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强烈,对医院工作和医务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自2005年3月以来,我科开展“五个一”沟通服务活动,即进院一杯糖茶、产后一碗糖蛋、住院期间一束鲜花、赠送宝宝一块纪念牌、车接车送孕产妇一体服务,病人的满意率明显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人来院就诊或住院,首先接触的是护士,开展这一活动后,首先要强化护士素质和提高护士修养。为了更好的开展“五个一”沟通服务,必须强化护士素质。

  • 标签: 护士素质 服务活动 社会竞争 医务人员 医院工作 经济效益
  • 简介:医院是向社会和病人提供高度人工化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由于职业的垄断和所有制的垄断形成了医疗市场的垄断。随着医疗服务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成为医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途径。但是,由于受到服务管理水平、设备资源状况、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众多因素的作用,要在一次服务中取得顾客的完全满意有一定难度。在此情况下,如何建立服务补救程序,在出现不合格服务的情况下,通过服务补救,取得病人满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护理过程中不合格服务的基础上,对建立服务补救程序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服务 补救方法 医疗服务质量 核心竞争力 服务意识
  • 简介:介绍了该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活动中,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医疗流程,推行以人为本的整体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抓好行为工程,加强内涵建设,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推动了医院改革,赢得了广大病员及人民群众的依赖支持,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 标签: 以人为本 整体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品质不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人民群众对健康品质追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在探讨基层医院服务品质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运行体系实际状况,提出服务品质提升的具体措施,为基层医院工作品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基层医院 服务品质 实践
  • 简介:摘要:日间照料是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各个政府部门对于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重视水平在逐渐的提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有效的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点。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则是社区养老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及运营策略的探讨意义重大。 本文就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高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借鉴之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传统发展中,孤残儿童救助是政府提供的一种正式的、法定的服务。但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中,由于孤残儿童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导致传统单一的救助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就要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科学合理的服务模式,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打造孤残儿童融合服务模式的策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孤残儿童 融合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一站式服务应用于医院服务中心的措施及具体效果。方法:共抽选240例患者,根据一站式服务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研究组(实施后),每组均为12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工作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续办理时间、就诊时间、缴费时间、护理投诉处理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站式服务对于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升服务中心工作效率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医院 服务中心 一站式服务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及分析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计回顾分析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 68例帕金森患者治疗期间所有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n=34)和观察组( n=34)。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措施进行护理,在患者护理工作完成后对比两组别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进食、穿衣、洗漱、步行以及上厕所等等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个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两个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0.05)。结论 在护理帕金森患者期间使用护理服务措施具有显著价值,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年限分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55例,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1年2月)45例。对照组予以医院服务中心常态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开展"一站式服务"。比较两组平均就诊时间、缴费时间以及就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以及缴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24.179、19.913,P<0.05)。干预后,观察组就诊总满意度93.94%高于对照组75.76%(X2=5.295,P<0.05)。结论:医院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的实践效果显著,缩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以及缴费时间,提升就诊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服务中心 一站式服务 就诊时间 缴费时间 就诊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瘤 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的症状及护理方式与效果。 方法 : 在我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患者中选择合适的 42 例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护理内容,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对进行了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瘤 手术的患者护理中增加并发症护理内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揿针护理配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揿针护理配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IP、PIF、SF-36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脑卒中 气管切开 揿针护理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呼吸肌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 尿路感染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去分支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年8月至2013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7例采用去分支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2年,2例患者术后出现左肾动脉闭塞肾衰竭,1例患者术后3d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1例患者发生Ⅲ型内漏。结论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术中器械护士熟练默契的配合、术后细致有效的监测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去分支技术 胸腹主动脉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优质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改善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 80 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分为参照组 40 例与研究组 40 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HAMA 评分、 HAMD 评分均优于参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 P<0.05 ,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把一根球囊导管从一侧股动脉穿入到降主动脉,使其顶端正好在左锁骨下动脉起点的下方。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然后将球囊与病人心电图同步的泵相联,通过调节泵的工作时间与球囊容量,使病人血压和心输出量获得最佳效果,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的目的。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期冠脉血流灌注(增加10%~20%灌注),并增加体循环流量,可有力地降低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力衰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等病人的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应用 护理 左锁骨下动脉 冠状动脉血流
  • 简介: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破裂患者,都有难治性高血压、持久的疼痛、主动脉破裂、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临床表现,随时有出血不止或心包填塞的危险。认为有效控制疾病、使患者达到腔内隔绝术手术指征,是医疗和护理的难点;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管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术前管理包括:限制饮食和卧床制动,连续性疼痛评估,严密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监测以及急性期病情观察;术后加强胸腔流和伤口换药护理,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预防围术期并发症。2例行腔内隔绝术获得成功,未发生术后并发症,住院13、15d出院。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腔内隔绝术 闭式引流术 护理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主动脉A型夹层手术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方法:对2019年3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收医治的92例主动脉A型夹层手术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病人选择优质护理形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及D-D水平。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满意度及D-D水平更为理想,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主动脉A型夹层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主动脉A型夹层手术 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导管或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or trans-ap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I)的高龄危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其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TAVI手术的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高龄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的分享。 结果 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规范的护理措施及医护良好配合对患者顺利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AVI 围术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54例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护理中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