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于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行taTME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问卷评估,评估内容包括:EORCT QLQ-C30生活质量量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将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共42例患者完成3次问卷随访,均未行预防性造口。(1)生活质量方面,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疼痛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在术后1个月时出现损伤,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角色功能外,均在术后6个月时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均P>0.05)。(2)泌尿功能方面,3个时间点之间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排粪功能方面,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轻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重度LARS的发生率较术前升高(P<0.001),术后6个月时重度LARS的发生率虽较术后1个月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肛门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后排粪功能并无影响(P>0.05)。结论taTME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有限且可逆的,对泌尿功能无明显影响,而taTME术后LARS的发生率较高,且在手术后6个月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生活质量 排尿功能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直肠前间隙的分离是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难点,原因是完整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难以保证直肠前方固有筋膜的完整;不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又可能伤及血管神经束。如何解决此矛盾是当前直肠癌手术的难点与重点。近年来,膜解剖理念的兴起与发展,为研究者认识并设计最佳手术径路提供新视角。笔者重点论述Denonvilliers筋膜膜解剖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中心的研究结果,探讨保留部分Denonvilliers筋膜状态下行直肠前间隙分离的径路和技巧。

  • 标签: 直肠肿瘤 Denonvilliers筋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膜解剖 血管神经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5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 3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 15 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 15 例,采用传统常规的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手术措施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对于患者的安全性也更高,疗效更加显著,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6例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治疗结束后,就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癌细胞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对照组癌细胞转移率、生存情况稍差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48%,对照组满意度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病例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通过行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可有效保留患者肛门功能,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 外翻拖出技术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行开腹和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5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保肛率为72%,高于对照组的52%,术中出血量也要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肺内感染2例和吻合口瘘4例,而观察组患者则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手术视野更好,保肛率较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的病率近20年来逐步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全系膜 切除技术 直肠全系
  • 简介:直肠癌肝转移以往都主张分期手术,特别是乙状结肠和直肠癌肝转移,不能通过一个切口解决两处的问题,创伤比较大.微创手术,主要是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本文是另一种尝试,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腹腔镜经腹游离远端结肠和直肠近端,包括周围脂肪淋巴组织,然后再经肛门行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并取出标本(原发灶和转移灶).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肝转移灶 腹腔镜 同时性 结直肠癌肝转移
  • 简介:摘要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的难点在于寻找直肠周围间隙的正确分离平面,作为一种复杂的新术式,实施过程中经肛操作的筋膜解剖标志容易被忽略,待出现术中副损伤时才发现游离平面有误,从而导致盆腔自主神经受损;若是游离平面过于靠近直肠,可能造成直肠系膜受损,则无法实现完整的TME标本质量,从而导致肿瘤学安全无法得到保证。膜解剖理论的推动与发展,为经肛腔镜手术的精准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膜解剖的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可精确识别经肛操作解剖标志并加以神经保护,为上述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本中心以直肠周围筋膜解剖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经肛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经验,探讨经肛操作中直肠周围筋膜分离的特点和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的技巧。

  • 标签: 直肠肿瘤,低位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膜解剖 盆腔自主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9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行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脏器损伤。术中、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手术时间180~305min,平均(243.9±43.4)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51.1±20.0)ml;淋巴结清扫数量5~12枚,平均(7.9±2.7)枚;术后住院10~17d,平均(13.4±1.9)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4.0±12.3)h,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3~2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行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早中期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行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28~81岁。20例患者中,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3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3D组,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2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2D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或经肛手术中转经腹手术,无术中死亡。