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穿刺的要点。方法做好穿刺前的心理护理,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及血管,做好穿刺后的护理,妥善固定并分析穿刺过程中常见难题的原因。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高龄病人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和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操作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可减少负面影响,护士的心态、心理护理、熟练操作、妥善固定是提高老年人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老干部病人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的因素并探索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以方法改进时间为界将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羊水细胞培养方法及培养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改进前组的515例羊水病例中失败32例,失败率为6.21%。改进后组的6736例羊水病例中仅有18例失败,失败率为0.27%。结论及时、正确处理羊水标本以及控制影响细胞培养成功的各个环节,可提高羊水细胞培养的成功率

  • 标签: 羊水 细胞培养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产后强化饮食干预组(试验组)和产后常规护理组(参照组),各34例。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等。结果试验组产妇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饮食护理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产后饮食 母乳喂养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穿刺前的评估护理,提高手术室患者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手术的患者共486例,将48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进组,两组分别为243例患者,对照组男176例,女6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3.0)岁实验组男170例,女73例,年龄25~65,平均年龄(42±3.2)岁,的患者进行改进后的静脉穿刺对比。结果经过改进的静脉穿刺法实验组成功率为95.47%,而未经过改进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成功率为83.95%,对照组饱满共52例实验组饱满95例,实验组在穿刺率的血管结扎充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止血带止血结扎法能够扩大阻断外周静脉血流的面积,还能够双重阻断静脉回流,使局部血管压力增高盖上血管的充盈度,提高穿刺率。

  • 标签: 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采用真空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采血成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采血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真空静脉采血法可有效减轻患者采血时的疼痛,提高采血成功率

  • 标签: 真空静脉采血 一次性注射器 成功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0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150名早期干预的为观察组,150名按常规进行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其在产后哺乳愿望、哺乳是否能满足新生儿需要。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产后都有积极的喂哺愿望,并积极哺乳,做到了早开奶,母婴早期行皮肤接触,产妇乳汁分泌好,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高。对照组的孕产妇产后喂哺愿望、早吸吮的开展等都较观察组差。结论重视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穿刺路径,实验组应用新穿刺法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渗漏率为6.0%,失败率为2.0%,成功率为92.0%;对照组的渗漏率为16.0%,失败率为10.0%,成功率为74.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穿刺路径来说,实施新穿刺法措施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效强化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浅静脉穿刺 成功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因素对院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为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486例,按照CPR成功与否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和心肺复苏失败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组44例(9.1%),心肺复苏失败组442例(90.9%),年龄、发病原因、群众性CPR、心脏骤停时间、是否可除颤心率、是否高级生命支持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因素较为复杂,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也与急救半径的长短、急救流程的完善、社会急救知识的普及关系密切,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需要急救人员的不懈努力。

  • 标签: 院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结果留置针穿刺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物品准备、血管特点、护士因素。结论针对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策,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 成功率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改变固定与穿刺的顺序来提高小儿足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300例10-36个月小儿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按传统方法,穿刺后再固定,改进组先用固定带固定好后再进行穿刺,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变固定与穿刺的顺序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足部静脉 穿刺 固定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握拳方法对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握拳方法即穿刺前嘱病人握拳,消毒后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先反复握拳数次,静脉穿刺前嘱病人松拳,护士握拢病人五指成背隆掌空悬垂状,消毒后行静脉穿刺。结果常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2%,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7.2%。结论对照组采取改进后的握拳方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 标签: 握拳方法 静脉充盈度 穿刺成功率
  • 简介:【 摘要】 在临床治疗中 静脉穿刺是最常见的医疗手段,护理人员如果能做到 一针见血,一次性成功,不仅可以 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 避免浪费,节约材料。 临床治疗中,存在着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一定因素, 不同因素之间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不断 加强护士心理及专业技能培训,才能 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穿刺 成功率 措施
  • 简介:摘要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与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保护婴儿少得疾病,同时还可降低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机率,且经济又方便,本文浅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几点措施。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 措施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是护士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于3-6岁的小儿进行静脉穿刺相较于成人进行静脉穿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儿科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应保证一次性成功率,为患儿争得宝贵的急救治疗时间。笔者在本文中提出,要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操作技术,还要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患儿血管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针头大小,采取相应的操作技巧,加强对穿刺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患者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斜刺法采血的效果,探讨提高新生儿穿刺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月至2012年4月的180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并将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实验组行斜刺法采血,对对照组采用直刺法采血,观察两组的不同穿刺效果,主要综合在皮肤受损、一次成功例数、标本合格率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实验组90例新生儿行斜刺法之后,出现皮肤损伤0例,一次成功的87例,占96.7%。标本合格的88例,占97.8%;对照组90例新生儿行直刺法之后,出现皮肤损伤10例,一次成功的73例,占81.1%,标本合格的79例,占87.8%。结论采用斜刺法畸形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提高 新生儿 穿刺采血 成功率 研究
  • 简介:小儿静脉输液中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①护士的心理素质;②护士的操作方法及认知;③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④患儿的血管状况;⑤穿刺后的固定及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等。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做好沟通,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根据患儿的血管状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好穿刺后的固定保护工作,

  • 标签: 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 小儿 心理素质 血管状况 穿刺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