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11世纪至16世纪西藏西部壁画艺术的发展轮廓作一简要概述,探讨它们与西藏中部地区同时期壁画艺术的不同风格特点。笔者所选择的范例,其用意主要在于揭示西藏西部独特的绘画语汇,它们在许多方面都与西藏中部的绘画风格具有显著的区别。本文也期望对消除目前流行的一些关于西藏西部绘画风格方面的误解有所助益,这种误解存在于各个方面,例如一些学者之所以产生误解是由于西藏西部的大量资料证明,约13世纪末镀金的青铜器具有明显的西藏中部的风格所导致。

  • 标签: 西藏西部 石窟壁画 绘画风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通过建筑与绘画的相互适应,达到建筑的实用性与绘画的感染力的和谐统一.壁画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又具有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功能.是构成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设计除了研究壁画自身元素之外,更多的是应当探索人与壁画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人的接受状况,使公众真正接受与喜欢壁画,使壁画真正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 标签: 建筑 壁画 设计 艺术 装饰 和谐
  • 简介:敦煌莫高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通过考察,领略到了莫高窟艺术的辉煌及其绚丽的画面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唐代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表现技法和制做特点.

  • 标签: 莫高窟壁画 表现技法 形式
  • 简介:灵石资寿寺彩塑与壁画堪称国中之宝,最初吸引我的是在北京工艺美术总厂,看到资寿寺的彩塑像被编人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佛教塑像》画册上,后又编人大陆与台湾合编的画册中。其中尤以资寿寺的十八罗汉彩塑,独树一帜雕塑之精美绝伦。以至在1993年12月25日晚,资寿寺的十八罗汉头像被盗海外。

  • 标签: 壁画 罗汉 年代 塑像 雕塑 中国
  • 简介:我们说一部壁画史是民族和国家命运兴衰的形象记载,绝不过分。以十年浩劫为终结,以文艺创作领域一些禁区的解冻为开端,以改革开放为机遇,20年前,正是壁画创作的初兴以引人注目的探索勇气,揭开了中国当代美术运动的新纪元。

  • 标签: 民族命运 壁画创作 形象 国家命运 文艺创作 改革开放
  • 简介:<正>敦煌壁画,以唐代最成熟和完美,但最能激起一种莫名的心灵颤动的,却似乎还是幼稚的早期作品。该怎样理解这一审美现象?它是作品本身的特殊魅力所致,还是欣赏者的心理倾向呢?应当说,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但以前者为基因。欣赏者的审美倾向,有偏爱的成分,但主要是随着时代而变化了的新的心

  • 标签: 敦煌壁画 美学性格 壁画艺术 故事画 装饰性 欣赏者
  • 简介:    三、浮雕壁画中物体立体感表现与空间    浮雕壁画中物体立体感的形成与光线阴影、造型方法、透视、错觉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文章分别从浮雕壁画中物体立体感表现与空间、壁画空间深度感与层次感等方面来论述,描绘出壁画中一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 标签: 壁画空间 浮雕壁画 空间表现
  • 简介:近日,在瑞金市万田乡青坝村老彭屋小组曾坑一古屋发现两幅苏区油彩壁画。这两幅壁画位于古屋厅堂两侧正屋的照壁上,两幅画大小一致,长宽各为32米和28米。画的内容是反映苏区时期红军与军阀相抗争的情形。画面由红色油彩描绘而成,历时虽久,但仍清晰明了,栩栩如生。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这些壁画是苏区的一个连指导员所作。专家认为,此壁画对研究苏区红军在瑞金、于都交界地段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瑞金发现苏区油彩壁画

  • 标签: 苏区时期 油彩 史料价值 瑞金市 壁画 交界地
  • 简介:世人皆知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有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壁画艺术。对于北京人来说,敦煌太远,永乐宫太偏。其实北京就有壁画瑰宝——法海寺壁画。早在1993年全国知名美术家、文物专家就已经把敦煌、永乐宫和法海寺壁画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壁画艺术宝库,对它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只不过是深藏闺中人不识罢了。

