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粘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也称作粘液肉瘤,是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类型之一,因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所致。粘液纤维肉瘤的主要发病部位是软组织,该病的我国临床较为罕见,已有的报道中尚不足百例。但有报道指出,发生于不同部位的粘液纤维肉瘤,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就我院的1例软组织粘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升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软组织 粘液纤维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中耳后鼓室腺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学特点、颞骨CT特点及病理特点对明确诊断的意义,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有无肿瘤局部复发及听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的1例中耳后鼓室腺瘤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包括临床变现与体征、听力学检查、颞骨CT检查结果、病理结果及术后15d1月及1年随访过程中患者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该患者入院时左耳进行性听力下降,左耳骨膜松弛部可见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凸向外耳道,左耳感音神经性聋,颞骨CT左侧室内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态不整,大小约0.8cm×1.6cm,听小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乳突气化良好,乳突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乳突腔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均无明显特异性来确诊中耳后鼓室腺瘤,病理为左后鼓室腺瘤(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CgA(+)、Sgn(+)、CD56(-)、Ki-67index1%可明确中耳后鼓室腺瘤诊断,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左耳听力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耳后鼓室腺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学特点、颞骨CT特点无明显特异性来明确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可明确中耳后鼓室腺瘤诊断,其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们该患者术后无肿瘤局部复发、患耳听力无明显改善。

  • 标签: 中耳 鼓室腺瘤 病理 神经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凝集对配血的影响,探讨对本例冷凝集的处理。方法通过抗体筛查,凝聚胺法,卡式法进行交配。结果凝聚胺交配显示凝集,通过37℃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次交配,得以通过。结论患者血中冷凝集导致交配不符影响结果,日常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交配。

  • 标签: 冷凝集 血交配 抗体筛查 凝聚胺 卡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回顾了一例食道异物急症病例。该病是耳鼻喉科多发疾病,常因大块异物可梗阻于食管入口部位狭窄处,从而压迫气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分析的这一移动的食道异物不是常规可见的病例,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出现临床事故值得我们反思。

  • 标签: 食道异物 食道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3~7岁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0例3~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550例3~7岁儿童中,44例为中间偏难养型,占8%,232例为中间偏易养型,占42.18%,28例为启动缓慢型,占5.09%,159例为易养型,占28.91%,87例为难养型,占15.82%;与女童相比,男童中的启动缓慢型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余均无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也有所区别。

  • 标签: 相关因素 儿童行为 儿童气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5月份武进区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治情况,为合理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7年5月份武进区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资料。结果5月份共发现3例输入性疟疾,其中1例卵形疟,2例恶性疟。结论应加强对出国人员的宣传教育,及时就诊、规范治疗,避免复发病例及重症病例的出现。

  • 标签: 输入性疟疾 病例报告 武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Miller-Fisher”“儿童”“抗GQ1b”为关键词,对2010年至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此结合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2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年龄分别为15岁、2岁1月和6月5天。3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Miller-Fisher综合征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当感染、疫苗接种后出现共济失调等表现时应高度考虑;该3例病例首要临床表现分别为步态不稳、饮水呛咳及双眼睑下垂;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饮水呛咳及四肢无力;主要神经系统体征为眼外肌麻痹、水平性眼震、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2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抗GQ1b抗体阳性1例;头颅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3例均予以人免疫球蛋白为主,辅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有效缓解,3个月后随访3例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抗GQ1b抗体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予以大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Miller-Fisher 综合征 抗GQ1b抗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以TIA为首发表现的脑出血的认识。方法报告3例以TIA为首发表现的脑出血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脑出血的诊断应以影像为依据,而不以临床症状或体征为标准。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应以影像学为金标准。同时尽量查找原因,对因治疗,预防或延缓再次发作。

  • 标签: TIA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CT扫描在桡骨远端B3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经手术确诊为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84例,并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析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CT扫描的结果,比较在两种检查过程中患者同一骨折位置不同的的骨折数。结果在B3骨折、B3.3骨折这两项检查结果中,X线与CT扫描测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采用X线检查诊断出桡骨远端B3骨折的检出率仅仅占89%(75/84),采用X线检查诊断出B3.3型骨折的检出率为25%(19/75)。而采用CT扫描检查诊断出桡骨远端B3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100‰,89%/P<0.05),诊断出B3.3型骨折的检出率同样也高于X线(100%,73%/P<0.O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B3骨折损伤的稳定程度、严重性,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运用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基本情况,CT检查能够为诊断医师提供更加细微、更加清楚的临床资料。同时对临床医生提出要求熟练掌握平面扫描的方法以及CT检查过程的适应证。

  • 标签: 桡骨远端B3骨折 CT扫描 X线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卵巢Brenner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0.7%~1.7%,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CT,观察卵巢Brenner瘤的发病部位、大小、密度、形状、强化程度及与周围分界表现,现汇报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Brenner瘤 卵巢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