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方法,分析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的意义,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面的特殊护理,以丰富患者及其家属的预防保健知识。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自觉实施总有效率达到了91.3%,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其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传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1,有利于我们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让患者自觉配合治疗、护理,保障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药品为特殊性商品,是对患者进行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系列物质,其质量、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相关性。《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规定》中第28条表明,为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发出后,除因医方责任,否则不得退换1。患者退药存在一定医疗风险,但近年来因各种因素,退药问题仍然存在,现医疗模式为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因此大多医院为避免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在一定情况下会允许患者退药。退药行为会给药房造成一定工作困扰,对医疗安全存在着严重威胁,同时对患者就医会造成诸多不便。

  • 标签: 药事管理 退药 改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行为干预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0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行为干预组及一般行为干预组.强化行为干预组采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医学诊疗规范中健康促进诊疗管理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两周干预一次.一般行为干预治疗组就诊时常规健康教育.保肝降脂等治疗2组均相同,疗程6个月,观察指标体质数、腰围臀围比、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BMI、腹围/臀围、B超分级程度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一般行为干预组B超分级程度改善无显著差异,强化行为干预组明显优于一般行为干预组强化行为干预组.6月后ALT复常率明显优于一般行为干预组(P<0.01).两组患者ALP、GGT亦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血清白球比、胆红素治疗前已在正常范围,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较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一般行为干预组TC、HDL变化无显著差异,强化行为干预组尚有明显提高HDL水平的(P<0.01).治疗前后GLU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并跟踪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的健康意识,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相关行为,并有助于脂肪性肝炎患者体质数、影像及相关的肝酶、血脂异常的控制.关键词脂肪性肝炎;行为干预;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14-01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抗体检出率5.01%,戒毒人群中15~35岁占93.67%;HIV感染者中,15~35岁占96.05%,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结论某地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 标签: 吸毒人群 HIV感染 高危行为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很大及病情多变,加之受医学发展的限制,未知的医学领域很多,使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可能随时存在和发生。“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更加重了护士的责任。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病人的不满或投诉,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杜绝护患纠纷,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标签: 护患纠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减肥的认知情况、减肥方式及心理态度各方面,寻找其与减肥的内在关系,并为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在本校随机抽取 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减肥心理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对在校大学生对减肥的态度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 3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体重不满意,仍有 34%以上的大学生认同“瘦就是美”这种观点,将近 43%的大学生认为减肥成功与否和自信程度联系紧密,且仍有部分大学生采取手术和服用减肥药进行减肥。结论: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减肥心理和行为,且对减肥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

  • 标签: 大学生 减肥 心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院随访对肿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半年的出院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情绪控制、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实施出院随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出院随访 肿瘤患者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女妊娠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沙市某三甲医院370名孕妇进行调查,SPSS22.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孕妇在K、A、P及KAP得分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各期的孕妇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态度总体状况良好,且学历越高,并且医务人员及干部群体中,得分普遍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同时,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态度,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现状,分析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2018年-2022年在上海市某社区开展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及应用项目》人群基线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完全遵医者占55.7%,不完全遵医者占29.1%,完全不遵医者占15.2%。完全遵医者中所占比例最高为药物治疗(74.2%),完全不遵医者中所占比例最高为戒烟(50.0%)。60岁以上的患者各项调查总体完全遵医行为所占比例较高(监测血糖、戒烟、戒酒、控制饮食、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分别占64.3%、21.3%、33.0%、62.2%、36.3%、73.7%)。结论  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欠佳;遵医行为中执行程度最高的为药物治疗、执行度最低的为戒烟;6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接受过正规教育与家庭经济收入高的患者遵医行为较好。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新冠疫情对郑州市脑卒中患者症状、干预措施等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至12月和2020年同期至郑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患者共计1251例为调查对象,根据郑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提取资料,以2019年2月至12月脑卒中患者752例为对照组,2020年同期499例为观察组。结果:疫情期间脑卒中患者就诊总人数相比疫情前脑卒中就诊总人数较同期下降46.5%( 187例vs100例)。其中农村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73.5%(34例vs9例)。其余疫情前较疫情期间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期间进行多模核磁共振检查的人数减少(P

  • 标签: 脑卒中,新冠疫情,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大国,糖尿病的进展会引发一 系列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是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一种肾小球血管损害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呈进行性下降。基于此,本文就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依从性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糖尿病病人 饮食行为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行为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因冠心病入院的患者内随机选择40例实验,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内病患人数为20例。对照组内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患者接受行为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行为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让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稳定病情,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二级预防知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36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1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认知行为干预,对其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二级预防知识评分、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二级预防行为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慢性心功能不全 二级预防行为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