3D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手工吻合、器械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分别为7例,4、6例,150 min(100~220 min),50 mL(30~100 mL),8.5 d (7.0~16.0 d),2、0例,1例;2D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例,5、5例,180 min(120~250 min),100 mL(30~200 mL),9.5 d (6.0~17.0 d),1、1例,1例。两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狭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09,1.827,0.687,P>0.05)。两组发生短期并发症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狭窄患者,内镜无法通过,经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后好转。(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D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系膜内癌结节,直肠系膜完整性(完整、一般),术后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3.8 cm(1.8~5.0 cm),1.0 cm(0.5~2.5 cm),14.5枚(6.0~19.0枚),1例,9、1例,4、2、4例;2D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 cm(1.0~8.5 cm),0.8 cm(0.3~1.5 cm),15.5枚(8.0~18.0枚),1例,8、2例,2、4、4例。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直肠系膜完整性、术后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73,1.772,0.038,0.610,0.482,P>0.05)。两组患者系膜内癌结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为阴性。(3)随访情况:3D组和2D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1个月(6~16个月)和13个月(6~2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结论3D腹腔镜应用于TaTME可取得与2D腹腔镜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临床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我院8例直肠癌患者行多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100%)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例增加腹部辅助切口,5例行小肠预防性造口。手术时间156~300min,平均191min。术后住院8~13d,平均9.2d。术后1例(12.5%)吻合口瘘,1例(12.5%)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切缘阳性。随访0~8个月,目前尚无复发。结论多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 经肛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在行肛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肛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一般干预组和多方位护理组,各50例。对两组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多方位护理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干预后多方位护理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一般干预组。多方位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一般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多方位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干预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多方位护理对行肛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快患者身体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多方位护理 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心理状况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2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0~84岁。64例患者中,31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TME设为机器人组,33例行腹腔镜TME设为腹腔镜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长期并发症及盆腔植物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机器人组患者保肛例数、预防性造口例数、中转开腹例数、术中输血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尿潴留、全组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治疗费用分别为30例、23例、0、1例、(285±73)min、(147±112)mL、(1.6±0.8)d、(3.6±1.1)d、(3.2±1.5)d、(9.8±2.8)d、1例、4例、3例、1例、4例、(15.0±12.0)分、22.6分(20.9分,27.3分)、(11.7±1.2)万元。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2例、13例、2例、2例、(253±57)min、(211±123)mL、(1.8±0.8)d、(3.9±1.6)d、(4.1±1.9)d、(11.8±4.3)d、2例、5例、3例、3例、2例、(20.0±12.0)分、24.2分(10.5分,30.8分)、(7.7±1.3)万元。两组患者保肛例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81,t=-2.065,-2.133,12.700,P<0.05);两组患者预防性造口例数、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全组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25,t=1.957,-0.679,-0.846,-1.941,-1.867,Z=-0.850,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例数、术中输血例数、伤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尿潴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1例吻合口瘘患者在内镜下夹闭,其余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治愈。(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机器人组患者肿瘤距切缘距离,肿瘤直径,手术切缘(阳性、阴性),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高中分化、中分化、中低分化、低分化),肿瘤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a+b期、Ⅲc+Ⅳ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0 cm(0.3 cm,2.0 cm),(3.5±1.1)cm,2例、29例,3例、7例、14例、5例、2例,5例、18例、4例、4例,(16.0±2.8)枚。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3 cm(0.5 cm,3.0 cm),(4.2±1.4)cm,2例、30例,1例、7例、16例、6例、3例,1例、19例、7例、6例,(13.9±3.8)枚。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P<0.05)。两组患者肿瘤距切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80,t=-1.912,Z=-0.809,-1.595,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机器人组31例患者中,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腹腔镜组33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机器人组患者肠梗阻、按时还纳造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术后12个月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12个月夜尿、术后12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分别为2例、20例、3例、2例、2例、0.0分(0.0分,0.0分)、4.5分(1.3分,8.8分)、1.5次(1.0次,2.0次)、2.0分(1.3分,10.8分)。腹腔镜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例、7例、3例、2例、3例、1.0分(0.0分,3.0分)、8.0分(2.0分,14.3分)、2.0次(1.0次,4.0次)、3.0分(1.0分,11.8分)。两组患者肠梗阻、按时还纳造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及术后12个月夜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02,-1.986,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12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85,0.094,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安全有效,前者在保证低位直肠癌根治前提下能提高肛门括约肌保留率,减少夜尿频率及保护排便功能。

