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10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的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调整两组之间的基线混杂因素。Kaplan-Meier法用于计算总生存期(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CSS)的累积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这些因素的预后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84 524例和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175例。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相比,60岁以上的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比例较高,淋巴结转移率低,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比例较高(P<0.05)。倾向得分匹配调整后,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相比,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OS较差,而BCSS优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和N分期与较差的OS相关,而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和分子分型与较差的BCSS相关(P<0.05)。结论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相比于浸润性导管癌的BCSS相对较好,淋巴结转移率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与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包裹性乳头状癌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5例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胸腔内出血、胸腔漏气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患者术后除并发胸腔出血、漏气和肺部感染等症外,另有病发呼吸衰竭、心率失常和胸膜肿瘤者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43%(11/3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手术治疗 微创 结核 脓胸 包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30例结核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显著提高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激酶 胸膜腔内注入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科胸腔镜联合CO2冷冻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及资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结核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57例。观察组采用内科胸腔镜联合CO2冷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1、3、6个月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改善(P值均<0.05);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肺功能较1个月均改善(P值均<0.05);2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肺功能分别较对照组相应时期改善(P值均<0.05)。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χ2=13.675,P<0.05)。观察组出现1例频发房性早搏,9例胸痛需要止痛药物,1例轻度非感染性发热。结论内科胸腔镜联合CO2冷冻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膜炎疗效优于常规方法,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二氧化碳冷冻治疗 结核包裹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治疗联合尿激酶局部应用在急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针对性选择60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干预组(n=30),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应用胸腔镜治疗联合尿激酶局部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肺功能。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肺功能对比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腔镜治疗联合尿激酶局部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尿激酶局部 急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中芳香受体(Ah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PCR检测29例AD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PBMC中AhR、细胞色素P4501A (CYP1A1)、芳香受体抑制因子(AHRR)和芳香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22和AhR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D患者皮损和色素痣患者(21例)的正常皮肤中AhR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配对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Pearson检验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AD组血清AhR水平(41.26 ± 4.52) 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33.73 ± 2.49) pmol/L,t = 6.507,P<0.001]。AD患者PBMC中AhR mRNA(1.572 ± 0.392比1.000 ± 0.173,t = 6.819,P = 0.007)、AHRR mRNA(2.402 ± 1.716比1.000 ± 0.788,t = 3.722,P = 0.039)、CYP1A1 mRNA(2.258 ± 1.598比1.000 ± 0.796,t = 3.400,P = 0.002)和ARNT mRNA(1.383 ± 0.842比1.000 ± 0.586,t = 1.653,P = 0.1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D组皮损组织中AhR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0.191 ± 0.041比0.087 ± 0.017,t = 10.036,P<0.001)。AD组PBMC中AhR mRNA表达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呈正相关(r = 0.448,P = 0.019),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 = 0.377,P = 0.046),AHRR mRNA与血清IL-1β水平呈正相关(r = 0.467,P = 0.021)。结论AD患者Ah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AhR表达与血清IL-6水平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推测AhR信号通路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AhR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烃类,芳香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白细胞介素6 芳香烃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结核药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初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正规抗结核加用丹参川芎嗪)与对照组(正规抗结核),分别治疗30天,做胸部CT前后对照观察。对比两组之间吸收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比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包裹性胸膜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芳香受体抑制剂StemRegenin 1(SR1)对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将15只健康C57BL/6J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4 Gy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4 Gy照射+SR1组(简称照射给药组),每组5只。