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运动疗法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A组50例)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B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8周末A、B两组BMI及B组空腹INS、C肽和IR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干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 标签: 运动疗法 胰岛素 C肽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以间断心悸、胸闷3年,加重5日于2001年3月5日入院治疗,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2型糖尿病、胆囊炎、胆结石”。住院后立即给静脉推注利多

  • 标签: 美西律 精神症状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查与分析精神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292例出院精神患者及家属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结果根据依从性的判定标准将其划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完全依从占26.7%,部分依从占33.6%,不依从占39.7%。随着时间的延长,服药依从性也会逐渐下降。结论提高临床疗效,从根本上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

  • 标签: 精神障碍 服药依从性 干预
  • 简介:患者男,16岁.约5岁时开始服用复方甘草合剂镇咳,开始时10mL,3次/d.因患者儿时体质较弱,经常感冒,感冒咳嗽后均使用复方甘草合剂治疗,以致后来每次感冒后患者均主动服用复方甘草合剂.从大约7岁后,患者在未患病时也要求服用复方甘草合剂,且剂量逐渐增大,至今一次服用100mL;并自述口感好,服用后很舒服,定期要求其父母为其购买复方甘草合剂,有时自己到医院购买;如发现家长从医院回来后未为其购买复方甘草合剂,会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考虑到可能是产生的药物精神依赖,其母于2003年1月向医院临床药师咨询.

  • 标签: 儿童 复方甘草合剂 药物依赖 生物碱吗啡
  • 简介:小叶患上精神分裂症已经七年了,一直有吃药,病情控制得不错。他和家人偶尔会想:都吃了七年的药,一直没发作,是不是可以停了?再说,是药三分毒,一直吃会不会对身体不好?虽说动了念头,但并不敢真停下来。毕竟总听人说,精神分裂症要是复发了,就更严重,更难治了。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赌博 停药 病情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咳痰3天来我院门诊就医。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0余年,经常用青霉素治疗。体格检查:T37.0℃,P80次/min,R20次/min,BP105/7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醒,精神可,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12.0×10^9/L,N0.70.L

  • 标签: 头孢唑啉钠 精神症状
  • 简介:暂短的精神性、或肉髓性的应激,能够激活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则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多,血压升高,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能使心搏变动度减少植物神经系统的械能状态表现在压力感受器一心脏搏动调节反射上,HRV就是利用此原理,测定心脏搏动的变化度,评价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诊断方法。

  • 标签: HRV 精神刺激 松弛疗法 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植物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的药物咨询情况,以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856例门诊用药咨询,从患者药物咨询比例、患者和医护人员药物咨询内容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药物咨询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为用法用量(55.49%)、药品外观(15.3%)、药物适应证(7.59%);医护人员药物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47.22%)、不良反应(30.09%)和适应证(22.69%).结论:开展门诊用药咨询有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可保障精神专科医院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药物咨询 回顾性分析
  • 简介:《医师宣言》由美国内科学委员会、AcP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迄今已有包括美、英、法、德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在2005年正式加入推行宣言活动。中国医师协会在致全国医师的倡议书中指出,《医师宣言》阐述的三个基本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反映了新世纪医师在市场经济下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医师与患者、同事、医院和社会的关系。它强调将患者的利益摆在首位,医师应该秉承公平、认真的原则为患者服务,其中提到的为患者保密和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更是近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医师对患者、医院和社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部分医师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感到疑惑,摆不正患者利益和自身及医院利益的位置,患者对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有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重申医师职业精神非常必要。本刊特全文转载《医师宣言》,愿与丹东地区的医师朋友们共勉。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职业精神 宣言 世纪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患者服务
  • 简介:《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是一部以三国时期“魏国”为故事大本营的古装战争电视剧,通过对权谋与情感的描述,抒写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一生如履薄冰、机智传奇、谋冠天下的故事。

  • 标签: 人格分类 精神 三国时期 电视剧
  • 简介:1例75岁女性患者,于胆囊切除术后给予加替沙星0.4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第2天静脉滴注结束后约5.5h,患者出现幻视、幻觉,兴奋、躁动及迫害妄想。12h后症状逐渐缓解。第3天停用加替沙星,精神症状未再出现。

  • 标签: 加替沙星 精神障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的方法。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3月~8月收治1136名精神障碍病患进行工娱治疗参与率的调查,分析具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策略,比较参与率。结果: 经有效管理,1136名适宜参加文娱治疗的患者,实际参与率为71.8%(816/1136),与此前39.1%(444/1136)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障碍 工娱治疗 参与率
  • 简介: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思维紊乱,行为异常,时常受幻觉和妄想症状的支配,可能给社会,他人或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住院治疗。因此,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护理工作者对其处境要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理解,根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使患者逐渐适应病房环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心理活动特点 护理工作者 精神病患者 意外事故 住院治疗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左肢体无力3d,精神异常、四肢无力4h,于2006年7月4日入院。入院前3d,无诱因突感左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前往某医院求治,查CT未见出血病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等药物治疗,并服用枭萨脑络通胶囊2粒,3次/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系统服药。无烟酒嗜好。

  • 标签: 枭萨脑络通 神经精神障碍
  • 简介:患者女,80岁。因心悸2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住心内科。入院诊断为: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给予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稳定。经眼科会诊后于7月7日转入眼科治疗白内障。查体:T36.8℃,BP136/80mmHg(1mmHg=0.133kPa),P76次/min,皮肤未见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患者于2005年7月11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手术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7月24日血生化检查ALT17U/L,BUN3.6mmol/L,7月28日再次行左眼白内障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眼部伤口情况良好。7月31日午后患者主诉全身不适,T37.4℃,WBC11.2×10^9/L,中性粒细胞89.9%,8月1日-8月10日使用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利复星)0.2g,静脉滴注1次/d。

  • 标签: 肝肾功能异常 左氧氟沙星 精神症状 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 白内障摘除 药物过敏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疾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于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 82例精神疾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疾病康复情况,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23例患者提前出院, 18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无延期出院者,对照组 14例患者提前出院, 17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 10例患者延期出院,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效地识别和预防病症复发,促使了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过500万,而且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比例越高。在60-70岁的人群里,1O%会患上老年性痴呆,85岁以上则有50%的比例会患上痴呆。老年痴呆的发病十分隐匿,但也是有迹可循,如不会拨家里电话、叫不出熟人名字、怀疑保姆偷钱、猜忌老伴外遇……这些症状都可能提示患上“老年痴呆”。然而,生活中对此了解的人并不多,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从而耽误治疗。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老年性痴呆
  • 简介:目的:探讨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8例住院的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城乡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城镇患者饮酒原因主要为工作需要,而农村患者主要因劳累而饮酒;城镇患者精神症状中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组(P〈0.01)。结论:了解城乡因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各自不同的特点,对预防城镇和农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饮酒 精神障碍 临床特征
  • 简介:1例76岁男性患者,因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孟多酯钠1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预防感染。滴注20min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燥动不安、对答不切题。立即停药,给予消炎、镇静等处理,4h后患者精神异常症状消失。继续给予止血、制酸治疗,患者未有不适症状出现。

  • 标签: 头孢孟多酯钠 精神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