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癌患者筛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83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行三阶梯检查,比较三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结果:8300例受检者阳性检出率为5.84%(485/8300),ASCUS196例,ASCH139例,LSIL89例,HSIL38例,SCC12例,AGC11例,TCT诊断为ASCUS、ASCH、LSIL、HSIL、SCC、AGC者阴道镜检查诊断为LSIL及以上病变比例分别为53.1%(104/196)、54.0%(75/139)、66.3%(59/89)、84.2%(32/38)、100.0%(12/12)、100.0%(11/11);相比于组织病理学,TCT检查ASCUS、ASCH、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2%、64.0%、92.1%、94.7%、100.0%、100.0%,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ASCUS和AS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3%、93.6%、96.5%、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阶梯技术筛查宫颈癌可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有利于宫颈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筛查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研究证明:白介素-17(IL-17)与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选择性靶向IL-17A及其受体生物制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疗效与安全性,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介素-17拮抗剂
  • 简介: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IL-33及IL-6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生殖器疱疹发病机制作用。方法:选择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口服伐昔洛韦片治疗,治疗前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ELISA检测IL-33、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生殖器疱疹患者经伐昔洛韦治疗后痊愈14例(46.7%),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无效0例,总显效率为90%,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t=29.83,P<0.01),IL-33、IL-6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170.88、25.03,P值均<0.01)。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肥大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17.10,P<0.01),IL-33、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63.36、15.61,P值均<0.01)。结论:肥大细胞发挥其天然免疫应答作用,可能通过调节IL-33、IL-6参与HSV-2感染所致生殖器疱疹发病机制。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肥大细胞 IL-33 IL-6 HSV-2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在尖锐湿疣疾病诊断中发挥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共收治47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另外从我院随机抽取47名健康体检人作为研究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26.52±7.08)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8.83±8.86)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34.17±8.04)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92±6.68)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一个显著特征,并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此时细胞免疫功能高下,为尖锐湿疣疾病临床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TNF-Α IL-6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背景目前我国通过性传播获得HIV感染正在快速增长。但在性病人群,几种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流行情况尚不清楚。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和粘液脓性冉颈炎(MPC)患者儿种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用培养法和PCR法对65例NGU/MPC患者牛殖道标本和咽拭子标本作了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梨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检测。结果生殖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3.1%(15/65)、12.3%(8/65)和1.5%(1/65);咽部牛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6.2%(17/65)、15.4%(10/65)和1.5%(1/65);生殖道和咽部同时检出Mg者占10.8%(7/65);生殖道和咽部同时检出穿通支原体者占4.6%(3/65);未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者。结论在NGU和MPC患者,生殖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感染常见;生殖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可能通过生殖器-生殖器或口-生殖器性接触而传播,并引起尿道炎和宫颈炎。

  • 标签: 非淋菌性尿道炎 艾滋病 支原体感染 宫颈炎 流行病
  • 简介:近年来,研究学者认为银屑病易并发代谢性疾病,虽然二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已发现银屑病和代谢性疾病发病机理中有共同炎症因子参与。一般认为,代谢性疾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改变一系列炎症性疾病,本文主要就一些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均起作用炎症因子作简要综述。

  • 标签: 银屑病 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调查估计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了解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7名男性同性恋者,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目标人群活动场所后,按场所分层,应用乘数法对广州市目标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定性研究访谈对象以20—25岁者居多,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大多数被访者(14人)有幸福感;大部分(12人)表示生活感到有压力;大部分被访者(16人)能正确说出艾滋病预防与传播途径,多数人(12人)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活动场所主要为公园类、酒吧类、浴池类等三类场所,乘数法估计广州市目标人群结果为24893人(22042—28561人)。结论:广州市男性同性恋人群生活压力较大,高危性行为普遍,已成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

