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徐志摩致奥格顿的这六英文书信,原件现存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台湾学者粱锡华先生辑录翻译的《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出版于1979年,收入了徐志摩给秦戈尔、罗素、罗杰·弗赖、韦利、恩厚之等学者的英文书信,为中国读者了解徐志摩的海外交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由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直到1981年才购进奥格顿档案,所以粱锡华先生没有能够见到徐志摩给奥格顿的这六英文书信,使它们在罗素档案馆静静地躺了二十四年。笔者最近有幸阅读了这些信件,被这些英文书信所包含的大量重要信息所激动,不揣冒昧将它们翻译出来,再增加一些简要的注释,以飨读者。至于更详尽的考辨,则需要专文来完成了。

  • 标签: 英文书信 徐志摩 台湾学者 中国读者 档案馆 罗素
  • 简介:这些年来舒芜先生陆续发表了不少致友人私函。近日读"笔会"上他的《管劲丞先生的〈博士十咏〉》一文,便想起前些年信手抄录的一舒芜致管劲丞信。信今存南通图书馆,信纸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稿纸,钢笔竖写,写信年份可推断

  • 标签: 胡风 古典文学研究 胡适思想 出版社 文章 南通
  • 简介:今年是费孝通先生江村调查八十周年。1936年7、8月份,费先生在江村养伤之际,对江苏吴江太湖东南岸边的开弦弓村进行了调研,随后乘船到了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跟随人类学功能主义开山大师马林诺夫斯基读博士。费先生利用在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并给该村取了个学名—江村,写成了博士论文,第二年在英国以英文出版,就是费先生的经典名著《江村经济》。

  • 标签: 马林诺夫斯基 孝通 费先生 《江村经济》 开弦弓 伦敦经济学院
  • 简介:法国学者刘梅竹于2004年12月及2005年6月两次通过信件采访了杨绛先生。其诚恳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回第一信时,杨先生病体刚刚恢复,令我们非常感动。在此深表感谢。

  • 标签: 先生 杨绛 通信
  • 简介:张阳和杨芸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在家乡省城都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恋爱,张阳向杨芸求婚了。杨芸回家告诉父母,父母却有顾虑,父亲说:'张阳的父母年纪大了,又住在乡下,平时在经济上需要张阳的帮助,而你花钱又大手大脚,我担心婚后你们会不会在经济上闹矛盾。'父亲的话不无道理。回到省城

  • 标签: 制夫妻 夫妻债务
  • 简介:现在,露茜只能跟妈妈在一起了。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回来。今天,露茜想给爸爸写封信。妈妈还在厂里,露茜早早回到家,把空调开到高档,又往锅里削了些土豆,放在电炉上。她啪地扭开收音机,

  • 标签: 儿童文学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信○陈思和光东兄:大作拜读,没想到这篇文章花了你这么多时间,让我于心不安。本想利用春节几天仔细看一下文章,不巧我家里发生一些意外事情,恐怕没有时间作具体言词的斟酌。于是我想写封信,谈谈我对我的专业研究的一些想法,供你修改时参考。...

  • 标签: “重写文学史” 现代文学研究 知识分子 个人性 权力意识形态 精神资源
  • 简介:作家巴金,以他的作品和人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巴老的内心世界,既展现在他的作品上,也展现在他的书信中。李致是巴金的侄子,被巴金认为是比较了解他的人。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巴老给李致的信约300,巴老说李致是他写信最多的两人之一。除“文革”被抄走后丢失50信外,李致尚保存250多封信。

  • 标签: 内心世界 “文革” 作品 《巴金的内心世界:给李致的200封信》
  • 简介:<正>去年小蕙在根据遗命处理父亲江绍原的藏书过程中曾发现鲁迅先生的一佚信,并写了一篇短文连同鲁迅先生墨迹一起发表在《鲁迅研究动态》1988年第10期上,颇引起海内外鲁迅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再探“遗珠”的热情。经查《鲁迅全

