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器械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也被大量用在医疗器械的研发中。现全面总结了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弊端,分析了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当前的研究热点方向,并对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应用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展望。

  • 标签: 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近年来,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血管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镁基合金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材料,比铁基合金和锌基合金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镁基合金的降解速度太快,无法与组织愈合的速度相匹配,而且还表现出不均匀腐蚀的特性。因此,研究者们从支架的表面改性、锻造工艺和成分配比等方面优化支架生物金属特性,并且逐步运用到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本综述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特性;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生物可降解支架 镁基合金可降解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内血栓 生物降解
  • 简介:热塑性塑料及生物聚合物生产商APISpa日前宣布,公司已联合意大利萨米克集团成功研制出100%生物可降解矿泉水瓶盖。该100%生物可降解矿泉水瓶盖以Apinat生物聚合物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Apinat聚合物在高温环境中发生液流反映,变成熔融物。紧接着,萨米克加压工艺对该熔融物进行深入处理、加工。

  • 标签: 生物可降解 塑料瓶盖 API 生物聚合物 热塑性塑料 工艺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降解镁合金接骨板修复新西兰兔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镁合金接骨板组及钛合金接骨板组,分别采用镁合金接骨板及钛合金接骨板进行骨折固定,术后各组进行X线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液学检查,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比钛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更明显;病理学检查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局部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为明显;血液学结果显示术前两组兔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3.33±4.63) U/L,t=1.152,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ALT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7.67±6.35) U/L,t=-0.120,P>0.05],术前两组兔肌酐(CR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2.17±18.95) μmol/L,t=0.074,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CRE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6.67±10.76) μmol/L,t=-2.395,P>0.05]。结论镁合金接骨板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逐渐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可促进骨折周围骨痂形成。

  • 标签: 镁合金接骨板 骨折 骨痂 新西兰兔
  • 简介:摘要: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药物载体上的应用为药物传递和释放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材料结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望成为未来药物载体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性,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药物载体上的应用将会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 标签: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药物载体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索可降解植物纤维地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本文分析了植物纤维地膜的降解机制及其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揭示了该地膜在增加农作物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此外,本文还针对当前可降解植物纤维地膜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可降解植物纤维地膜 可持续发展 降解机制 生态环境 农业绿色发展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并对其定义、分类、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解产物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微塑料生成问题进行了综述。可降解塑料在包装、农业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凸显了其在减缓塑料污染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生产过程、降解产物及微塑料生成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新型可降解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提升以及管理和回收体系的加强。通过综合应对这些挑战,可望实现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工程中的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应用。

  • 标签: 可降解塑料 塑料工程 应用 环境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碳纤维增强可降解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通过对比实验和性能分析,探讨了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保持较高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为环保型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碳纤维 可降解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生物可降解纤维在纺织材料中的性能和环保特性,以揭示其在可持续纺织行业中的重要性。我们探讨了生物可降解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材料特性,包括聚乳酸、纤维素和聚己内酯等。我们重点关注了这些纤维的性能,如机械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及它们与传统合成纤维的比较。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生物可降解纤维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包括服装、包装和医疗用品等领域,并突出了其环保特性,如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少和可回收性高。我们总结了生物可降解纤维在纺织行业中的潜在优势,强调其在减少塑料污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 标签: 生物可降解纤维 纺织材料 性能 环保特性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合成高分子材料已经是人们日常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现有的"直线型"物质经济模型不但会快速地消耗资源,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对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此背景下,急需开发出一种以资源回收为经济模式的可持续高分子材料。

  • 标签: 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丙烯酸酯 合成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替代品受到了广泛关注。丁内酯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的化合物,并且在塑料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旨在对基于丁内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

  • 标签: 丁内酯 生物可降解塑料 开发
  • 简介: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的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测定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DB-624(30m×0.530mm×3.0μm)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维持3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维持10min),十二醇的回归方程为A=2717.3C-11.646(γ=0.9998),线性范围为0.01~1.01mg/mL,平均回收率为99.21%(n=9),相对标准偏差1.55%,检测限为0.0005mg/mL,定量限为0.001mg/mL。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 标签: 聚乳酸 封端剂 气相色谱法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笔者于格鲁吉亚某公路项目建设的实际施工经验,首先对格鲁吉亚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气候环境做出了概述,然后对高边坡可降解防护网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高边坡可降解防护的实际施工步骤出发,对高边坡可降解防护网的防护技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究。

