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臭氧(O3)是氧(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含量甚微。在离地球表面10~50km的大气平流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mm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阳光中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臭氧比做地球的“保护伞”。

  • 标签: 臭氧层破坏 原因 臭氧层保护 危害 紫外线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基因稳定表达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KC),为研究HPV16 E6/E7诱导的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包皮角质形成细胞(HFK),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对细胞稳定转染HPV16 E6/E7基因,连续培养30代以上,筛选出永生化KC,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②实验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感染LV5-HPV16 E6/E7,感染细胞记录为A0代,感染后以传代次数记录(A1、A2……);③阳性对照组: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HPV16 E6/E7 mRNA、蛋白及CK14蛋白的表达,CCK-8及Transwell Inser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裸鼠致瘤实验检测实验组A30、阳性对照组SiHa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成功分离原代HFK。LV5-HPV16 E6/E7重组质粒感染原代HFK后,空白对照组细胞无荧光表达,连续传代后出现衰老表现,实验组A30细胞体积、形态较原代HFK无明显变化,且荧光表达率为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7.12、8.07、6.53、5.66;P值分别< 0.001、< 0.001、= 0.001、= 0.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7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20、4.29、3.75、4.22;P值分别为0.024、0.008、0.013、0.014)。空白对照组未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而A30及SiHa细胞可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显示,实验组A10、A20、A30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值分别为6.49、7.55、9.43;P值分别为0.003、0.002、0.001),而A1的增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40,P = 0.074)。Transwell Insert侵袭实验显示,A30不能穿过基底膜,SiHa细胞可穿过基底膜被染成蓝色。裸鼠接种A30细胞2个月后无肉眼可见肿瘤,组织学亦显示无肿瘤形成,裸鼠接种SiHa细胞后可于皮下形成肿瘤。结论通过采用慢病毒技术转染HPV16 E6/E7基因成功建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HPV相关研究中的理想细胞模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角蛋白细胞 慢病毒感染 细胞系,转化 HPV16 E6/E7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对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 - 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就诊的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外周血标本各4份。另外收集4份健康对照皮肤组织标本和3份15岁以下儿童包皮环切术后的包皮标本。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检测正常人皮肤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NET及AIM2表达情况。采用磁珠分选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提取NET结构。从包皮组织中分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分为4组,分别采用PBS(对照组)、NET提取物(NET组)、经DNaseⅠ处理的NET提取物(NET降解组)、DNaseⅠ(降解剂对照组)刺激细胞48 h,Western印记检测4组AIM2炎症小体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ET组及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银屑病皮损表皮处可见NET结构形成及AIM2的表达,而健康对照皮肤未见明显的结构或表达。Western印记显示,不同处理组细胞AIM2蛋白及下游分子IL-1β前体及IL-1β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3.80、5.82、15.64,P < 0.001),NET组AIM2(1.42 ± 0.03)、IL-1β前体(1.32 ± 0.08)和IL-1β(1.40 ± 0.0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 = 15.14、4.26、8.71,均P < 0.05),NET降解组AIM2(1.15 ± 0.07)、IL-1β前体(0.93 ± 0.03)和IL-1β(1.07 ± 0.05)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2.10、2.18、1.40,均P > 0.05)。NET组细胞上清液IL-1β浓度(13.15 ± 3.77 pg/ml)高于对照组(3.61 ± 0.20 pg/ml,t = 2.53,P < 0.05)。结论银屑病皮损表皮处存在NET,可能通过活化角质形成细胞AIM2促进IL-1β的剪切及分泌,加重银屑病的炎症进程,参与银屑病发生发展。

  • 标签: 银屑病 中性白细胞 角蛋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黑素瘤缺乏因子2 炎症小体
  • 简介:目的探讨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系,以60、90、120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IL-10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mRNA、IL-10mRNA表达。结果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形态受损,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损伤程度加重,TNF-α、IL-10分泌量增加,TNF-αmRNA、IL-10mRNA表达水平增加。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干预后,细胞活性有所恢复,TNF-α、IL-10分泌量降低,TNF-αmRNA、IL-10mRNA表达水平下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光保护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其减轻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 标签: 镰形棘豆 黄酮类化合物 紫外线 角质形成细胞 光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气囊内注水量与尿液渗漏、尿管脱出等的关系,并制订针对性的对策。方法120例留置气囊尿管者分别予气囊内注入10ml、15ml生理盐水后,对所致尿液渗漏、尿管脱出、尿道损伤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气囊内注水量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尿液渗漏及尿管脱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15ml液体,留置天数10d内能减少尿液渗漏,防止尿管脱出的发生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注水量 尿液渗漏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对比研究,比较国产五共挤输液膜与进口三共挤输液膜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为企业生产大输液选用包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三共挤输液膜及五共挤输液用膜分别制备三批氯化钠注射液,在温度为 40'C士 2C,相对湿度 20%土 2%的环境内,放置 6个月,分别于 0、 1、

