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对大西洋表层水中悬浮的物质成分及其在水中的定量分布进行了测定,以确定不同来源悬浮的份额。研究材料来自2001—2005年间7个春季和秋季的科研船航次勘探。此外,还采集了大气中的悬浮体,作为开放性海洋中物质来源之一。

  • 标签: 水中悬浮物 表层水 大西洋 海洋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 物质成分
  • 简介:生物标志化合在石油地质中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源岩有机质类型和古沉积环境评价以及热演化阶段的确定等。在鄂尔多斯北部地区的研究表明,该区烃源岩母质来源于高等植物与浮游生物共输入的混源有机质,其形成于淡水~微咸水深湖相还原环境中。

  • 标签: 生物标志化合物 烃源岩 热演化 应用
  • 简介:由于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部位,苏门答腊岛地震频发。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以西,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消减地带”。这两大板块交界部位的“俯冲消减”,可使得能量在长时间内大量聚集,并在某时刻瞬间释放,导致地震的发生。

  • 标签: 苏门答腊岛 地震强度 沉积物 成分 板块碰撞 印度尼西亚
  • 简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冻土国家,拥有可观的天然气水合前景,目前已知中国冻土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漠河盆地两大区域,同时零星分布于西部各高原地区。中国于2002年开始对陆域冻土带进行了试探性勘查研究,并于2008年底在青藏高原祁连山脉木里地区永久冻土带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的实物样品。研究至今,国家已先后在祁连山地区、风火山一乌丽地区和东北漠河盆地等地区开展了水合的勘探研究。随着中国对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研究的提速,对于当前水合的勘探开发开采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当前许多水合有利远景区由于气候环境恶劣,工作条件有限,使得该区域的研究依旧很缓慢,这些都构成了目前中国对冻土区水合研究的困难,同时也为未来的水合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

  • 标签: 永久冻土区 天然气水合物 研究现状 新能源
  • 简介:由于地处两大板块的接合部位,苏门答腊岛地震频发。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以西,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消减带”。这两大板块交界部位的“俯冲消减”,使得能量在长时间内大量聚集,并在适当时刻瞬间释放,导致地震的发生。

  • 标签: 苏门答腊岛 地震强度 沉积物 成分 板块碰撞 印度尼西亚
  • 简介:研究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对锡的氢化发生条件进行详细的实验,确定了锡最优氢化发生条件;对仪器参数进行了条件实验,选择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用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分析方法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满足规范要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5.2%,分析方法检出限达到0.11μg/g。

  • 标签: 土壤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研究了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武汉陆地水中痕量汞,并对检测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研究。500mg/L(Fe3+,Pb2+,Mn2+,Cu2+,Ca2+,Na+,K+,Mg2+)并不影响Hg的测定,在最佳条件下,汞的检出限为0.011,精确度为1.73%。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湖泊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 简介:一组西班牙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从亚斯都里阿斯(Asturias)的恩诺湖(EnolLake)提取的不同种类的地质样品.认为始于11600年前的全新世的气候并非想象的那么稳定。

  • 标签: 沉积物 环境 地质样品 研究人员 全新世 西班牙
  • 简介:黄石地区处于大别山南麓,扬子地块东北缘,其沉积必然敏感地反映扬子地块大地构造格架的演化和周缘山体隆升等信息。本次通过岩矿鉴定,进行源和粒度分析,系统研究了采自黄石地区下侏罗统桐竹园组下部的典型砂岩样品。研究表明,样品中碎屑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及副矿物,以石英为主,少量长石,极少量岩屑并以沉积岩屑为主,少见云母,偶见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等副矿物;碎屑的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较高。物质组成及组构显示源区为远源的"再旋回造山带源"类型。粒度特征显示为稳定的曲流河沉积,沉积环境未明显受周缘山体隆升的影响。结合古流向资料,表明当时源可能主要来自华夏板块内部,而来自附近大别山的源贡献较小。

  • 标签: 物源分析 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 侏罗纪 桐竹园组 湖北黄石
  • 简介:通过对武汉东西湖区典型第四纪钻孔ZK02孔沉积的粒度特征分析,重建了武汉东西湖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结果显示,该区早更新世时期为河流相的沉积环境;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晚期,为河湖交替相的沉积环境;全新世早期—全新世中期,为开阔的河流相沉积环境;全新世中期以来,整体处于湖泊沼泽相的沉积环境。区域上地层对比还显示该区全新世地层沉积厚达50m,可能是晚更新世晚期全球气温骤降,海平面急剧下降导致汉江水系下切侵蚀后快速堆积形成的,沉积记录显示末次冰盛期该区存在最深海拔达-22m的深切河槽现象。

  • 标签: ZK02钻孔 第四纪 粒度 沉积环境 武汉
  • 简介:以淮南某高层建筑的沉降监测为例,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网的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抗差最小二乘估计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和可靠性检验,从而为判断建筑的沉降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层建筑 抗差估计 沉降监测
  • 简介:本文通过总结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研活动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经验,指出课程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教师的艰苦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所收获,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测量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 简介:基础是建筑的根基,其质量与场区地质条件直接相关,而水文地质条件是主要地质条件之一。通过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分述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对基础的影响,明确场区地下水条件是保障基础质量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地下水水位 建筑基础 地下水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