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式,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院127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术后镇痛知识、术后镇痛态度、术后镇痛行为。结果127名护士术后镇痛知识百分制得分(90.26±17.26)分;术后镇痛态度百分制得分(75.68±14.38)分;术后镇痛行为百分制得分(88.24±8.22)分。术后镇痛的态度与术后镇痛知识、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163、0.198,P〈0.05),术后镇痛知识与行为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及工作年限护士,术后镇痛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过镇痛知识培训及有无手术经历的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术后镇痛知识认知较好,术后镇痛态度呈中等水平,术后镇痛行为较好。改变态度和促进积极行为是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水平的必要前提,转变当前的术后疼痛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可行的控制性毒麻药管理制度可促进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和行为的正向发展。

  • 标签: 护士 术后镇痛 知识 态度 行为 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减轻孕妇惧怕自然分娩的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针对分娩镇痛认知的11个问题,对在北京市妇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结果:在对分娩镇痛基本常识的了解方面,大部分护士是一般了解,其次是清楚了解;对分娩镇痛效果的认知情况方面,大部分护士知道;对分娩镇痛的宣教情况,大部分护士对患者做过分娩镇痛的宣教;关于妇产科护士了解分娩镇痛的途径方面,医院培训、院内宣传、继续教育的人数各占约30%,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人非常少。另外,工作年限对以上认知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妇产科的护士对分娩镇痛的基本知识尚存在误区;医院对护士的宣教做的不够,护士对产妇的宣教也做得不够;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有责任加大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并推广这一技术。

  • 标签: 分娩 镇痛 认知 宣教 问卷调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护理支持对产妇的影响。方法: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妇产科于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6月收治的顺产产妇,共计 100例。 50例分设观察组,开展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支持。结果:两组产妇经由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相在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于产妇分娩中开展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护理支持,在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程度上,与护理有效率上,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可推广。

  • 标签: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 护理支持 产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镇痛镇静策略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机械通气且需镇静镇痛治疗的危重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40 例)和瑞芬太尼+ 咪达唑仑组(40 例),采用Ramsay 及FLACC 量表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动态变化、脏器功能指标、瑞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应用总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 住院时间及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 咪达唑仑组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所需时间更短,Ramsay 评估3~4 级所占百分比增高,咪达唑仑用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镇痛镇静策略 PICU机械通气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针对60名接受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孕妇。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疗法,研究组采用分娩全程镇痛疗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婴儿Apgar评分、子宫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2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娩全程镇痛 分娩分娩产程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镇痛及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首次排尿时间,计算导尿率与尿潴留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VAS评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导尿率与尿潴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后尿潴留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镇痛镇静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认知功能、舒适状况、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评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RASS评分、CPOT评分、总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24h,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可达到最佳镇静、镇痛效果,促进苏醒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舒适程度。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优化镇痛镇静方案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谵妄的影响。 方法 : 选择我院于 2017.10-2018.10 , 1 年内收治的 140 例 ICU 气管插管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70 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70 例,实施 镇静镇痛集束 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实施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的观察组 ICU 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谵妄的概率和谵妄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使用 镇静镇痛集束护理方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谵妄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自理能力、肛门排气、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以170例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5例)和对照组(75例),实验组术后留置镇痛泵,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用镇痛剂止痛。监测2组产妇术后首次自行翻身、坐起、下床、漱洗入厕的时间和患者的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首次自行翻身、坐起、下床、漱洗入厕的时间比无使用镇痛泵者早,P〈0.05;而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切口疼痛的问题,使患者有充分的时间休息,术后自理能力恢复快,且不增加恶心呕吐和延缓肠蠕动的恢复。

  • 标签: 镇痛泵 剖宫产术后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高龄经产妇使用分娩镇痛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定期产检、产次≥1次、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49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35岁、使用分娩镇痛的227例经产妇为高龄经产妇镇痛组;年龄≥35岁,未使用分娩镇痛的155例经产妇为高龄经产妇非镇痛组;年龄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使用分娩镇痛不会增加母儿不良结局,高龄经产妇更适合使用分娩镇痛

  • 标签: 高龄经产妇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 产时发热 助产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及护理。方法:回顾观察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接收的外科 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9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观察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研究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研究组为 96.77%,对照组为 87.1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多模式镇痛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及护理。方法回顾观察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外科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观察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研究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研究组为96.77%,对照组为87.1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多模式镇痛管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持续镇痛患者术后导尿管适宜的留置时间。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72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h,B组7l例术后按常规尿管留置24h。尿管拔除后48h内观察有无尿潴留发生。结果2种方法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持续镇痛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至48h可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导尿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10-2018.10,1年内收治的14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0例,实施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实施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的观察组ICU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谵妄的概率和谵妄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在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使用镇静镇痛集束护理方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谵妄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分娩产痛普遍存在。产痛不但给分娩妇女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使部分产妇感到恐惧与忧虑,丧失了分娩的信心,这已成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提倡自然分娩,无痛分娩越来越受到重视。拉美兹(Lamaze)分娩镇痛法是法国医师FemandLamaze在1952年运用“心里预防”和“反射-制约”原理结合自然分娩法与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而提出的有利于自然分娩的方法。

  • 标签: 分娩 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骨科患者术后镇痛与康复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骨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主体,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换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5例,接受传统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的小组对观察组,将2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科生存质量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和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 术后镇痛 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软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损伤多发生于四肢,常有局部疼痛、肿胀、皮下l淤血、青紫、功能障碍等表现。通过采用止血镇痛化淤散加70%乙醇,搅拌成糊状,外敷于损伤部位,进行换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敷治疗 止血镇痛 化淤散 乙醇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过程中,应用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就诊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产妇共有110例。应用组间对比的研究方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选择为随机平分法,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时,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则开展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以此为基础来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行分娩产妇提供镇痛护理服务时,开展全程陪伴护理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服务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有效的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全程陪伴 硬膜外阻滞麻醉 产妇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10-2018.10,1年内收治的14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0例,实施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实施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的观察组ICU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谵妄的概率和谵妄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在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使用镇静镇痛集束护理方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谵妄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疼痛是多数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长期以来疼痛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镇痛泵的使用为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和避免因疼痛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镇痛泵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时发现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 标签: 疼痛 手术后 镇痛泵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