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七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眼科肿瘤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患儿给予七醚全麻喉罩通气检查,对照组43例患儿给予静脉氯胺酮检查,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前,诱导时、诱导5min后、手术结束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心率[(137.9±24.1)次·min^-1vs(167.5±34.9)次·min^-1,P〈0.05]及麻醉结束时心率[(139.2±29.8)次·min^-1vs(153.4±27.4)次·min^-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方面,麻醉前、诱导时、诱导后5min以及麻醉结束时都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且试验组患儿进行诱导的时间[(2.6±0.8)minvs(6.5±1.5)min,P〈0.05]以及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0.8)minvs(32.6±5.2)min,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11.6%vs23.3%,P〈0.05)。结论:对眼肿瘤患儿进行检查时,选用七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相比可以减少检查对患儿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造成的影响。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喉罩通气 氯胺酮 小儿眼肿瘤
  • 简介:急性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类型之一,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愈后,因此,及时选用确实有效的药物十分重要,我们采取随机分组研究方法,观察我院自1998年11月-2002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塞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应用前列地尔和盐酸桂利嗪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前列地尔 盐酸氟桂利嗪 急性脑梗死 治疗方法 治疗药物 疗效评定
  • 简介:目的建立磷酸达拉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0.27mg.mL-1及以下浓度,不干扰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结论可以采用此法对磷酸达拉滨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

  • 标签: 磷酸氟达拉滨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方法学 干扰试验
  • 简介: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被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31例)和西汀组(29例)进行为期6周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77.4%,西汀组为75.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HAMD评分治疗1、2周末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帕罗西汀起效快,第4、6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与西汀相比较,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具有起效早,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 标签: 帕罗西汀 氟西汀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分析药师在药学服务和处方干预中遇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参与处理该类药物引起药害的典型病例;指出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和韧带具有毒性作用,会引起骨关节损害;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皮肤软组织等药害;故建议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损害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来米特、氯吡格雷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IgA肾病92例进行临床用药分析,根据所用药物将IgA肾病患者均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进行单一的缬沙坦用药,联合治疗组在采取缬沙坦用药同时联合氯吡格雷、来米特用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联合治疗组高于单一治疗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米特、氯吡格雷用于IgA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副作用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LGA 来氟米特 氯吡格雷 尿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同期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46例口腔扁平苔藓病人随机分成3组。接受0.05%丙酸氯倍他索霜剂和0.05%轻松霜荆治疗各17例。12例使用霜剂中的基质治疗作为对照。3组均加用抗真菌药。疗程6个月,每2个月复查1次,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氯倍他索较轻松的疗效显著。结论氯倍他索是局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非常有效的皮质类固醇药物。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氯倍他索 氟轻松 治疗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风解郁汤相配合西汀用药治疗手段使用于脑卒中且并存抑郁症患者中的给药疗效情况。方法:该文针对2018年02月--2020年05月本医院予以用药治疗的74例脑卒中且并存抑郁症患者实行两个组别组建,使用分组方法是随机抽签方式,各项组入组37例,试验组采用中风解郁汤相配合西汀用药治疗手段,参照组采用西汀用药治疗手段,统计实施用药治疗之前和实施用药治疗12周之后抑郁心情评估分数,调查用药有效和用药显效所占比值数据。结果:各个组别实施用药治疗之前抑郁心情评估分数相比差距现象不大(P>0.05),试验组实施用药治疗12周之后抑郁心情评估分数相较实施用药治疗之前和参照组详细调查样本情况减少(P