  • 标签: 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检查 肛门括约肌保留率 盆腔植物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立体定向数字导航(SDN)系统辅助3D腹腔镜直肠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9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1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和收治3例行SDN系统辅助3D腹腔镜直肠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志愿者男,25岁。3例直肠癌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8、63、67岁。志愿者双侧腹股沟部的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处分别放置10个专用贴片作为皮肤基准点,进行术中定位及系统注册。手术当日,患者在平卧位状态按志愿者测试结果在腹股沟部放置10个皮肤基准点,完成全腹部CT检查增强扫描。在腹腔内部选取7个相对固定的解剖标志(腹主动脉分叉、骶骨胛、双侧髂前上棘、双侧输尿管与髂动脉交叉点、腹膜反折正中点)分别验证器械尖端与系统图像对应的精准度。在SDN系统辅助下完成3D腹腔镜直肠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指标:(1)测试情况。(2)手术情况。(3)SDN系统精准度检测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1)测试情况:志愿者10个皮肤基准点成功完成SDN系统注册,配准误差为2.8 mm。(2)手术情况: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DN系统辅助3D腹腔镜直肠直肠系膜切除术。3例患者手术总时间分别为193、175、210 min,其中SDN系统设置时间分别为34、25、4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30、80 mL。3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腺癌(其中1例为黏液腺癌),肿瘤长径分别为2.3、1.5、4.0 cm,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2、12、13枚,均无淋巴结转移;术前临床分期(cTNM分期)分别为cT3bN0M0期、cT4aN1M0期、cT3bN1M0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分期(ypTNM分期)分别为ypT1N0M0期、ypT4aN0M0期、ypT2N0M0期。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6、7 d。(3)SDN系统精准度检测情况:3例患者皮肤基点配准误差分别为2.8、2.6、2.9 mm,体内基准点精准度误差分别为(2.5±0.4)mm、(2.3±0.7)mm、(2.6±0.6)mm。结论SDN系统辅助3D腹腔镜直肠直肠系膜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直肠肿瘤 立体定向数字导航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增强现实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将17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均位于齿状线以上1.5~7.0cm内)随机选取8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腹腔镜组);另89例作为对照组在开腹条件下完成相同手术(开腹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min和106min(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20ml和92ml(P<0.05).两组术后镇痛和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52例(63.4%)和开腹组59例(66.3%)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控便能力;其余出现不同程度控便能力障碍(大便次数10~20次/d)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括约肌功能训练,6个月后也逐渐实现了良好的控便.术后随访1~18个月,两组均无腹壁切口种植、局部复发以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术安全可行,其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恢复快,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系膜 保肛术 治疗 直肠癌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80例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TME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彭强局部复发率、三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为10.00%、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和92.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临床效果显著,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 TME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者行经腹经肛双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改良Bacon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30例,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应用经腹经肛双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改良Bacon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经腹经肛双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腹经肛双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改良Bacon术 低位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直肠系膜切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行直肠系膜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开腹下直肠系膜切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比对照组的37.5%明显降低,且复发及转移也明显减少,存活率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行直肠系膜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腹腔镜 直肠系膜全切术
  • 简介:摘要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结直肠外科领域的热点手术方式,目前研究者对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基于不断积累的经验与证据,国内外关于taTME的共识与指南在不断更新和完善。2020年发布的《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适应证、实施和质量评估的国际专家共识指南》中,病例注册登记研究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落实前瞻性病例信息记录是保障数据质量的根本前提。日益完善的信息收集方法及在线平台构建,可以实现数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笔者结合最新taTME国际指南内容,探讨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在其中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提升taTME病例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质量,为结直肠外科领域提供可靠并具有时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共识 指南 注册登记研究
  • 简介:摘要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技术难度较大、学习曲线长,过快地大规模开展所致的并发症可能掩盖其优点,术者需要在实施此类手术之前接受充分的培训。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结构化培训”体系,然而培训的开展并未满足现有手术发展的需求。为规范taTME的发展,欧洲结直肠疾病学会联合国际14个相关学会于近期推出了《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适应证、实施和质量评估的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其中对结构化培训做了重点推介,内容包括对学员的要求,培训的内容和流程,培训结果的评估与登记等。尸体手术训练是结构化培训的核心,初学者应反复接受培训,并在教员的指导下开展该手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构化培训 指南 学习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