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64例老年患者,对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学诊断的差异。结果64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老年人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和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胰腺炎 病因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另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A组实施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B组实施缬沙坦胶囊治疗,就组间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以收缩压增高为主,且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同时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合并发病率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方面,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其血压控制效果更加理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几率较高,对其实施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治疗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和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的86例骨科患者资料,研究心理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护理特点与效果,依据骨科的护理特性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骨外科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疾病时,其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会产生较强的心里负担,不利于手术的恢复。结论外科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手术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使患者的情绪维持在最佳的稳定状态,以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骨外科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为早期诊治提供更好的建议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病患30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三组,比较每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异同以及其他指标差异,如营养学指标、感染指标。结果第一组发热、盗汗的百分比高于第二组,并且咳嗽、咳痰、胸闷的百分比大于第三组;第二组病患的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数据均高于第一组,第一组淋巴细胞数值最高,第三组血红蛋白数值最高;第二组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数据较第一组低,并且第三组淋巴细胞数据高于第一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临床主要症状是慢阻肺症状,但常伴随发热、盗汗等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时应该对多种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促进病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慢阻肺 肺结核 早期诊治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按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纳入的10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给予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后,转阴率高达91.35%;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护理前降低(P<0.05);但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为预后提供保障。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临床特点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60例老年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老年精神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的策略。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老年精神科患者中,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多,有54例,占90.00%,临床表现较多,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在50~18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5.9±12.5)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临床预后结果良好。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明显,临床护理中加强干预有效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临床特点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症特点,并根据疾病特点对防治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某医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病症特点,研究防治控制要点。结果通常情况下来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包括发热、鼻塞、咳嗽、流涕以及头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通常是通过飞沫传染方式进行呼吸道传染,也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的方式进行传染,其病症多发于春季和冬季。结论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来说,想要对其进行防治和控制,其主要途径就是防止病情不断传播,尽可能减少疾病传播的路径,可以采用隔离或消毒的方式,降低空气内病菌的含量,才能对病情传播进行控制。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症特点 控制要点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治疗组(n=38),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对临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以胃部为溃疡主要发病部位,其中病灶直径<5.00mm者10例(13.2%),病灶直径>5.00mm者36例(46.2%),病灶直径>10.0mm者30例(39.5%);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有利于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胃溃疡 糖尿病 临床特点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单向转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社区单向转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一般特征,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多给予择期PCI治疗,非老年组,多行急诊PCI。另外,对比患者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单向转诊老年AMI患者,适宜择期PCI,且临床医师应准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单向转诊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探讨微创治疗的优势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由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96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选择小骨窗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势。结果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偏瘫,而观察组只有3例;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2.92%,而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有9例发生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观察组只有1例;出血量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多,可见观察组治疗优势更大(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小骨窗微创手术更具治疗优势,值得参考。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特点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ATC患者共48例,观察1年的总生存情况(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ATC患者1年OS为6.52%(3/48),死亡人数为4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0个月。ATC患者的1年OS与是否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疗为影响ATC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ATC患者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放疗为影响ATC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广大居民的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如居民经济收入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营养摄入过量、体力活动减少和精神压力增加等,不良生活习惯使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威胁,由此导致的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和干预是当前我国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工作内容。国际社会针对慢性病管理的主要经验为基于社区进行管理.美国、德国、芬兰、上海等国内外相关实践也表明。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管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点和成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肝硬化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肝硬化患者中,肝硬化并胆囊结石32例(25.4%),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9~78岁,其中年龄>60岁27例,年龄<60岁5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中,单纯胆囊结石20例(62.5%),胆囊联合胆管结石12例(37.5%);症状不明显15例(46.9%),临床症状显著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肝部不适、厌烦油腻食物17例(53.1%)。94例单纯肝硬化患者,肝门静脉内径(12.41±2.46)mm、胆囊壁厚度(3.84±1.31)mm、血浆白蛋白(42.45±8.24)g/L,32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肝门静脉内径(14.29±2.13)mm、胆囊壁厚度(5.28±1.73)mm、血浆白蛋白(36.12±7.23)g/L,单纯肝硬化患者肝门静脉内径、胆囊壁厚度、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治疗后,单纯肝硬化患者死亡2例(2.1%),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死亡5例(15.6%),单纯肝硬化患者死亡率低于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与患者年龄、胆囊壁厚度、肝门静脉内径、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关,加强肝硬化并胆囊结石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肝硬化 胆囊结石 临床特点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主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最终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总结。结果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身体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患者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出现死亡,5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其余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长期缓解。结论在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当中,医生需要切实掌握患者的主要发病特点等,并且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此确保其具体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斯蒂尔病 成人 特点 预后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左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Iraction,PVC)的临床和消融手术的特点。方法:选择于我院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且为心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PVC患者35例.分析比较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来源的PVC在性别、年龄、体表心电图、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LVOT来源的PVC患者在VI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65±0.45)mV比[0.16±0.13)mV,P〈0.001;(96.80±46.65)ms比(47.93±27.82)ms,P〈0.0011,S波显著低于并短于RVOT来源者[(0.66±0.66)mV比(1.06±0.42)mV,P=0.03;(45.20±34.56)ms比(89.60±19.31)ms,P〈0.0011,V3导联的R波显著高于RVOT来源者[(1.71±0.63)mV比(0.62±0.26)mV,P〈0,001]、I导联的S波显著高于且宽于RVOT来源者[(0.33±0.21)mv比(0.07±0.08)mV,P〈0.001;(65.24±41.40)ms比(27.52±30.42)ms,P=0.004]。RVOT来源的PVC患者消融手术时间显著短于LVOT来源者[(1.65±0.90)h比(2.30±0.84)h,P=0.04]。结论:LVOT来源与RVOT来源的特发性PVC患者在体表心电图及消融手术等相关指标上存在差异.对于消融术前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体表心电图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2016年3月9日~2018年3月4日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9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76例患者达到显效、7例患者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中,达到显效的患者有31例、有效共38例、21例无效,总有效率76.7%(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同样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4%(85/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2/90)。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尽快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护理管理方法 优质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选择在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婴幼儿腹泻病患儿均在发病期间接受病原微生物检查,并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总共检出病原微生物56例,轮状病毒检出36例,致病菌20例。两组病原微生物在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沙门菌数感染总计9例,占比45.00%;志贺菌属感染总共7例,占比35.00%;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2例,占比10.00%;气单胞菌属感染、白色假丝醇母菌分别1例,感染率均为5.00%。本组100例患儿中,3至5月发病33例(33.00%),6至8月发病62例(62.00%),12至2月发病5例(5.00%)。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春夏两个季节为高发病时期,在相应时段内需要加强对腹泻病的预防,在出现腹泻时需要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婴幼儿腹泻病 原微生物 感染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处理中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接受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的基础资料以及手术治疗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和费用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但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同时优化相应的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 妊娠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市一医院各科室进行输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本院于2015年4月-11月间共进行输血16325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82例,发生率为0.502%,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74.4%,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P<0.05;输注红细胞悬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4%,输注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52%,全血为2.020%,输注机采血小板为0.613%,其中全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影响因素方面,18周岁以下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要高于18周岁以上患者;有过敏史和输血史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要高于无过敏史和输血史患者;不同性别间输血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输血有风险,尽可能避免不必要输血,对于未成年人患者、有过敏史和输血史患者输血时要更加谨慎,输血前尽量采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017年收治的80例65岁及以上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治愈70例,死亡1例,胆囊癌2例,家属放弃治疗7例。结论早期诊断,排除手术禁忌,积极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