  • 标签: [ ]共挤输液膜 药物稳定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胃底固有肌肿瘤内镜全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胃底固有肌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例)采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行EFTR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EFTR方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结果20例病例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观察组肿瘤大小10.0(7.5,21.0)mm,对照组肿瘤大小14.0(10.0,20.0)mm。观察组肿瘤切除时间(26.4±6.3)min,短于对照组的(35.5±11.4)min。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6.4±1.0)d,少于对照组的(7.7±1.5)d。2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EFTR治疗胃底固有肌肿瘤过程中应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容祛斑汤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均采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容祛斑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5);观察组SIL-2R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阿拓莫兰的单独使用,美容祛斑汤与阿拓莫兰的联合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诸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美容祛斑汤 阿拓莫兰 黄褐斑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诊治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20例腹痛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粪便虫卵浓缩试验、腹部B超、结果腹内病变所致腹痛占71.4%,腹外病变所致腹痛占22.5%。结论引起小儿腹痛病因多种,以腹内疾病为主。诊断需结合病史、全面体检、并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

  • 标签: 小儿腹痛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脱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8眼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后弹力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引起角膜后弹力脱离的常见原因,前房注气后25例患者的28眼角膜后弹力脱离均复位,随访3个月后28眼角膜均透明。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PHACO)/ECCE+人工晶状体植入(IOL)术术中角膜后弹力脱离病例注入过滤空气气泡进行复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中角膜后弹力脱离病例注入黏弹剂于小梁切除部位并结合前房注入气泡进行复位,二者复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前房注气术
  • 简介:输尿管结石26例、输尿管癌3例、肾输尿管结核1例、肾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IVP检查1例病变侧尿路不显影,对其IVP、MSCTU或MRU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 标签: 尿路成像 应用分析 成像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分期扫描在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经过手术或穿刺病例证实的分期扫描CT征象。结果25例小肝癌患者共有30个病灶,病灶直径均小于3cm,位于肝左叶者有10个,肝右叶者有20个,平扫时肿瘤呈略低密度圆形、类圆形病变,部分为等密度;于增强之动脉期肿瘤内部呈多结节状之不同密度增强,肿瘤显示为高密度,门静脉期肿瘤内部强化程度下降,呈低密度征象,有假包膜者此期显示为肿瘤周围的高密度环。延时扫描后肿瘤仍为低密度,内部强化程度继续下降。少数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均无明显强化,延时期呈低密度。结论CT多期扫描结果显示小肝癌特殊性表现多为肝动脉供血,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黄斑厚度测量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3.31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参考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将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20例纳入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20例纳入NPDR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组),均行OCT检查,测量RNFL、黄斑厚度。结果:NDR组较健康组下象限减小(P<0.05),黄斑厚度均增加(P<0.05),其他无差异(P>0.05)。NPDR组较健康组、NDR组RNFL厚度均减小,黄斑厚度均增加(P<0.05)。结论:伴随病变,DR患者早期视盘周围RNFL厚度逐步降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逐渐增加,实施OCT可对患者病变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观察。

  • 标签: OC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层厚度
  • 简介:目的分析青浦区在6—8月的高温季节诱蚊诱卵器不同加水量及布放天数的监测情况,探讨青浦区高温季节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最适加水量及布放天数。方法于2017年6—8月中旬在青浦区两个镇的4种不同生境分别布放30个诱蚊诱卵器,每个诱蚊诱卵器监测点在25m以上,记录并比较不同布放天数有水率及诱蚊诱卵器指数。结果6—8月共布放诱蚊诱卵器720个,第4天有效回收718个,阳性25个,平均诱蚊诱卵器指数为3.48,诱卵器指数7月最高,为7.53;6月最低,为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P〈0.05)。第7天诱蚊诱卵器指数均高于第4天诱蚊诱卵器指数。第7天有效回收684个,有水620个,平均有水率为90.64%,10ml诱卵器在7月第7天有水率较低,远低于20ml有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4,P〈0.001)。结论在高温季节,为获得更加科学的诱卵器监测结果,可在青浦区原监测方法基础上适量增加水量及布放天数。

  • 标签: 诱蚊诱卵器指数 加水量 布放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