  • 标签: 格鲁吉亚 高边坡防护 可降解防护网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3D打印技术与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可用于中耳听力重建的组织工程听骨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选择国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LGA)和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按设计配比应用低温沉积方法制备打印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沉积打印装置,根据所需支架的外形设计编程代码,选择合适的打印程序文件,低温环境下制备组织工程听骨支架。支架打印成型后冷冻干燥,灭菌备用。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观特征与内部结构,检测其孔径、孔隙率以及力学特性。结果3D打印后可获得所需降解支架,呈小柱状,直径1.5 mm,长度6.0 mm,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微孔。扫描电镜下构成支架的单丝呈横竖交织的经纬结构,间距1.2 mm,单丝间有交联孔道互相连接。支架表面可见直径100~400 μm类圆形或四边形孔隙,其间的交联孔道直径约50 μm,周边圆形微孔直径约10~40 μm。在PLGA材料表面附着粒径约700 nm的β-TCP微粒。整体支架的平均孔隙率为(83.43±0.01)%,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含量约0.7 μg/mm3。经冻干处理后支架机械强度适中,拉伸及挤压后无明显变形,符合组织工程骨力学要求。结论运用低温沉积打印法,通过严格控制的流程与条件,可制备供植入实验的高分子聚合物-可降解陶瓷听骨组织工程支架。该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隙率及力学特性,可负载成骨诱导因子。

  • 标签: 听小骨假体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 三维打印
  • 简介:引言硬组织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可降解能力,在发挥其固定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和异物残留带给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生物可降解 镁合金 骨科 心血管 生物材料 组织材料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石化洗剂、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石化洗剂的使用虽然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却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人类健康也受到严重的危害。因此人们必须对石化洗剂产生警觉,寻求对人类和自然无毒害并足以取代石化洗剂的环保清洁剂。

  • 标签: 环保清洁剂 可降解环保洗涤剂 矿物元素 生物能量学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塑料是上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时至今日,塑料产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人类开展工作乃至进行生活都有了空前的便利,也成为近年来飞快发展的大类材料之一,但由于塑料制品难以被自然环境所消纳,掩埋及焚烧的处理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产生剧毒甚至致癌物质,不易回收利用,因此塑料又成为颇受争议的发明。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开发出新型、能够满足使用并在短期内可以自然降解的塑料,是从源头上减少白色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塑料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 标签: 可降解塑料 发展现状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吸引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生物质原料为原材料,探索了制备可降解塑料的新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可降解塑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而且生物降解性能优异。该研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标签: 生物质原料 可降解塑料 制备方法 性能优化 生物降解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腹腔镜下应用可降解、可示踪支架进行小肠吻合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纳入实验的32头实验猪(购自上海甲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额随机分配为两组:腹腔镜下小肠手工吻合对照组(C组)16头;腹腔镜下小肠支架吻合实验组(E组)16头。按分组进行小肠吻合手术,记录肠管吻合手术时间,术后14 d测量外周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吻合口爆破压,吻合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吻合口病理学情况。计量资料行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属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肠管吻合手术时间实验组为(10.14±1.64) min,对照组为(26.22±3.61) min,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0,P<0.01)。术后14 d,血白细胞计数实验组为(15.09±1.06)个/μl,对照组为(15.14±1.06)个/μl;血白蛋白水平实验组为(35.09±0.95) g/L,对照组为(35.25±0.14) g/L;吻合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为(3.58±0.23) mg/g,对照组为(3.55±0.20) mg/g;吻合口爆破压实验组为(324.90±32.92)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为(271.50±17.55) mmHg。血白细胞计数、血白蛋白水平、吻合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0.450、0.330,P>0.05),吻合口爆破压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0,P<0.01)。术后14 d实验组腹部CT显示支架在位,可见支架出现虫蚀和破损样改变。吻合口病理检查两组均处于组织恢复期可见弱胶原沉积。结论腹腔镜下小肠支架吻合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后14 d吻合口愈合情况等同于对照组,吻合口爆破压高于对照组,并能实现支架影像学示踪的功效。

  • 标签: 腹腔镜 可降解可示踪 支架 小肠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