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1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并在B超引导定位下行胸膜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治疗组在放胸水后每次注入尿激酶10万U;观察两组患者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胸膜厚度为(1.25±0.34)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0.53)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显著高于对照85.3%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胸膜腔穿刺置管放液并注入尿激酶,是一种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安全、方便、有效、经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闭式引流 尿激酶 胸膜腔注入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其胸液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抽出胸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导管 尿激酶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5例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胸腔内出血、胸腔漏气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患者术后除并发胸腔出血、漏气和肺部感染等症外,另有病发呼吸衰竭、心率失常和胸膜肿瘤者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43%(11/3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手术治疗 微创 结核 脓胸 包裹性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口腔颌面缺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赝复修复是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的方法,在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的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
  • 简介:“心不宁”则“不安”,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的“心不宁”,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心脏不好,而应该理解为心绪一不宁、心情不好;至于“不安”,就是身体不适甚至患病。心情不好,在中医时做七情过度。中医认为,七情是指喜、

  • 标签: 身体不适 七情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42例(67个椎)。所有42例(67个椎)均行后路球囊扩张椎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成形术。结果4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3个月。参考《JOA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17例患者评为15分、8例患者评为14分、6例患者评为13分、2例患者评为12分。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椎成形术(Pere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椎压缩性骨折注入骨水泥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1例患者资料。通过对比观察术中推注骨水泥时间来研究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类型等。结果直接持续推注骨水泥患者有8例10椎体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经过改进推注骨水泥方法后未发生1例骨水泥外渗。结论对新鲜骨折及椎后缘破裂上下终板破裂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征。严格把握注入骨水泥时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发生的。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注入骨水泥 时机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脱位患者92例92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切除术清除玻璃基底部及睫状体平部,再行晶状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脱位
  • 简介:摘要牙提解剖教学是口腔解剖教学重要部分,为后续的临床专业课提供了正常牙体形态学基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物标本展开,以实训为主导,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 标签: 牙体解剖教学 实物标本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改良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椎裂隙征(intravertebralcleft,IVC)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13例13个椎病变,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将针尖置于椎前1/3处,将粉/液/对比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骨水泥)注射入病变椎,单椎注入骨水泥5-1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施术后3天疼痛缓解12例,1例术后复查MR见同节椎新发骨折,再次手术后疼痛缓解,止痛效果100%。结论PVP是治疗椎裂隙征的一种止痛效果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 简介:摘要通过对58例全麻下小儿扁桃摘除腺样联合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紧密默契的术中配合、严密的监测,熟练运用小儿沟通技巧,掌握小儿麻醉特点及小儿扁桃腺样联合切除手术程序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成功的重要环节。能够保障患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全麻 小儿 扁桃体腺样体 联合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缺损的修复原则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牙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经我院的修复治疗后,29例患者均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牙缺损临床多见,了解牙缺损的原因对牙进行治疗修复,改善牙齿健康。

  • 标签: 牙体缺损 修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成形术在针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时的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90名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用数学方法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实验组采取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1.93±0.65,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3.94±1.85,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椎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方面具有恢复快,不易复发的特点,较之其他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86例椎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止痛效果好,术中及术后均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Toric有晶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TICL)是一种以亲水性胶原共聚物为材料的人工晶状,可用来矫正近视<-20.00DS、远视<+10.00DS合并散光1.00~6.00DC的屈光不正.现今临床上TICL植入术不仅用于矫正屈光不正合并高度散光,而且开始应用于因圆锥角膜、角膜移植术等引起的继发性高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本文就TICL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设计选择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TICL植入术在特殊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

  • 标签: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临床应用 有晶状体眼 矫正屈光不正 高度散光 角膜移植术
  • 简介: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小儿扁桃腺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扁桃、腺样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胺、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min,气管插管后2min和5min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气管插管后2min,5min时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A组的呼吸,睁眼和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恢复情况均优于B组.结论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稳定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且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瘤的术前、术后诊断与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我院及外院共收治的24例颈动脉瘤,通过术前彩超或CT辅助检查诊断及术后病理确诊,对比发病原因及本证发病机理。结果明确本证的病理及生理,熟悉颈部的解剖及周围疾病的鉴别,能做到正确诊断,正确治疗。结论术前正确的临床诊断对围手术期的管理及术中、后并发症,后遗症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病理诊断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