  • 标签: 男性同性恋人群 定性研究 乘数法 艾滋病
  • 简介: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6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小鼠皮损表达,并探讨IL-36α与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VEGF相关性。方法: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表皮层厚度;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小鼠皮损IL-36α及VEGF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IL-36α与PASI值、IL-36α与VEGF之间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对照组皮损IL-36αmRNA表达水平ΔCt值分别为0.0164±0.0071、0.0012±0.004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690±0.359、0.720±0.078,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模型组、对照组皮损VEGFmRNAΔCt值分别为1.157±0.243、0.194±0.087,蛋白表达结果分别为0.142±0.022、0.033±0.021,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IL-36α在小鼠银屑病皮损表达量与PASI值以及VEGF在小鼠银屑病皮损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IL-36α在银屑病小鼠皮损过量表达。IL-36α可能与VEGF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银屑病疾病进程。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36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ASI
  • 简介:目的比较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在狼疮肾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ACA、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在狼疮肾炎组明显高于无肾脏表现组,而且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sm抗体在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G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补体c3、c4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ACA、AnuA、抗-dsDNA、IgG、C3、C46项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坼=9.099,P〉O.05)。结论ACA、AnuA、抗-dsDNA、IgG、C3、C4均可以反映sLE患者有肾脏损伤,但是由于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此6项指标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狼疮肾炎的确诊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补体 狼疮性肾炎
  • 简介:目的:研究miR-17-3p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外周血中表达情况,探讨其参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7例)皮损组织和外周血及正常对照组(4例)皮肤组织和外周血,提取miRNA。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miR-17—3pmiRNA表达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25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miR-17—3p可能靶基因FNIPl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miR-17-3p表达水平与患者PASI评分相关性。结果:Real.timePCR显示miR-17—3pmiRN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皮损及外周血中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4.62、9.16,P值均〈0.05)。miR-17-3p外周血中表达量与患者PASI评分呈负相关(r=-0.56,P=0.019)。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FNIP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72,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miR-17-3p表达下调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有关,miR-17-3p可能通过调节靶基因FNIPl参与银屑病发病。通过检测外周血中miR-17—3p表达量可能可以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miR-17-3p FNIP1
  • 简介: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保健筛查645例已婚女性患者进行TCT检查,对细胞学检查筛查出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和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各种检查方法阳性比率及阴性比率,比较TCT检查方法和HPV-DNA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情况。结果:TCT检查ASC-US及以上病变201例,其中阴性139例,阳性62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阴性139例,其中组织学阴性129例,阴性率92.8%;组织学阳性10例,阳性率7.2%;TCT阳性62例,其中组织学阴性31例,阴性率50.0%;组织学阳性31例,阳性率50.0%。而HPV-DNA检测阴性97例,阳性10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V-DNA阴性97例,组织学阴性94例,阴性率96.9%,阳性3例,阳性率3.1%;HPV-DNA阳性104例,其中组织学阴性68例,阴性率65.4%,阳性36例,阳性率34.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结果为TCT特异度和准确度远高于HPV-DN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DNA检测敏感度高于TCT。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单且准确率较高宫颈癌和前期病变筛查方法,特异性比较强,且可以降低漏诊率,对早期检查和预防宫颈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HPV-DNA 检测
  • 简介: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届-韩会议、第二次-英会议暨2004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于2004年11月3日-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宾馆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是我会继成功举办第一、二、三届-韩皮肤病与真菌病学术会议、第一次-英皮肤病学术会议及2001(上海光大)、2002(苏州会议中心)和2003(杭州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后又一次国际性皮肤科盛会。

  • 标签: 皮肤性病学 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会议 会议纪要 皮肤病学 皮肤科
  • 简介: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瘢(HSP)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H4R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4R在HSP作用。方法收集126名初次发病HSP患者及94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比较HSP急性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SP急性期不同临床表型之间H4RmRNA表达情况。收集HSP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标本及健康肾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比较H4R表达情况。结果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mRNA表达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脏受累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组、非肾病混合组(P〈0.01)。肾脏受累组肾脏组织H4R表达呈阳性,以肾小管为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4R可能参与了HSP急性期发病,且与HSP患者肾脏受损有关。肾脏H4R高表达可能影响HSP病程及预后。

  • 标签: 组胺H4受体 过敏性紫癜 肾脏损害
  • 简介:糖皮质激素(GCs)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主要药物之一。然而,由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长期应用可导致多种副作用,临床医生难以针对不同病情SLE患者给予相对精准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本文总结糖皮质激素在SLE不同进展阶段、不同脏器受累以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最新应用共识和研究进展,并分析SLE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相关机制,针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采取相应防治策略,为糖皮质激素在SLE患者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应用 糖皮质激素抵抗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penAX基因在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enAX,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淋球菌WHOP标准株,通过PCR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头孢曲松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转化了pET-28a-penAX质粒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ET-28a-penAX重组质粒,并成功转化了淋球菌WHOP标准株。药敏结果显示转化了pET-28a-penAX质粒淋球菌比对照株(pET-28a-penA和pET-28a转化株)对头孢曲松MIC值提高了3.75倍。结论:penAX基因降低了淋球菌WHOP标准株对头孢曲松敏感性。

  • 标签: 淋球菌 penA X基因 头孢曲松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