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对轻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二氧化钛等常用造纸填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填料悬浮液的ζ电位,研究填料对H2O2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悬浮液的ζ电位均为负值,并且随着填料加入量的增加,ζ电位的绝对值增加,至一定量时,ζ电位的绝对值略有下降.不同填料对H2O2的催化分解及HO·自由基的产生量的影响明显不同.适当的填料量对改善H2O2稳定性有益.

  • 标签: 造纸填料 过氧化氢 稳定性 轻质碳酸钙 高岭土 滑石粉
  • 简介:利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旧报纸纤维(NRF)/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探讨了碱处理对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可使旧报纸纤维中部分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溶出,纤维表面极性降低,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相容性得到改善;碱处理后的旧报纸纤维纤维素结晶度增大,纤维表面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增加,纤维表面油墨被去除,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 标签: 旧报纸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选用了里氏木霉的含不同纤维素酶量的木聚糖酶对麦草浆进行漂前预处理,研究了木聚糖酶中含不同纤维素酶量对浆料性能、结晶度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用于预处理的木聚糖酶中纤维素酶量的增加,浆料的结晶度下降,浆料表面和横断面的孔隙增多,在相同氯用量时漂白浆白度逐渐上升,裂断长和耐破指数逐渐下降.当木聚糖酶活与CMC酶活的比值大于121时,浆料的裂断长和耐破指数大于原浆.因此,木聚糖酶中少量纤维素酶的存在对提高漂白浆的白度有促进作用,但当纤维素酶量较多时对纸浆的强度和结晶度有损伤.

  • 标签: 木聚糖酶 麦草浆 纤维素酶 漂前预处理 漂白 纸浆
  • 简介:分别采用KOH和NaOH溶液在4种条件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预提取,利用离子色谱检测了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糖类组分及含量。剩余原料用NaOH-AQ法制浆并将浆料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效果显著,在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KOH提取液浓度为1.5mol/L时,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99%。碱法水解之前以55℃热水处理对半纤维素的溶出并无显著作用。在温度75℃、提取时间2h时,相同OH-浓度的KOH溶液对半纤维素的提取率比NaOH溶液高20.5%。制浆漂白结果表明,预提取可使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提高未漂浆的白度,各提取条件下NaOH-AQ浆的得率无明显差别,均比未处理的NaOH-AQ浆得率下降10%左右。无论是未漂浆还是漂白浆,碱法预提取均可使浆料撕裂指数显著提高,但其他物理强度有所降低。

  • 标签: 玉米秆 半纤维素 离子色谱 制浆 漂白
  • 简介:在硫酸盐法制浆中,木聚糖的4-O-甲基葡萄糖醛酸主要转变为己烯糖醛酸(HexA)。HexA能与一些亲电性的漂白剂(Cl2、ClO2、O3等)反应,增加漂白化学药品的消耗,影响纸浆的漂白;它还能与高锰酸盐起反应,影响纸浆卡伯值的测定。因而,控制纸浆中HexA的含量对后续漂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南方的速生桉木为原料,研究了在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不同蒸煮条件对纸浆Hex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温度、用碱量和保温时间对硫酸盐浆中HexA的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而硫化度则对纸浆中HexA的含量影响不大。

  • 标签: 桉木 HexA 硫酸盐浆
  • 简介:<正>2008年12月29日,在山东省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暨表彰大会上,由山东省工商联和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山东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山东太

  • 标签: 李洪信 执委会议 大众日报 企业精神
  • 简介:针对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以某林纸一体化项目为例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 标签: 林纸一体化项目 综合评价 物元分析 关联函数
  • 简介:用PFI磨制备低游离度的杨木P-RCAPMP,并将其添加到高游离度杨木P—RCAPMP中获得混合浆,然后对混合浆成纸性能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低游离度浆添加量对混合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低游离度浆添加量的增加,纸张松厚度变化率下降,内结合强度变化率上升,抗张指数变化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添加量超过25%时达到最大值。这表明在高游离度浆中添加一定量的低游离度浆能改善混合浆成纸的强度性能。与未添加低游离度浆的浆料相比,当低游离度浆添加量为20%时,混合浆成纸松厚度得到改善,且强度性能相当。光学显微镜分析表明,随低游离度浆添加量的增加,丝状细小纤维是混合浆成纸强度性能提高的一个原因;SEM图与孔径分布研究表明,添加低游离度浆后,细小纤维能有效留在纸张中,填充在粗纤维孔隙中,进而提高纸张强度。

  • 标签: P-RC APMP 低游离度浆 松厚度 纸张强度性能
  • 简介: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脱脂棉纤维进行了碱法蒸煮,并测定蒸煮后棉纤维聚合度。结果表明,K+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棉浆中纤维素的降解,而Mg2+、Ca2+和Fe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维素的降解。

  • 标签: 纤维素 碱性降解 金属离子 碱法蒸煮 黏度
  • 简介:对在三倍体毛白杨P-RCAPMP制浆中,NaOH用量对最终浆料及纤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浆料纤维的筛分分析和质量分析表明,在P-RCAPMP制浆过程中,增加化学预处理过程中的NaOH用量,能明显降低磨浆能耗,增加长纤维组分含量和纤维平均长度,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同时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也有所增加.通过SEM观察发现,高用碱量下的浆料纤维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抗剪切能力,分丝帚化能力和纤维结合能力,所得纸页表面平滑,纤维结合紧密,具有较少的孔隙.纤维长度的增加,细小纤维含量的降低和纤维柔软程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浆料物理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NAOH用量 三倍体毛白杨 P-RCAPMP浆料 纤维特性 磨浆 纤维质量分析
  • 简介:统计了2005~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的产品产量、主要水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量、取水量、用水量等数据,分析了我国造纸工业单位产品的用水量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要素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2005~2012年间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012年COD和氨氮的排放强度分别为5.69kg/t产品和0.19kg/t产品,相比2005年分别降低了77.9%和71.6%.与造纸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最密切的指标是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说明造纸工业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造纸 主要水污染物 总量控制 排放强度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简介: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研究了硫酸盐制浆中的阴离子对304不锈钢孔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中的氯离子和硫离子具有侵蚀性,可以破坏不锈钢上的钝化膜,促进蚀孔的形成和生长;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抑制不锈钢的腐蚀和蚀孔的形成,当碳酸根离子浓度达到0.094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超过0.014mol/L时,孔蚀可被明显抑制;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模拟蒸煮液中,304不锈钢的孔蚀更易发生。

