研究中的诸多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亲亲相隐是对血缘亲情的维护,亲属之间的相互保护是率真的表现,是对人性的尊重,“隐而任之”兼顾了亲情和公义,是亲亲相隐中的责任担当。亲亲相隐与血亲复仇是孝悌思想的两个重要侧面,同’根相生,儒家对血亲复仇的重视与播扬,是在亲亲相隐流播线路上安装的预防滥隐闸门,体现了儒家对亲亲相隐利与弊的深入鉴察,对可能出现的徇私枉法行为提供了有效制约。司法腐败无论是品格还是意趣,都跟儒家的亲亲相隐别同霄壤,亲亲相隐本身并不具备生发司法腐败的基因。亲亲相隐题材汉画是早期伦理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深入地考察早期儒家孝道伦理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出土汉画 亲亲相隐 隐而任之 血亲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