  • 标签: 北京人 壁画艺术 中国古代 敦煌莫高窟 永乐 艺术宝库
  • 简介:敦煌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广阔的艺术天堂,其中的莫高窟壁画作为艺术瑰宝令后人望尘莫及。本文在了解并研究了关于莫高窟壁画艺术特点的同时,力求继续挖掘敦煌这座辉煌的艺术宝库,发现其更多更美的艺术瑰宝。

  • 标签: 敦煌 艺术 壁画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敦煌壁画临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敦煌壁画临摹使用的材料、临摹的基本方法,并提出以敦煌壁画临摹作为美术学习和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手段,介绍了我们在学习临摹敦煌壁画时的一些感受和认识。敦煌壁画临摹,不是单纯地照猫画虎,不是工匠的运作,而是艺术的临幕。

  • 标签: 敦煌壁画临摹感悟
  • 简介:2009年3月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韩城市新城区盘乐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M218)。该墓室保存完好,墓内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堪称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特别是墓室西壁的宋杂剧壁画,人物之众多、场面之宏大,为之前戏曲文物考古发现所罕见。2009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姚小鸥教授,会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康保成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文物研究所车文明和延保全教授,与考古人员一起,对壁画进行了考察研究。

  • 标签: 壁画墓 韩城市 陕西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释 宋墓
  • 简介:"岩彩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材质,作为绘画素材源自于原始人类的随意涂抹。在我国岩彩画的出现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这种所谓的边缘画种曾经一度塑造了灿烂辉煌的洞窟文明主体,这些描绘在泥皮和沙岩上的佛本生故事,通过岩彩、金箔、银箔的装饰熠熠生辉,从现有的资料可以想见,当年印有岩彩画的众多洞窟地区信徒僧众比肩的繁荣景象,甚至可以听见在遥远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富商巨贾的驼队铃声。时过境迁,古老的岩彩壁画如丝绸之路一样无声的蒙上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致力于复兴这门传统艺术,并在复兴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多年来的田野调查,岩彩画在热爱这门艺术的画家心中盛开出灿烂优雅的姿态。本期教学栏目邀请王雄飞教授讲授古代岩彩画的临摹方法,追摹古人的临摹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写生创作积累经验。希望通过文中临摹的具体实例,为读者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直观的创作方法。

  • 标签: 临摹教学 岩彩画 壁画 古代 中国美术学院 丝绸之路
  • 简介:1985年7月,在开阳县羊场区平寨乡的顶趴寨和大羊坪村西侧的峰崖处,大岩口和小岩口发现了两处崖壁画遗迹。经我们四次考察,认为这是贵州目前发现的最丰富的一处古代崖壁画。崖壁画位于东径107°16',北纬26°51'附近。两地南北相距约600米。海拨分别为1280和1220米。仅以清晰的画面实测,小岩口的崖画宽16米,高5.5米;大岩口的崖画宽6.1米,高2.1米。崖画均分布于呈薄层层状或斜向褶皱的岩壁面上。百余幅图像均用赭色颜料涂绘而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和民族特色。现综述于后。一、题材内容的初步考释开阳崖壁画,以太阳纹图形和骑马图为主。其次是人物、动物、干栏房屋和一些线条怪异的图形。粗略归类可分:

  • 标签: 岩口 羊坪 写实风格 平寨乡 阳纹 僚人
  • 简介:壁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绘画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持的绘画艺术和风格,赋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其内容题材相当广泛,加之壁画技艺的精湛,所以壁画艺术无疑得到了世人的诸多关注。

  • 标签: 壁画艺术 保护 搬迁 清代 民族文化传统 绘画艺术
  • 简介:上窝铺在崇礼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这几年,却是我和朋友们常常念叨的地方。几年前,张家口市文物部门的一位朋友告诉我,那个村庄有一处即将倒塌的关帝庙,庙内的壁画画得非常精彩,希望我能过去看看。

  • 标签: 考察记 壁画 清代 文物部门 张家口市 崇礼县
  • 简介:壁画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的课程,更是一门设计实践课。装饰壁画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传承文化元素等,将人类的精神文明提到更高的层次。从壁画教学中的五个方面,内容与要求、形式与理念、理论与实践、应用教学的多元化以及壁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为今后的教学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壁画 设计理念 多元化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