  • 标签: 鲁迅研究 佚信 海内外 墨迹 国民党 中山大学
  • 简介:中国科学院决定邀请陈寅恪北上主持历史二所的工作,多次与之协商,都被婉言谢绝。对此事世间有种种传言……吴定宇教授的《守望陈寅恪往事》作了详细的论述,澄清了许多不实之言。吴著透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陶孟和及梁方仲都曾为陈北上就任作过努力。梁方仲的儿子梁承邺撰写了一篇题为《从新发现史料看陈寅恪北上问题》(刊发于2006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公布了若干新的史料.

  • 标签: 陈寅恪 徐中舒 梁方仲
  • 简介:<正>谷梁致陈思和思和兄:从你处拿了《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回家,匆匆吃了口晚饭,我便一头扎进了该书中,越读越放不下来,你述叙巴金的人格变迁,一章比一章更精彩。第二天清晨,我要去清明扫墓,看看离去多年的祖母,翻到你书第三章,已经是深夜三点,此刻我毫无倦意。近年来,读一本书而唤自己心潮起伏不平,很少有这样经历了。巴金的作品,我在二十岁左右曾一度迷醉过,这种迷醉,只是凭兴致出发的阅读者的喜欢而已。当时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回了

  • 标签: 巴金小说 中国知识分子 安那其主义 人格 陈思和 阅读者
  • 简介:1931年11月13日,时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给徐志摩写了一信,6天后徐志摩坠机遇难,因此这也成为沈从文给诗人的最后一信函。遗憾的是,因为信件的首页遗失,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完整地阅读这封信了。

  • 标签: 考证 书信 冰心 1931年 青岛大学 徐志摩
  • 简介:济民、仁念:大作《郭沫若传》已拜读,写书评很有些难处,就说点感想吧。大作始终保持叙述的笔调,寓议论于叙述之中,糅以生动的描写,努力展现传主的思想、感情、性格。一开头,以叙述的笔调介绍郭老的诞生,就点明了他的叛逆性格,以后又有一些地方描写郭老的心理;在资料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一封信 叛逆性格 五四前后 少年时代 撰安
  • 简介:<正>毛泽东同志写于193ll9年的一谈诗歌的重要书信,终于被重新发现了.信件原文如下:路社常务委员会诸同志:信件收到了,感谢你们的好意.二月四日已约定别的集会,不能来你处,请加原谅.问我关于诗歌的意见,我是外行说不出成片段的意见来,只有一点,无论文艺的任何部门,包括诗歌在内,我觉都应是适合大众需要的才是好的.现在的东西中,有许多有一件毛病,不反映民众生活,因此也为民众所不懂.适合民众需要这种话是常谈,但此常谈很少能做到,我觉这是现在的缺点.这一点是否有考虑的价值,请你们斟酌一番.此复,敬祝努力!毛泽东一月卅一日

  • 标签: 新诗歌 重新发现 毛泽东同志 艺校 常务委员会 生产运动
  • 简介:从一部儿童剧里看出忧伤来,着实是少有的体验,但是《木又寸》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木又寸,无疑,这是一棵分离的树。因为分离,变得忧伤。因为分离,变得四海为家,变得意味深长。这是一棵春天的树,她娇憨又无邪地望着这个单纯的世界,唱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样人类的诗句,舞台上的表演,让你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她忐忑地看着不远处的树哥哥,小小的、细微的心思随风轻漾。

  • 标签: 有月 看不见的手 就这样 桃心 活着 儿童性
  • 简介:敬爱的杨红樱阿姨:您好!我是您忠实的小读者,我非常喜欢您笔下的马小跳的故事。还有您写的《贪玩老爸》、《轰隆隆老师》、《笨女孩安琪儿》、《四个调皮蛋》等等,这些书我都看过的!

  • 标签: 杨红樱 “朋友” 中国 老师 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