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诉求,呼唤着绿色实践方式。绿色实践方式是对传统实践模式的纠偏和超越,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实践方式从实践效益观、实践动力观以及实践主体观等方面进行一场关于实践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标签: 绿色实践方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价值诉求
  • 简介:通过对福建柏采用不同整地方式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影响到栽植当年和翌年的新梢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5种整地方式中:处理A方式整地后的幼树栽植当年和翌年的新梢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最高,而采用处理D方式整地后,幼树翌年地径生长量最大。

  • 标签: 福建柏 整地方式 林分生长
  • 简介:以北京园林中的竹石景观为研究对象,对竹石景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各种竹石景观的配置手法和应用地点;总结了北京园林竹石景观的特点:竹与"秀"石的配置较少,而与"拙"石配置较多;竹石景观配置中的竹种以箬竹属(Indocalamussp.)、早园竹(Phyllostachyspropinqua)、黄槽竹(Phyllostachysaureosulcata)、紫竹(Phyllostachysnigra)为主。

  • 标签: 北京 园林 竹石景观 配置方式 景观特点
  • 简介:采用了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固定植株跟踪观察的方法,对海巴戟(Noni)开花习性与授粉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巴戟在海南周年开花,开花的数量和质量一年四季有所不同,开花盛期为每年的4-7月.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的时阃平均2d,开花高峰期在每天清晨9-10h,下午也有开花,授粉后花辩掉落.单花序从初花至尾花开放持续时间平均42d,平均开花数20朵,海巴戟授粉方式为自花授粉.文中就双受精对海巴戟果实膨大的影响,花器结构对授粉方式的影响等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海巴戟 开花习性 授粉方式
  • 简介:进入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仍然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开局形势明显向好。其主要特点是国内市场需求有所增加,进出口数量和价值处在上升状态,各项经济指标在向新常态转换的过程中均显示较为平稳的窄幅调整,消费增长较为温和,消费价格相对稳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自主产业力量加强,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看好。我国木浆、废纸及纸板在进口方面,今年以来显示出的变化基本与我国经济大势的主旋律还是保持一致的,

  • 标签: 木浆 价值 进口 行情 纸品 宏观经济
  • 简介:以江苏省3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考察了1996—2013年该省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关系特征。实证分析表明:1)从全省来看,江苏两指标增长的协同关系较差,建成区绿地率增长明显滞后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造成该现象的关键原因。2)从区域尺度来看,苏中"两指标"增长的协同关系较好,苏北协同关系一般,苏南协同关系较差。3)从城市尺度来看,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两指标"协同关系较差,南通、宿迁等城市的"两指标"协同关系较好。

  • 标签: 建成区绿地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协同增长 江苏省
  • 简介:本刊记者从省直林区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上半年林区经济运作良好,这主要表现在:1、各项林业生产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作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完成工程造林4万亩,占年计划的89%;中幼林抚育16.4万亩,占年计划的38%;生产木材12.7万立方米,占年计

  • 标签: 上半年 主要表现 工程造林 基本实现 年计划 林区经济
  • 简介:对福建省福安市的15种绿竹经营方式进行动态经济分析,并通过多目标决策和聚类分析,划分绿竹的经营等级.将15种绿竹经营方式划分为四级,一级集约经营6种,产值高,效益好,内部收益率为117.07%~124.19%,二级一般经营4种,产值较好,效益一般,内部收益率为103.15%~122.29%,三级粗放经营4种,产值低,效益差,内部收益率为64.88%~117.78%,四级低效经营1种,产值一般,效益最差,内部收益率仅为54.72%,旨在为绿竹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 标签: 绿竹 经营 等级划分 经济分析 多目标决策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该文对未观测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界定,并将其分为非法的林业经济、未申报的林业经济和未统计的林业经济三类,并进一步分析未观测林业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其中既有一般未观测经济活动产生的共性原因,也有林业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特性原因。主要包括:林业法律政策的约束性和滞后性,林业的行业特点加大了林业执法与监管的难度和林业经济统计的难度,部分林业行业管理制度的严苛条件直接导致了统计瞒报、林产品市场差价。

  • 标签: 林业 未观测经济 地下经济
  • 简介: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在运用传统的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同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环境管理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强调通过经济手段,如收费、补贴、税收等改变人们的相关环境费用和效益,使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以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 标签: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经济策略
  • 简介:背景:森林管理者必须处理固有的随机生态和经济过程。树木的未来成长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们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低冲击、高频率或罕见的森林增长的灾难性冲击的随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塑造树种和森林景观的组合。此外,木材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的森林收入。方法: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模型提供了一种严谨和实用的方法,优化管理策略,给出了这些风险的来源。结果:例子说明这样的管理方针与组合生态和经济目标问题,包括树种和大小,景观多样性,古老的保存,和碳封存。结论:研究结果说明MDP方法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的能力。他们认识到,未来是最好的看在概率方面。考虑到这些可能性,MDPS领带最佳自适应行为严格的决策时间的森林和木材价格的状态。该方法是理论上严谨,高效,实用的现场实施。

  • 标签: 生态管理 经济生态 风险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森林景观 森林资源管理
  • 简介:一、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00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135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在第一位,国内生产总值以1978年为基数年递增

  • 标签: 苏州市 解放思想 资源优势 经济发展 人才
  • 简介:兴安县是全国毛竹生产基地县之一,发展历史悠久。近几年来,县林业局为发展毛竹生产,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促使山区脱贫致富,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毛竹生产采取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扩种三大有效措施,使兴安县的毛竹生产有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毛竹26.7万亩,总蓄竹量3220万根,年采伐量200万根,产值达2000万元。既满足了市场供应,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 标签: 山区经济 兴安县 病虫害防治 低产林改造 毛竹低产林 生态环境
  • 简介:发展林下经济,是绿色增长、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增加林地生产力、转变森林经营方式和提高山区林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指导思想、主要经营模式、分区布局和总体目标,并提出了搞好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与对策建议。

  • 标签: 林下经济 经营模式 关键措施 对策建议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公园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北京市从78年的22个公园,发展到97年的132个公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园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的各项经费支出逐年增长,财政补贴又相对减少。以北京市园林局十大公园为例,经费支出1994年为2.2亿元,到1998年上升到4.5亿元,五年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而财政拨款1994年为0.9亿元,到1998年为1.5亿元,五年增长了60%,平均

  • 标签: 提高经济效益 公园建设 公园管理 环境效益 三个效益 经费支出
  • 简介:1林业产业改革应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不能成为另一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主体和调控机制的不同。市场经济行为主体为独立的经济法人,以市场为主要调控机制,国家调控手段是税收与金融等软性手段。计划经济行为主体是国有企业,以国家计划、生产配额为主要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而言,其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因此,林业投资主体的确认是林业经济市场化的前提。

  • 标签: 林业经济 经济转型 市场经济规律 调控机制 计划经济 行为主体
  • 简介:乌桕(Sapiumsebiferum)是最早被我国先民所熟识和利用的经济树种之一,历代典籍中以乌桕为题的诗文屡见不鲜.探讨了乌桕的名称来源及种植历史,梳理了历代有关乌桕的诗文,总结了其代表的植物文化,简述了近现代关于乌桕的活性成分分析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标签: 乌桕 种植历史 植物文化 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