照射给药组在照射前5 d至照射后5 d连续灌胃给予SR1(50 mg/kg),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9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骨髓有核细胞(BMNC)等计数;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实验检测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NC和造血干细胞(HSC)中的活性氧(ROS)水平、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中WBC[(3.060±0.650)×109个/mL对(4.680±1.134)×109个/mL,t=2.770,P<0.05]和BMNC[(28.375±6.811)×109个/mL对(49.125±12.532)×109个/mL,t=3.231,P<0.05)]数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给药组RBC数量明显减少(t=4.301,P<0.05)。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CFU-GM明显升高(3.4±1.7对13.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3,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的BMNC和HSC中ROS水平明显降低(t=3.962、2.530,均P<0.05),同时BMNC和HSC中NOX4水平亦明显降低(t=2.310、2.848,均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CD3+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8.512±3.716)%对(16.140±1.969)%,t=4.056,P<0.05],B220+ B细胞百分比亦明显升高[(0.608±0.267)%对(7.240±2.828)%,t=4.027,P<0.05]。结论芳香受体抑制剂SR1对全身照射造成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辐射损伤 造血系统 辐射防护剂 芳香烃受体 StemRegenin 1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手术治疗扁桃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微波仪对32例扁桃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2例,治愈率100%。结论微波治疗扁桃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副反应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微波 扁桃体残体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胸腔积液抽取和尿激酶注入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胸腔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抽出液体剂量、抽液次数均较多,并且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较短,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尿激酶
  • 简介: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谱,鲍曼不动杆菌的比率逐渐升高[1,2]。鲍曼不动杆菌常见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困难。我们对临床创伤性胰腺炎伴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之包裹脓肿,采用穿刺引流,液体敷料间断无张力冲洗治疗方法,不使用抗生素,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胸腹部创伤,致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挫伤,肝挫伤,胰腺损伤伴腹膜后血肿,右侧肾上腺血肿,腹腔积液。

  • 标签: 液体敷料 创伤性胰腺炎 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中芳香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水平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讨ARNT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组(CHD-PAH)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无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组(CHD组)。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细胞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分别给予常氧和缺氧诱导。将HPASM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siR-ARNT组,siR-ARNT组细胞转染ARNT-shRNA慢病毒,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BC组细胞不转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CHD-PAH组患儿肺组织ARNT蛋白和mRNA水平(0.53±0.06、2.36±0.17)均高于CHD组(0.09±0.02、1.00±0.12,t=53.889、50.6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47±0.09、2.15±0.13)均高于常氧组(0.14±0.06、1.00±0.09,t=8.072、19.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C组[0.65±0.13、1.00±0.08、0.43±0.09、0.81±0.12、1.13±0.14、(95.46±11.37)个、(85.17±6.42) μm]和NC组[0.62±0.14、0.98±0.09、0.41±0.07、0.79±0.13、1.14±0.15、(97.43±12.62)个、(83.91±6.58) μm]比较,siR-ARNT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17±0.06、0.37±0.05)、吸光度(A)值(0.33±0.05、0.56±0.10、0.72±0.13)、迁移细胞数[(72.15±10.94)个]和迁移距离[(32.27±6.12) μm]均降低(F=37.863、158.406、3.794、9.814、20.442、10.171、156.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和NC组HPASMC细胞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ARNT水平升高,ARNT可能通过影响HPASMC细胞增殖和迁移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法检测,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术中取干酪物送检,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法耐药检测和结核菌快培 960 培养加药敏,对比两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30 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手术患者,行胸腔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取干酪物送检实时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法耐药检测,结核菌快培 960 培养加药敏,以及病理检测,术后病理回报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病理改变。结果: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取干酪物送检实时荧光定量 PCR 溶解曲线法检测,阳性患者 81 例占 62% 耐药患者 14 例占 10% ,结核菌快培 960 培养结核菌加药敏培养阳性 62 例占 48% ,耐药 18 例占 1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法检测与结核菌快培 960 培养结核菌加药敏培养符合率达 96% 。结论: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镜纤维板剥脱术,术中取干酪物送检实时荧光定量 PCR 溶解曲线法检测耐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术后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性 包裹性胸膜炎 胸腔镜纤维板剥脱术 耐药检测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了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水中的苯等九种挥发性芳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各挥发性芳香在色谱柱分离较好,标准曲线、加标回收率及平标样的相对标准偏差等均令人满意,采用该方法可以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芳香烃 检测 饮用水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口腔颌面缺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赝复修复是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的方法,在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的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