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信在骨科护理中的延伸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一个骨科病区护理单元由护士长指定一位资深护士设立科室护理公众号,作为管理员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病患、家属、陪护关注此公众号,作为科内宣教、管理的一个交流平台。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减少投诉。结论 信应用于病区宣教行之有效,方法简单。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宣教 延伸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内镜超声诊断措施查看对胆总管结石病症的诊疗效果;方法:选用某院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内收治的 2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档案做分析凭据,在诊疗过程中分别选用 EUS与 ERCP诊断措施,比较分析诊断的准确率与效果;结果:在患者诊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况,并且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率分别为 ERCP 84%、 EUS 100%,准确率为 ERCP 92%、 EUS 84。结合数据可知 EUS在阳性诊断率方面,明显优于 ERCP方法,而在准确率方面则稍低。二者比对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比较 ERCP诊疗措施,内镜超声诊断的效率性更高,并且阳性识别率也更强,但准确率方面仍有提升的需要,若是能够将现有问题解决,势必能够为后续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内镜超声 临床诊断 胆总管微结石
  • 简介:目的总结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35例(41侧)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下鼻道开窗25侧,经上颌窦自然开口12侧,中、下鼻道同时开窗4侧。结果术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内镜定期复查示上颌窦开口通畅,下鼻道粘膜光滑,上颌窦腔内粘膜恢复良好。结论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对朱砂药材的显微以及性状情况进行研究,来优化朱砂的检验方法。方法:选用显微鉴别法与性状鉴别法对朱砂中药药材的显微以及性状情况开展调查。结果:完成药材鉴别工作之后,发现朱砂存在以下性状特点,大部分朱砂的形状为片状或者不规则的颗粒状,大小尺寸不一,颜色为鲜红色,呈现出半透明或者透明的外部状态;还有部分朱砂样品的尺寸偏大,表面颜色为红色,同样具有不规则的形状,颜色比较暗,呈现为灰黑色。而朱砂样品的显微特征如下:其粒度大小不一致,颗粒的形状也不规则,一部分为片状,颜色同样是鲜红色,部分样品存在光泽,一部分样品表面附有黄色颗粒。结论:本次研究活动选用的鉴别朱砂药材的显微特点与性状特点的方法比较科学,操作便捷,可以实现快速检测朱砂的目的。

  • 标签: 朱砂药材 显微 微性状 鉴别方法
  • 简介:嵌合体是指具有遗传差异的两个个体之间,其中某个体的微量细胞或DNA成分在另一个体内存在的状态.嵌合体的发现及研究的历史表明,尽管研究嵌合体的关注点已经囊括了形成、来源、分布、类型、与疾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但研究对象均为自然获得的嵌合体.众所周知,在某些临床治疗手段中,比如移植和输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嵌合体,但相比于自然获得嵌合体,对这些治疗中形成的医源性嵌合体的研究显然不够详细.移植是刚刚兴起的治疗白血病新方法,其效果明显,但机制尚不清楚,是否与嵌合体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对嵌合体的研究历史、发展前景略作综述,为有关嵌合体在移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微嵌合体 白血病 微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的创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5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创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并与105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限制活动时间及精索阴囊肿胀等有关并发症方面创手术组分别为(1.0±0.5)cm,(25±5)min,(2.5±2.5)mL,(9±3)h,(4±1)d,9例(3.57%);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8±1.3)cm,(40±10)min,(20±10)mL,(60±12)h,(6±1)d,17例(16.19%),两组相比创手术组较传统手术组均明显减少。结论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切口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小儿腹股沟疝 小切口
  • 简介:经皮创钢板同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特点。笔者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16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技术治疗 胫骨近端骨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是依靠手术来治疗疾病的学科。因此从一开始,外科即面临着如何在消除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医源性创伤,亦即保护组织,最终充分恢复机体的功能。这一“消除”与“保护”的关系无时无地不存在于外科治疗之中。而且它不仅涉及手术局部,也影响到全身,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可以说:“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激状态下,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应该是外科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当前推崇的创外科的内涵。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观念 手术
  • 简介:摘要: 研制克拉霉素( CLM)缓释丸,先将其制备成速释的固体分散体,再以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加入 HPMC等骨架缓释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克拉霉素缓释丸,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处方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工艺筛选为:固体分散体时 CLM与聚维酮( PVP)之比 1∶2, CLM与 PVP、大豆磷脂之比 1∶2∶1;缓释丸中固体分散体的量为 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用量为 4.5%。克拉霉素缓释丸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克拉霉素 缓释微丸 制备工艺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采用创手术只来腋臭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58例腋臭复发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对种组采用创切口肿胀麻醉负压抽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在术后1年时间内复发率为10.3%,对照复发率为1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P<0.05)。结论对于腋臭复发患者在治疗中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以及创切口肿胀麻醉负压抽吸这两种创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这一创治疗方法治疗复发腋臭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腋臭复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不但包括肿瘤细胞本身的特征变化,还包括宿主环境的变化。肿瘤环境是一个动态网络,是影响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肿瘤环境对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的影响,早期识别肿瘤环境中相关因子的变化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这也是现代肿瘤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PH ROS。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方式。方法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取创手术即采用小骨瓣开颅+引流术和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结果45例患者创手术后良好12例,致残1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ll例。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术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微创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