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合成生物技术中的生物传感器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其为医药行业带来的推动力不容小视,本文拟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方向为其在医药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合成生物学 生物传感器 医药应用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如何提高口腔医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践课教学质量,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口腔医学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增加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践教学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融合步伐,深化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接合位点,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进行改革,探索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口腔医学人才的新的本科教学方法.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R74C,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4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8月-2020年08月诊治的82例医院感染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检验,观察组给予临床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中度感染占比和重度感染占比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的轻度感染占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检测中应用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感染性疾病,有助于为感染患者及时制定并且实施相关治疗措施,可以对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缓解,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医院感染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中,微生物检验是重要的专业课程,这也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模块,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同实践教学结合,提高检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先分析了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高职学校 医学检验专业 微生物学检验 实训教学 优化
  • 简介:摘要羊肚菌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真菌之一,它在食用与药用保健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因其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是食疗的佳品,羊肚菌在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羊肚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逐渐被发掘,市场的需求量加大,野生羊肚菌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加深对人工培育羊肚菌的技术的推广增加产量,加深对羊肚菌营养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势在必行。

  • 标签: 羊肚菌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
  • 简介:目的:抗轮状病毒卵黄免疫球蛋白(yolkimmunoglobulins,IgY)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MA-104细胞转瓶培养技术,批量制备人型轮状病毒Wa株和猴型轮状病毒SA11,以纯化病毒,佐剂对SPF纯系莱航产蛋母鸡进行强化免疫,通过盐析、柱层和超滤方法从鸡卵黄中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并对纯化的免疫球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免疫鸡卵黄中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其EL

  • 标签: 卵黄 免疫球蛋白 轮状病毒 制备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肾移植大鼠Th1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为SIN在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344→Wistar建立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实验动物模型36只,术后按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12只:(1)NS组,术后仅予生理盐水,每天3mL/kg;(2)SIN组:术后第1天起每天应用SIN30mg/kg;(3)CsA组:术后第1天起每天应用CsA2.5mg/kg。3组给药方法均为腹腔注射。另建立Wistar→Wistar同基因肾移植模型12只,作为对照组,术后每天予以生理盐水3mL/kg腹腔注射。从每组中随机抽取6例,观察受体鼠的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的持续时间。另6例于术后第7天处死,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血肌肝(Cr)及尿素氮(BUN)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静脉血TNF-β、IFN-γ,IL-2表达水平;完整留取移植肾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受体鼠长期存活,均>180d,NS组受体鼠在术后10d内死亡。平均存活8.00±2.10d,SIN组受体鼠平均存活10.67±1.21d,SIN组与NS组相比,存在显著性(P<0.05)。其他组与NS组相比较,尿量增加。泌尿持续时间延长。肾功能指标(Cr、BUN的水平):对照组水平最低,NS组Cr、BUN均明显高于SIN、CsA组,差异有显著性。静脉血、TNF-β、IFN-γ,IL-2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中不能检出或很低。NS组的水平最高,与SIN组、CsA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SIN通过影响Th1细胞主要生物特性,使TNF-β、IFN-γ,IL-2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其对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新机制。

  • 标签: 青藤碱 肾移植 大鼠 Th1细胞生物学 SIN 器官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鳞癌(ESCC)淋巴结转移(LNM)的临床病理及生物相关因素.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LNM阳性组与阴性组各20例)标本中CD24、CD133、P75NTR、ABCG2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法),并对两组病例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比较转移组与非转移组ESCC,两组在癌侵袭深度(侵袭肌层与穿透肌层的癌LNM率分别是41.7%和62.5%,P=0.02)有明显差异.经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LNM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s=-0.377,P=0.004),与侵袭深度(rs=0.272,P=0.011)及TNM分期(rs=0.298,P=0.012)呈正相关.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LNM与P75NTR阳性表达(rs=0.241,P=0.042)呈明显正相关,与ABCG2的阳性表达(rs=0.394,P=0.034)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癌侵袭深度是影响ESCCLNM的重要因素.P75NTR联合检测ABCG2,可作为预测ESCCLNM的参考指标.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CD24;CD133;P75NTR;ABCG2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37-01

