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许多特大城市发展存量开发重要制度的变迁是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考虑其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平衡,工业用地的更新导向即是综合平衡长期的税收收益与短期的土地收益的结果。而且政策对工业用地更新的空间形态也产生影响,通过对空间指标、自持比例、使用年限、土地管理等多方面的政策调整,工业园区的形态变迁先后经历了三代历程,从卖地到卖楼再到卖园。以上海为例,解说上海工业用地更新的制度变迁,同时结合不同时期上海的工业园区建设,探讨制度变迁对园区空间形态的影响。

  • 标签: 工业用地更新 制度变迁 形态变迁 上海
  • 简介:“谷雨”润春更添生机。上海近日出台实施促进沪郊农民就业的一揽子政策.旨在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预计这一揽子政策将惠及上海市近90万农村户籍劳动力,例如,农村户籍人员失业后.可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就业困难人员”的离土农民被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之后,可按月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扶持。

  • 标签: 城乡一体化发展 上海市 待遇 农民就业 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
  • 简介:11月1日下午,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办,亚洲城市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上海城市规划》杂志承办的“亚洲城市论坛2016?上海”举办。论坛以“亚洲文化下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为主题,来自日本、韩国、印度、阿联酋、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6位专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分享和交流了亚洲特色文化下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策略和实践案例,并讨论了建设亚洲城市新未来的前景和方式。此次论坛作为“2016世界城市日”分论坛之一,进一步宣传了世界城市日并提升了上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 标签: 世界城市 亚洲文化 上海市 论坛 城市规划 大学建筑
  • 简介:当前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以上海中心城区挂牌创意产业园区为对象,分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分异特征,用"创意度"评价发展状况,归纳各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依此对园区分类。进一步分析园区产业分异的形成机制,在理论框架下归纳创意型企业选址因素,构建指标体系,以软件研发类、建筑设计类园区为例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各类型创意产业在选址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创意产业 空间集聚 产业分异 形成机制 上海
  • 简介:通过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和提升上海文化功能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浦西园区后续围绕文化交流核心功能,塑造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初步设想。

  • 标签: 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 后续发展 文化功能
  • 简介:<正>一、适度控制暂住人口,缓解人口压力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下降4.82、0.08、4.74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99个千分点。尽管人口出生率缩减从而自然增长率会降低,但由于基数大、迁移人口多,上海的人口压力依然会延续一段时间。199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1334.19万人,比1982年的1185.97万人增长12.5%;在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仅增长9.2%,户籍不在本市的人口(通常称为暂住人口)却增长1.4倍,1990年达到60.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52%。1990年市区常住人口为821.4万,比

  • 标签: 城市建设 人口发展 暂住人口 老化系数 自然增长率 常住人口
  • 简介: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文章从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技术开发机制、建立区域技术合作机制、完善跨区域技术扩散机制三方面入手,以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心,探讨了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筹集开发资金、提高投入产出效益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标签: 上海市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开发机制
  • 简介:上海在迈向21世纪,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实现城市市容与卫生的现代化管理是一个重要标志。从地域空间角度看,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应作为战略重点。本文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乡交融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矛盾的地域空间。调查表明,这一被称之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在市容与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是一个制度性整合十分薄弱的社会空间。文章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理顺管理机制,搞好社区规划,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制度性、认同性整合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综合整治的对策意见。

  • 标签: 城乡结合部 社区 环境性 综合整治
  • 简介:无论是社会经济层面还是物质空间层面,历史建筑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浦东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从规划实践的角度探讨发挥历史建筑在历史风貌区更新中作用的途径.

  • 标签: 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风貌区 更新
  • 简介: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的标杆引领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国家人才实验区的核心基地。围绕世界最好的科学城建设,围绕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和“双自联动”,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配套公共服务功能链,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形式,就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公共配套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公共配套需求 产城融合 张江科学城
  • 简介:城市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研究的显学。在过去30年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追逐却往往忽略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社会领域的建设。

  • 标签: 城市社会学 城市生态 经济增长 城镇化
  • 简介:南京前段时期开展迎青奥“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活动,在强烈的问责机制下,许多环境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真正被动员起来的是市、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人员,全社会的广泛动员仍显不足,如何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投入环境治理中,并保持长效,仍是一个尚没有破解的问题。笔者认为城市治理中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就此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 标签: 社会参与 城市治理 环境问题 政府部门 街道办事处 环境治理
  • 简介:去年7月15日是夏日里燥热的一天,在一片惊呼声中,只见一辆三轮车从人群中挤出一条道,消失在小巷中,而人群中倒下了一名穿着制服的城管队员。

  • 标签: 能量 社会 三轮车 人群
  • 简介:在众多历史街区保护中,民居保护是个难题。由于受当时结构村料的限制,并随着时问的推移.多数民居已是木朽墙倾,急待维修改造:原有的功能布局难以满足现代家庭生活的需要,采光通风不够理想,基础设施配套也相应缺乏=所有这些已不能满足居民追求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居民普遍存在改造原有住房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历史街区是以其

  • 标签: 民居 采光通风 功能布局 历史街区保护 住房 改造
  • 简介: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城镇化指数是53.7%,相信这个指标未来还会持续提升。我们的生活有赖于如何设计所生活的城市,所以一定要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第一,亚洲巨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亚洲国家的城市化指标目前还没有达到75%,而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将会达到10亿,超过了所有美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也包括了欧盟地区的城市人口。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 标签: 巨型城市 亚洲国家 风险社会 城市生活 城市人口 国家统计局
  • 简介:为促进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强动态评估监测,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的经验,从上海面临的空间问题出发,研究了年度评估的定位与作用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年度评估是总体规划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评估指标应体现目标性、客观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与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革新同步推进。

  • 标签: 年度评估 总体规划 评估方法 规划实施
  • 简介: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围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技术准则、成果规范和管理规程等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等要求,为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机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 标签: 国际化大都市 规划管理 编制和实施
  • 简介:从全球城市发展要求来看,上海滨海地带目前存在着近海水域污染严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海岸带开发建设综合效益低、滨海区域产业发展与江浙联系不强、海洋产业能级不高等问题,这与上海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滨海地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然灾害风险高等原因直接相关。为此,上海滨海地带应规划以临港新城、海湾新城为中心的滨海城镇体系,构建以上海国际航运“后台”高端服务为核心、浙江散货物流、江苏盐化工为辅助的长三角海洋产业新格局,优化以洋山港为核心的大上海港口体系,暂缓启动横沙大港建设计划,建设以轨道交通、湿地碳汇库为核心的保障体系,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 标签: 海洋经济 滨海地带 上海 全球城市
  • 简介:为落实上海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上海城市雕塑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市规划局日前召开座谈会,通报工作情况,共商发展对策。毛佳樑局长在介绍上海城市雕塑工作开展情况时谈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雕塑工作,陈良字书记明确批示,'要积极推进、尽快改变我市城雕工作落后局面。后来居上,使城雕成为上海城市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布署,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对本市城市雕塑现状进行了普查与分析,明确了工作思路,逐渐理顺了工作体制与机制,2004年着重要做好召开

  • 标签: 工作座谈会 座谈会召开 建设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