  • 标签: 中风解郁汤 氟西汀 脑卒中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对策。方法总结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0例,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给药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及受累器官的临床表现。结果80例患者中男51例(63.75%),女29例(36.25%);年龄分布≤20岁4例(5.0%),21~30岁21例(26.25%),31~60岁42例(52.5%),>60岁13例(16.25%)。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例(65.0%),口服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例(35.0%),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31~60岁、>60岁,恢复时间短于31~60岁、>60岁,31~60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60岁,恢复时间短于>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累积的器官及系统主要为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用药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因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比洛芬酯相关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利用“医疗机构ADE自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监测我院2017年使用比洛芬酯的住院患者相关肝损害发生情况,自动筛选纳入病例,人工评价其关联性、ADR发生率、风险因素,总结发生特征。结果:比洛芬酯致肝损害发生率为3.00%,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损伤类型主要表现为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相关风险因素为性别及用药时长(P<0.05),男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OR=0.652,95%CI:0.465–0.915),用药时长与其正相关(≤1d:OR=0.353,95%CI:0.233–0.559;2~7d:OR=0.362,95%CI:0.235–0.556;>7d:OR=1),ADR平均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5.40±4.06)d。结论:比洛芬酯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为常见,多为轻度,临床用药中对于女性患者、用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肝功能变化。利用专项软件实施ADR监测准确高效,以低成本付出实现高质量研究,可辅助药师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降低用药风险。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肝损害 自动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除左氧氟沙星用药频度有显著增加,其它多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呈下降趋势。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随着医院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已逐渐趋于合理。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金额利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合理提供复方米松软膏予以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间陆续接收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94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治疗期间参照组应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而试验组则应用复方米松软膏。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其总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则显著偏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其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出现率与参照组相比则显著性偏少(P<0.05)结论:临床上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合理选用复方米松软膏予以治疗既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推荐应用。

  • 标签: 湿疹皮炎 复方氟米松软膏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含呋喃唑酮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呋喃唑酮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Hp根除的有33例,Hp根除率为73.3%,研究组Hp根除的有40例,Hp根除率为88.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根除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呋喃唑酮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电位水(EOW)漱辅助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为氧化电位水漱辅助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化疗期间出现口腔溃疡癌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泰溶液漱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OW漱液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微生物检测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治疗效果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情况。结果漱前,观察组微生物为(84.71±15.12)cfu/cm2,对照组为(84.25±14.92)cfu/cm2;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漱后,观察组微生物为(0.23±1.31)cfu/cm2,对照组为(10.62±2.22)cfu/cm2;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2.6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电位水漱辅助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氧化电位水 含漱液 化疗 口腔溃疡 癌症患者 效果观察
  • 简介: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PAs)是引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英国和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与舍PAs植物或草药相关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或肝损害的报道。全球约有6000余种植物舍PAs,主要为4个科某些属的植物,即(1)菊科的千里光属、橐吾属、泽兰属、菊三七属和蜂斗菜属;(2)紫草科的所有属;(3)豆科的猪屎豆属;(4)兰科的羊耳蒜属。我国有38种中草药舍PAs,常用的有12种: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泽兰、山紫菀、紫草、天芥菜、野百合、猪屎豆、羊耳蒜。PAs本身的毒性极低,但其代谢物有肝毒性。PAs致肝毒性的摄入量,成人通常为每日数毫克至数百毫克,但WHO认为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每日最低摄入量为0.015mg/kg,即相当于70kg体重成人每天1mg。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大。肝小静脉闭塞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有报道用糖皮质激素或肝素治疗,但疗效和安全性尚待研究。作者认为,我国应加强舍PAs植物致中毒的教育和监测。

  • 标签: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肝小静脉闭塞病 植物 草药
  • 简介:  1病例  患者:男,44岁.2008年2月6日14时许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4小时,呈持续性,渐行加重,伴恶心和呕吐,无发热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10mmHg.……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培氟沙星严重 注射用甲磺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我院收治的经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0例(2020.01至2021.12收治),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所用喹诺酮类抗生素:①主要种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罗沙星、加替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占比分别是34.44%、27.78%、23.33%、5.56%、5.56%、3.33%。②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静脉注射,占比分别是52.22%、37.78%、10.00%。③不良反应所属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占比为40.00%、27.78%、10.00%、8.89%、8.89%、4.44%。④不良反应轻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损害占比为52.22%、42.22%、5.56%。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可见于任意给药途径和系统,需谨慎用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措施
  • 简介:收集并比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网站公布的、从2008年至今有关更新喹诺酮类药物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的指令.结果发现我国发布的该方面指令较FDA的次数少,涉及品种和内容均少于FDA,提示我国应加强和加速喹诺酮类药品和其他上市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工作.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说明书 更新 指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