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数字化建模、化学、材料、信息以及机电控制等较为前沿的一项技术,也是实现快速成型的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对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是不断扩展,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是逐步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它具有的数字化、个体化与精准化的特点,在骨科临床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一些探讨与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性综述,分析讨论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短期效应。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骨科临床 应用效应 系统性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的HAMA和HAMD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系统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胫骨骨不连病患的临床治疗成效,并且使得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减小患者疼痛感。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髓内钉 胫骨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弱视76例(114眼)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8例。予以参照组方法护理,予以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护理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对患儿病情改善,视力恢复具有一定多和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儿弱视 系统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导管系统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普通导管栓塞介入治疗,观察组(n=20)使用微导管系统进行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系统栓塞疗法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2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满意度等项目评分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在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门诊输液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三级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和随访1个月、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和褥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能有效延续患者家庭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三级康复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在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硬膜外血肿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相同方案进行微创治疗,术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值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中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康复护理 硬膜外血肿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9%和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效果更显著,并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开放式手术 泌尿系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收治的1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51例经一次碎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其余69例患者经2次及以上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震波碎石可有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减少患者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升患者护理体验与质量,有效抑制ICU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本文拟设计并开发了ICU意外拔管统计信息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方法本系统以JAVA为编程语言、J2EE为开发平台、UML为建模语言、Oracle为数据库管理技术,完成了ICU意外拔管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来满足ICU意外拔管管理工作迫切的信息化需求。结论对ICU置管患者进行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并对拔管信息进行实时存储,更将ICU意外拔管风险评估与预警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之中,为ICU患者置管与拔管提供全程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本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医生与护士的工作量,让最多的传统手工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成与管理,更提升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意外拔管 护理信息化 重症监护室 J2EE MVC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肺癌化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疲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疲乏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使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肺癌化疗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前系统检查诊断为胎儿心脏畸形胎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心脏畸形胎儿的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产前超声系统检查检出心脏畸形胎儿检出期分别位于孕中期(35例)、孕晚期(13例),其中复查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愈合者1例,3例胎儿出现漏诊,漏诊病因分别为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各1例,所有胎儿均在出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确诊。结论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可使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大幅度提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是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可在临床进一步普及推广。

  • 标签: 系统产前超声 胎儿心脏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简介,了解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现状,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管理与预防的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查阅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健康管理资料。改善和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危险因素1。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单一康复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缓解的时间、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手综合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缓解的时间、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手综合功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手综合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手综合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治疗 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本组120例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手术时间50-80min,出血量120-215ml。随访时间3-12个月,创口均1期愈合,X线示骨折对线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优52例,良59例,可8例,差1例,治疗评分优良率91.7%。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好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内固定系统 动力踝螺钉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悸、胸闷气促、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将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胸闷气促以及疼痛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使用效果较好,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心血管时间的发生,同时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1例会厌囊肿患者。使用鼻内镜系统下结合美国美敦力xps3000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于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下对患者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结果41例会厌囊肿患者全部术后24h会厌舌面囊肿创面伪膜形成,无出血,局部轻度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咽痛以及吞咽疼痛不适。2w后症状消失囊肿创面愈合,伪膜脱落。随访至6个月,会厌黏膜表面光滑平整,无会厌与舌根粘连吞咽障碍等长期并发症,无l例复发。结论采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是在直视、负压吸引的指示下操作,切除病变囊壁具有准确精细、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 标签: 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 会厌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7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污染处理成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构建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实现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时监测及水质污染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的概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录入模块、水质监测及应急事件处理模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以Flex作为前端展示技术、将MapGISK9IG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对城市供水时空数据进行一站式管理,实现对城市饮用水的水质指标监测和应急处理。

  • 标签: 城市饮用水 卫生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金刚烷胺、胞二磷胆碱、多巴胺替代剂、神经节苷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为(51.3±3.6)分,对照组为(50.8±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DL指数评分为(40.5±4.3)分,对照组为(47.3±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丁苯酞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