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从LF造渣的目的及造渣的难点出发,以CSP区域2#、3#LF炉所生产Q235B钢种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计算,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操作实际,分析了脱氧、渣碱度(R)、渣成分等对精炼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合理的碱度,渣量,钢渣氧化度是脱硫技术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脱硫 LF
  • 简介:通过对加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等工艺进行优化,使Φ5.5mm合金焊丝钢ER69A强度显著下降,塑性提高,获得用户认可。

  • 标签: 合金焊丝钢 线材 工艺
  • 简介:介绍了太钢7.63m焦炉煤调湿的工艺流程。煤调湿工艺是一种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即通过炼焦煤在焦炉外的来自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蒸气干燥来降低并稳定装炉煤的水分。装炉煤水分的降低能够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减少结焦所需热量消耗、提高焦炭质量、保证焦炉连续稳定操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煤调湿 工艺 焦炭 质量 节能
  • 简介:1前言我公司自2006年下半年起自主开发工艺电工钢以来,经过3年多的摸索与实践,现已形成稳定的工艺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涟钢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高”产品。电工钢是一种硅铁合金,是电力、电讯和军事工业必用的一种磁性材料,

  • 标签: 检测工艺 电工钢 优化试验 维氏硬度 国家发明专利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球团厂是利用原氯化球团的原料及造球系统的厂房、设备进行改造。新建一座8m~2竖炉而成。该厂以杭钢竖炉为依据并吸取国内多家竖炉之长处,由南钢自行组织设计、施工。于1995年9月25日成功地点火烘炉,10月8日顺利生产出首批合格竖炉球团矿。

  • 标签: 工艺特点 球团厂 竖炉导风墙 竖炉球团 造球系统 膨润土
  • 简介:对硫酸生产中净化工序排出废水进行处理,根据其砷含量,介绍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机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 标签: 含砷废水 硫化钠 消石灰 硫酸亚铁
  • 简介: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但其昂贵的价格及难加工特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用金属钨作为涂层材料来改善基体材料的性能,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该文综述纯金属钨涂层的几种重要制备方法,包括:熔盐电镀法,等离子喷涂法,爆炸喷涂法,气相沉积法等。等离子喷涂是钨涂层制备中最为成熟的1种方法,基体材料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熔盐电镀法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从化合物中一步获得厚度均匀的金属钨涂层,并且可避免引入氧和碳等杂质。化学气相沉积法获得的钨涂层致密度高;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在任意基材上获得钨涂层。同时介绍这些方法各自的技术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金属钨涂层的制备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钨涂层 电镀 喷涂 气相沉积 制备
  • 简介:以纳米氧化铟锡(ITO)粉末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高性能ITO造粒粉体,通过SEM、激光粒度仪及松装密度仪等手段研究浆料固相含量、粘结剂含量及雾化器转速对干燥粉体形貌、粒径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固相含量为50%、粘结剂为1%、雾化器转速为10800r/min时,喷雾造粒得到的ITO粉体成球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松装密度和流动性显著提高。用该ITO造粒粉末经冷等静压成形制坯和常压烧结制备靶材,压坯和烧结坯的致密度可达到61.7%和99.27%。

  • 标签: 离心喷雾干燥 ITO粉造粒 成球率 松装密度 相对密度
  • 简介:研究了中和后液中碲回收工艺。试验表明,在中和后液中引入砷酸溶液,加入亚硫酸钠还原,中和后液中碲由300mg/L左右降至60mg/L以下,碲沉降率为82.27%,得到的碲粉富集物含碲45%以上,实现了碲的较好回收。

  • 标签: 中和后液 砷酸 富集 回收
  • 简介:激光熔覆技术在目前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中应用较广泛。本文概述了激光熔覆技术及工艺方法,介绍了激光熔覆材料分类及特点,并展望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激光熔覆 工艺方法 熔覆材料
  • 简介:铜精炼生产电铜过程中,净化工序产生大量含砷锑铋的黑铜渣,本研究采用加碱湿磨后固砷焙烧,使黑铜渣中的砷与碱生成易溶于水的砷酸钠,在水浸脱砷工序中进入溶液;水浸液中的砷加石灰生成砷酸钙沉淀填埋;脱砷后滤液含碱高、含砷极低,可部分返回循环使用;其它返铜盐厂沉镍工序替代一部分纯碱使用;滤渣进行硫酸浸出,酸浸液可用作生产铜盐产品;硫酸浸渣用于提取锑、铋、银。整个工艺过程铜回收率达到99.6%,砷脱出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锑和98%以上的铋进入渣中,酸浸时通过加入微量氯根,98%以上的银也进入酸浸渣里,综合回收了黑铜渣中的铜、银、锑、铋等有价金属。

  • 标签: 黑铜渣 加碱固砷 砷酸钠 浸出率 脱出率
  • 简介:通过TMCP+回火工艺,试制了高强度工程机械钢板Q550,并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拉伸、冲击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性能和组织变化,得出在550℃回火60min可获得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 标签: 工程机械钢 回火 贝氏体 析出M/A岛
  • 简介:通过对某复杂褐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条件的研究,在最佳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50min,还原剂用量7%的磁化焙烧条件下,采用探索实验流程获得了铁精矿品位56.59%,铁回收率为74.60%的良好指标,对开发同类型矿石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褐铁矿 磁化焙烧 磁选
  • 简介:采用铁水倒罐→铁水预处理→BOF→LF轻处理(处理时间≤20分钟)→CCM流程,通过转炉高温出钢,炉后脱氧合金化工艺改进,精炼炉合金化、加热升温和底吹氩气工艺的优化,生产组织优化,控制钢水在LF工位时间在20分钟以内,钢水终点温度成分控制稳定,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优良,钢板探伤合格率在98.5%以上,吨钢降本30元以上,成功解决了普通钢冶炼成本较高的突出问题。

  • 标签: LF炉 轻处理 降本
  • 简介:针对研发低碳超低硫钢时LF钢水深脱硫过程增碳量大、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分析了LF精炼过程不同阶段增碳趋势及脱硫效率。通过对LF停送电任务的重新分配,将精炼过程的脱硫期集中在两次停电搅拌期内,弱化送电期脱硫功能,最大效率地发挥了停电期脱硫效率。优化工艺后LF精炼过程增碳控制在0.005%以下,脱硫率达90%以上,可稳定生产硫含量在0.0008%以下的钢产品。

  • 标签: LF 控制增碳 超低硫
  • 简介:介绍大高炉一次炉况严重失常的现象和处理过程,分析炉况失常的原因,并从炉况恢复过程不同阶段的得失探讨炉况恢复操作工艺

  • 标签: 高炉 炉况 钒钛 炉缸堆积 炉况恢复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