  • 标签:
  • 简介:为建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rh-ES)体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选用牛肾上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作为靶细胞。应用酶免疫染色技术建立了rh-ES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探讨了rh-ES在不同剂量条件下对BCE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便,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证明rh-ES对BCE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肾上腺 生物学活性 酶免疫染色技术 肿瘤抑制
  • 简介:摘要综合分析医学微生物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科的发展现状等,立足于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等,以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实验教学手段的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实验教学的考核形式变化等,可实现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以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热情的激发,培养起学生的试验动手能力及具体实验问题的解决能力。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通过构建SAR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重组pLOV.CMV.GFP质粒,构建pLOV.CMV.GFP-SARI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获得阳性病毒颗粒,并以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系。采用Q-PCR及Westernblot方法验证感染后K562细胞SARI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RT-PCR方法获得SARI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含SARI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从分子及蛋白水平验证了其在感染后K562细胞中的高表达;与空白组和感染空载体的Mock组相比,过表达SARI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周期无显著变化。结论:SARI基因过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诱导SARI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于抑制CML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SARI 病毒感染 凋亡 增殖 CML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中毒患者80例,对患者的粪便、呕吐物进行取样检查,并记录各个菌种以及病原菌的检出情况。结果 就不同致病菌落检出而言副溶血性孤菌以及大肠杆菌占比较多,分别为36.25%和22.5%;沙门菌以及其他占比相同,均为13.75%;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志贺菌占比相同,均为1.25%;蜡样芽杆菌以及变形杆菌分别为7.5%和3.5%;就病原菌检出结果而言,粪便及肛拭子占比较多,分别为70%和48.75%;其次是手拭子,占比25%;厨具占比最少,为1.25%;呕吐物以及食物分别占比7.5%和3.75%。结论 通过微生物检验方法,可以很好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检验,对患者食物中毒的致病菌种类进行提前明确,降低患者的中毒的风险,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展开治疗。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子生物检测及血清检验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子生物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检验,比较血清检验和分子生物检测阳性检出率;对两种方法测出结果进行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比较。结果:分子生物检测阳性率为87.61%,血清检验阳性率为57.14%,分子生物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检验。血清检验诊断符合率为52.67%,分子生物检测诊断符合率为75.57%,分子生物检测诊断符合率高于血清检验,分子生物检测的漏诊率(21,37%)和误诊率(3.05%),均低于血清检验(34.35%,12.97%)(P<0.05)。结论:分子生物检测阳性检出率更高,其漏诊率更低,能广泛应用于支原体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面。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医学技术,生物化学既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与诸多医学基础学科广泛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的教学质量对留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通过针对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的8年教学实践,根据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的课程特点,作者对该校留学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理论教学从教和2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留学生的理论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增强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拓宽了科研思维能力。该次教学改革和探索对以后该课程的留学生教育有所裨益。

  • 标签: 线上和线下教学 留学生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出现血压升高症状的疾病,这种妊娠期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均有极大危害,若临床不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将有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然而,现阶段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仍然没有确定,但是受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通道学研究的深入也使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新的靶点。本文试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子生物及通道学研究现状。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子生物学 通道学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出现血压升高症状的疾病,这种妊娠期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均有极大危害,若临床不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将有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然而,现阶段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仍然没有确定,但是受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通道学研究的深入也使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新的靶点。本文试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子生物及通道学研究现状。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子生物学 通道学 研究现状
  • 简介: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其三系分化的能力和免疫诱导特性使其具有再生医学的应用前景。目的:从小鼠骨髓中研究分离制备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方法,检测了这类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以小鼠骨髓为研究对象,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表型和多系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小鼠来源的骨髓来源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均呈成纤维样或多角型贴壁生长,在体外相应的诱导液环境中均可以向三系分化。提示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标签: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Flk-1+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细胞周期 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