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要求,为探索医院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典型经验,进一步推进我省健康促进医院试点创建工作,2015年1月21日至23日,省健康教育所在武汉举办了湖北省健康促进医院项目培训班。我省4个项目市爱卫办、健教所和试点医院的项目负责人以及部省属医院健康教育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健康素养 医院项目 培训班 湖北省 健教 健康教育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 5 年 7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 26 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 1 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 3 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 正畸科理论知识掌握 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 度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重视研究青年官兵心理特点"和《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要求,进一步加大部队心理卫生工作力度,我们继1998-03举办部队精神疾病防治骨干培训班后,近期又举办军、师、旅、团四级卫勤干部心理卫生知

  • 标签: 心理卫生 培训
  • 简介:目前,在我国涉及人体的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仍存在一些问题。2006年,作者参加了由WHO和亚洲、西太平洋地区伦理审查委员会论坛(forumofethicalreviewcommitteesinAsianandwesternpacificregion,FERCAP)联合组织的国际医学伦理学培训项目,该项目由WHO与美国的西部伦理审查委员会(theWesternInstitutionalReviewBoard,WIRB)共同组织实施。

  • 标签: 西部伦理审查委员会 伦理学 医学 伦理学委员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科临床思维培训教学中应用虚拟病人训练的效果。方法: 60例骨外科或骨科规培学员分成观察组 33名与对照组 27名,对照组采取老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虚拟病人教学,对比两组经 3个月培训教学后的效果及学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 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 74.07%的满意度( P< 0.05)。结论:骨外科临床教学中,通过虚拟病人训练可有效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提高培训效果及学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虚拟病人训练 骨外科 临床思维培训 教学 满意度
  • 作者: 何俊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何俊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现代化实用型医学人才。根据对近年来我院妇科接收的住院规培医师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索,觉得在妇科医师培训中应用PBL教学法会受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于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床边综合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名护生行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对照组50名护生行传统教学。观察两组护生在实习期内的综合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考评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利于护生更快进入状态。

  • 标签: 床边综合能力培训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临床药房的合理用药。目前临床药学在大多数医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药物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基层医院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场所,但临床药学相对薄弱,广大患者享受到药学服务,患者真正做到了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高了全社会的医疗质量是值得当今的医疗深思的。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宗旨,需要提高基层诊所的药品供应水平。同时,对临床药师的培训,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了保障。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血液透析新护士培训中应用目标教学法,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血液透析室实施新护士培训研究,上半年(1月~6月)采用常规培训方法,下半年(7月~12月)培训采用目标教学法,两个时期分别选取2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析两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新护士理论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目标教学 血液透析 新护士 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对体检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体检者96例,这些体检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体检期间分别配合路径化护理服务(研究组)和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满意度和体检质量评分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对体检护理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可以保证体检顺利、高质量完成,保证体检者对体检服务更加满意。

  • 标签: 护理人员 沟通培训 体检护理 服务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试验实践探讨药物临床试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方法:结合本院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实际案例,就受试者入选/排除标准、试验程序与临床常规诊疗习惯差异、评价指标、试验对照设计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等方面,分析临床试验方案缺陷及注意事项。结果:药物临床试验方案本身会对临床试验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结论:科学、伦理、可操作是临床试验方案关注的重点内容。

  • 标签: 临床试验方案 常见问题
  • 简介:目的:构建公平、有效的门诊护理岗位绩效考核量化方案,改变现有绩效按等级分配的管理现状。方法: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法,从岗位难度、工作质量、业务素质、加减分4个方面制定绩效考核量化方案。在该方案实施前后,分别对护士、医生、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该方案实施后门诊护士、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较该方案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门诊护士业务素质显著提高(P<0.05)。结论:门诊护士绩效考核量化方案有效地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绩效考核 量化方案 门诊护理岗位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泛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例典型的ICU泛耐药菌感染案例,通过临床药师优化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结果:5位ICU重症病人临床药师优化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好。结论:在ICU泛耐药菌感染病人治疗中,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并降低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泛耐药菌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患者男,69岁。因左耳鸣、耳聋6月余,伴左面部麻木2周于2000年3月12日以“鼻咽癌”入院。查体:鼻咽部左咽隐窝消失,见新生物1×1.5cm表面粗糙,无溃烂。左颈动脉三角触及1.5×2cm淋巴结,胸锁乳突肌深面触及直径为2cm的淋巴结。均质硬,无压痛,活动。取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鼻咽粘膜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胸正位片:正常。B超:肝脏正常,双肾多发性囊肿,无肾积水。BUN3.4mmol/L,Cr95μmol/L。患者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诊断:①鼻咽癌,②多囊肾。于3月15日行HDF方案化疗:①顺铂(DDP)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

  • 标签: 化学治疗 HDF方案 胃穿孔 十二指肠穿孔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医学上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brainstroke)。其发病机制大多因脑部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等局部神经功能损失的症状。其患病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相应提高.60~75岁发病率为1%~2%,75岁以上为3%。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塞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预防方案进行分析,以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的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分布的年龄和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及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的伤害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药品不良反应中,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要对象,涉及到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性药品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要方式。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结论:药品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能够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保持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尽可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对科学合理的ADR预防措施进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报告 预防方案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评价定量药理学软件在制定重症病人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药动学软件VancomycinCalculator(advancedvancomycinpharmacokineticstool)和群体药动学软件JavaPKfordesktop(JPKD)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肌酐值、疾病状况),计算万古霉素的初始给药剂量、初始预测浓度,利用贝叶斯(Bayesian)反馈法确定实际给药剂量,计算实际给药剂量的稳态血药谷浓度(Css,min)预测值。用药5个半衰期万古霉素血浓度达稳态后,在给药前30min采血,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浓度,此为(Css,min)的实测值。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统计(Css,min)预测值与(Css,min)实测值的相关性。结果:共为60例重症病人制定了个体化给药方案,收集到60例病人的63例次万古霉素(Css,min)数据,(Css,min)预测值为(14.02±5.11)μg/ml,(Css,min)实测值为(13.30±6.22)μg/ml,两者偏差值为(0.73±3.79)μg/ml。(Css,min)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794,P〈0.001)。(Css,min)整体实际达标43例次,达标率68.3%。结论:经典药动学和群体药动学软件可以根据重症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良好的血药浓度预测性。

  • 标签: 定量药理学 万古霉素 给药方案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