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病率达20%左右。如何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怡开为微循环障碍改善剂,近年来投入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而广泛的使用范围,我们观察怡开及对照组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6例,治疗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病 治疗方法 疗效评价 怡开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
  • 简介:大黄为常用中药,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番泻甙、二苯乙烯甙类、色酮类、萘酚甙类、苯丁酮类、多糖、挥发性成分、鞣质等多种有机成分和钙、铁、镁等微量元素,成分复杂,作用多样,临床应用广泛。随着现代医学科技地发展,对大黄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认识不断深入。现代医学认为,大黄可用于通便、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消化性溃疡止血、利胆排石、胰腺炎、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脂降糖等。大黄可作用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该文就大黄在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大黄 糖尿病作用机制 进展
  • 简介:目的临床分析糖尿病伴随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牙周炎伴随糖尿病患者46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研究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研究组GI、CAL和PD等牙周指标均显著性下降,对照组护理前后无显著变化.同时,研究组经过护理,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比护理之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伴随慢性牙周炎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牙周状况和牙周炎症,对血糖代谢具有良好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牙周炎 口腔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其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月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使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使用咪达唑仑+胰岛素泵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癫痫控制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HbA1c、FBG、癫痫持续状态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癫痫持续持续状态的概率较高,与血糖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平稳的使血糖降低能有效的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治疗方案
  • 简介:观察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NARLD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通过两者的联合应用,可控制体重、降低TC、TG、LDL消除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酶、改善NASH,防治NAFLD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到肝功能等改善明显,两药合用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其中,42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手术治疗,20例患者行小肌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12例患者行开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血糖值,合理应用胰岛素,将患者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并给予所有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以稳定患者病情,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前、中、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以及相应指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过程中,3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0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0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8例患者出现糖尿病昏迷;治疗完成后,1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5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血压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治疗,以降低术后并发平症,减少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高血糖
  • 简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eoes,PPARs)是一种配体激活的与多种基因调节有关的核受体和转录因子,属于甾体激素核受体家族的成员,该家族成员还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现已证实PPARs配体包括内源性脂肪酸及代谢产物、工业化学制剂和人工合成药物等多种不同的化合物。PPARs与其选择性配体结合后,PPARs转录活性被激活。PPARs与另一种核受体维甲酸X受体(RXRa)结合形成异质二聚体。此二聚体与PPARs靶基因上的PPAR反应元件(PPRE)结合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近十年人们对PPARs相关的生物学反应、分子机制、配体种类、生理和病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PPARs家族广泛参与脂肪生成、脂肪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炎症反应、血压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某些人类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PPARS 胰岛素抵抗 激动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甲状腺激素受体 调节靶基因
  • 简介:摘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我院2014月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8±1.45)天、胰岛素用量(43.26±8.11)U/天、低血糖发生率3.23%、NIHSS评分(20.05±3.2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9.03±3.16)天、(58.03±9.93)u/天、19.35%、(24.18±5.07)分(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卒中 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将这8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实验组经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中西医 结合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显性蛋白尿,肾功能损害渐呈不可逆态势,而被列入难治性疾病之一。因此,有效预防DN发生,或阻断病情发展,延缓进程,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早期DN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现就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难治性疾病 显性蛋白尿 肾功能损害 肾病死亡
  • 简介:重庆沙坪区赵先生,57岁,患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曾经服用过二甲双胍、拜唐苹及相关降压药物,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目前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高达75单位/天,但血糖控制仍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患者煞是着急!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 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 降压药物
  • 简介:去年至今,有关降血糖药物的研究有不少进展。因此,对于如何治疗2型糖尿病,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ADA和EASD)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共识,这是在新的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治疗理念的进步,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方案 EASD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解读
  • 简介: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糖治疗以及饮食控制治疗保持血糖的稳定。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10mg依那普利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含10μg前列地尔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肌酐以及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之后空腹血糖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含量下降明显,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肌酐以及尿蛋白含量,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效果
  • 简介:“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就认识到“天人合一”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强调人后天的主观意识和活动与先天因素的和谐统一。通过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改善肥胖,从而实现对血糖的控制,也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 标签: “天人合一”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肥胖 哲学思想 人类健康
  • 简介:我院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30例糖尿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选择胰岛素泵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所有30例糖尿病人符合1999年谁诊断标准。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2~67岁。病程0~16年,1型2例,2型28例,胆囊切除术15例,骨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6例,阑尾炎2例,脑出血2例。

  • 标签: 胰岛素泵治疗 强化治疗 围手术期 糖尿病病人 胆囊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其实一切降糖药物的开发,无论从过去或现在,都在糖尿病治疗的历程中,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可观的作用,显示着自己的优势!早在10年前美国糖尿病学会就提出:糖尿病专业医生,“一定要把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题”!今从这个侧面,

  • 标签: 糖苷酶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治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 心血管并发症 降糖药物
  • 简介: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感染 治疗
  • 简介:肾病在维持血糖稳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肾病每天可过滤近200克葡萄糖,并且重吸收所有这些葡萄糖以保持热量。这一机制由肾近端小管第一段水平的可溶性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来调节。在正常个体中,SGLT2负责至少90%的葡萄糖吸收。

  • 标签: 葡萄糖转运蛋白 新靶点 糖尿病 治疗 肾近端小管 葡萄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