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常住人口城镇率(以常住人口为口径计算)、户籍人口城镇率(依据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计算)双指标,并明确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率达到45%左右,两种城镇率之间的差距能从17个百分点左右缩小到15个百分点。差距减少2个百分点,意味着需要把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变成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户籍管理 新型城镇化 转移人口 双指标 资料计算
  • 简介:摘要基于当前中国城镇发展现状,指出解决农民工市民问题是走可持续城镇发展道路的迫切任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我国城镇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的研究对策一是在宏观的总体规划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增强城镇对农民工吸纳和服务能力;二是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市里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制度,使农民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实现“完全城镇”。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 农民工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基于阿克苏地区 2014-201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结合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分析了解阿克苏地区新型城镇发展水平现状。通过分析其主要成因,得出了阿克苏地区新型城镇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等方面变化多样,各市县新型城镇发展水平变化多元,区域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等结论。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各地市县级的新型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熵值法
  • 简介:以福建省9个市2005-2013年的城镇水平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对城镇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经过验证,面板数据可以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表明福建省的城镇水平与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2变量不存在伪回归。为了更好地推进福建省城镇的发展,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因地制宜分别对福建省两大经济区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城镇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
  • 简介: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省城镇人口达221.02万人,城镇率为40.07%,比2006年提高了0.81个百分点,其中,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提高0.03个百分点,人口流动提高0.52个百分点,自然增长提高0.26个百分点。

  • 标签: 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 调查结果 城镇化率 行政区划 人口流动
  • 简介:根据对黔中经济区城镇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从城镇水平上看,黔中经济区城镇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工业水平、滞后于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结构上看,黔中经济区总体的城市数量偏少,大城市缺位,中、小城市数量不足。稳健快速推进黔中经济区城镇是当前和今后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黔中经济区 城镇化水平 ZIPF法则
  • 简介:经济转型时期,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对城镇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而旅游业已被国家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和积极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自然和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多元发展的必然选择。选取河南省18省辖市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线性加权法确定城镇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旅游产业与城镇的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河南省城镇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抛物线关系,表明旅游业和城镇水平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标签: 河南省 旅游产业 城镇化 回归分析
  • 简介:文章通过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发展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05-2015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序上看,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从低水平耦合协调上升为中度搞合协调.不同阶段三者所处的地位不相同,其中:2005-2008年、2014-2015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城镇居于主导地位,2009-2013年人口城镇居于主导地位.从空间上看,云南省的城镇和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三者均呈现出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民族地区的城镇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的城镇水平;滇中地区及周围区域产业城镇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人口城镇水平相对超前,仅有德宏州土地城镇水平相对超前.

  • 标签: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产业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 云南省
  • 简介: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口的上升,使得我国的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逐渐的被提上经济发展工作日程,且逐渐的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在此原则下进行着严密的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虽然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喜人的统计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存在诸多不同形式的人口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浅谈几点建设性的优化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措施――基于农村城镇建设环境。

  • 标签: 农村城镇化 基层人口 计划生育 统计工作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的速度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选择进入城镇,进行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新形势下城镇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急剧增加,由于民族间的风俗、信仰、语言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各方面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从而导致新形势下城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不只是单一的人口流动问题,更是影响城镇未来发展的稳定、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镇人群,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需要调整和建立新的管理方式,从而保持城镇生活和发展的和谐、稳定、有序,实现国家的团结、和谐、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 标签: 新形势下 城镇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本文基于我国西部11省、市、自治区197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城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人口城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在控制变量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摒弃传统的土地城镇模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效率,推动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标签: 农村劳动力流动 人口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 简介:人口城镇是新型城镇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路径
  • 简介:2014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国际区域峰会在扬州市举行,中外专家和城市管理者就“绿色城镇: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丹麦、荷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城市管理协会理事会和国际委员会成员、国际附属机构负责人、部分会员代表参加会议。现摘登部分中外嘉宾的关观点,以飨读者。

  • 标签: 绿色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规划 治理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报告》显示,我国内地城市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达到51.5%。这意味着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茯村人口,可以说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农业人口占据大多数的历史。高城镇率的好处,比如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待遇,城镇治理更规范有效等,都是不具争议的,

  • 标签: 城镇化率 中国科学院 迷恋 社会保障待遇 城镇人口 城市化率
  • 简介:冯家园子名传四方,应在1938年。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满载着前苏联军事物资的车辆在甘新公路昼夜轰响。这条2925公里的国际公路大通道,仅甘肃境内自红城子至星星峡,就长达1179公里,其中约1000公里穿越河西走廊。

  • 标签: 城镇化 军事物资 河西走廊 大后方 前苏联 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