  • 标签: 硫酸盐制浆 不锈钢 孔蚀 阴离子
  • 简介:探讨了不同的漆酶/介体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浆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单独漆酶和以丁香酸甲酯(MS)为介体的漆酶/介体体系对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漆酶/介体体系,均未改善纸浆的白度.单独漆酶处理可导致纸浆白度和L^*值稍有降低,a^*值稍有增加,b^*值下降.漆酶/MS处理造成纸浆白度和L^*值下降更为明显,a^*值大幅上升,b^*值下降.纸页的白度随漆酶用量的增加稍有下降;不同的处理温度对纸浆白度和色度影响不大;增加介体MS用量导致纸页的白度和L^*值进一步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变化不大.

  • 标签: 漆酶 丁香酸甲酯 白度 色度
  • 简介:对5种不同种类的酶液(包括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酶液分别来自于AspergillusnigerAn-76、BacilluspumilusA-30、PencilliumdecumbensA-10、AspergillusL22和Bacillussp.Y106等5种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结果一明,与常规烧碱法制浆相比,在蒸煮前用适宜的酶液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善麦草的化学制浆性能,获得具有较低卡伯值和较低筛渣率的纸浆。但粗酶液的性质对制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比值的酶液预处理的效果较佳(如An76酶液),它可在保持纸浆得率的基础上降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20.43%)和筛渣率(从1.39%降低到0.53%)。同时降低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因而可在获得相同纸浆硬度的前提下降低蒸煮用碱量。而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粗酶液预处理,在改善麦草制浆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纸浆得率的降低和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增加。

  • 标签: 纤维素酶 预处理 化学制浆 造纸 麦草
  • 简介:木聚糖酶及无纤维素酶纯化组份CFX(CelulaseFreXylanase)对蔗渣硫酸盐浆漂白实验显示,纸浆可漂性提高与酶剂量的关系,结合后续H2O2漂白表现出来;酶剂量选择应根据漂白浆卡伯值和酶系组成结合白度和粘度变化等指标确定;漂白废液碳水化合物分析显示纤维素酶FPA活力与葡萄糖和木糖糖基比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适时增加螯合剂处理对木聚糖酶和H2O2漂白效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蔗渣硫酸盐浆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螯合剂 漂白
  • 简介:研究了木聚糖酶处理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及对木素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处理中纤维表面、纸浆中半纤维素被降解溶出,LCC结构被降解.木聚糖酶处理也溶出蜜二糖和塔罗糖.木聚糖酶预处理能加强后续碱抽提中大分子质量木素的溶出.

  • 标签: 木聚糖酶 碳水化合物 木素溶出性能
  • 简介:以果胶结构单元D-半乳糖醛酸和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为原料,在多种生物酶的协同作用下合成了半乳糖醛酸-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GDHPC),并分别用酶解(果胶酶)和碱法(1mol/L的NaOH)对GDHPC进行处理。FT-IR和13C-NMR分析表明,D-半乳糖醛酸和木素脱氢聚合物之间形成了以苯甲醚键和酯键2种形式连接的木素-碳水化合物连接键;酶解和碱法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D-半乳糖醛酸的特征峰;碱法处理能降解酯键,但对苯甲醚键的降解作用并不明显;酶解对酯键和苯甲醚键的降解效果均较差。

  • 标签: 半乳糖醛酸-木素脱氢聚合物复合体 果胶酶 漆酶 13C-NMR
  • 简介:采用铝锆偶联剂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纳米CaCO3水相分散体系的流变数据进行测定,并借助非牛顿流体模型实现流变参数的拟合。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下,改性纳米CaCO3水相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即剪切变稀,呈现假塑性流体特性;在高剪切速率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变化很小,呈现近牛顿型流体特性。采用铝锆偶联剂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在水相体系中的流动性,使屈服应力、零剪切黏度及极限黏度都明显减小。根据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结果,未经表面改性的纳米CaCO3水相分散体系的流动特性指数和屈服应力分别为1.489和2.767Pa,呈现剪切变稠流动趋势,表明分散体系的不稳定性,部分粒子发生团聚;而经2.0%铝锆偶联剂改性的纳米CaCO3水相分散体系的流动特性指数和屈服应力分别为0.880和1.250Pa,呈现明显的假塑性流体特性,分散体系流动性较好。

  • 标签: 纳米CACO3 流变 拟合
  • 简介:研究了HNO3/NaNO3预处理对桉木常规KP浆氧脱木素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在氧脱木素前,用HNO3/NaNO3对浆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氧脱木素段的脱木素效率,提高氧脱木素的选择性.但HNO3/NaNO3用量有一最佳值,且宜采用短时间高温预处理的方式进行.若将HNO3/NaNO3预处理与H2O2强化氧脱木素相结合,可取得进一步降低氧脱木素浆卡伯值、提高纸浆白度和保持较高纸浆粘度的良好效果.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HNO3/NaNO3预处理 纸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