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质量管理降低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的效果。方法由7人组成,遵循PDCA质量管理步骤,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本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进行PDCA质量管理前,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为8.56%,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活动可以明显降低妇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亦能够提高全科护士的采血操作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PDCA 持续质量管理 静脉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干槽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4例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8.5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17.9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并发症、满意度及手术时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 护理干预 干槽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和引起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制作的300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中,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最高,而后依次为阴道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血培养标本。2016年3月-2017年9月相较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不同时段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从11.11%提高到72.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单缺陷。方法对2016年2月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调查,利用头脑风暴、鱼骨图分析原因,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2016年6月对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调查得出本科室体温单缺陷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51%下降到15%,目标达成为92.3%,进步为70.6%。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单缺陷中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体温单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GCS评分为(12.65±2.04)分,痊愈为9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漏为16.67%,颅内感染为2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也可以加快患者苏醒,增加痊愈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手术 术后 颅内感染发生率 GCS评分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不同培养时间对其微核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6月间曾在我所接受检查的56例职业病者,这些职业病者均接受辐射作业,采集这些职业病者血液样品,将其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培养,对照组新鲜血液样品培养时间为72h,观察组将其观察组新鲜血液样本放置2℃~8℃冰箱3天后培养,培养时间为72h,培养结束之后对其微核变化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培养结束之后,通过对两组血液样品微核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在培养结束后两组血液样本微核大致相同,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在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随着培养时间不断增长,其微核的检出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延迟血液培养,时间超过三天在进行培养并不影响微核的检出,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好依据。

  • 标签: 人体血液 辐射处理 培养时间 微核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研究标本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460例实验室送检标本,综合分析送检标本检验情况,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送检标本中微生物检出为79.57%,其中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检出均较高,但是失误则为17.39%,从80例检验失误样本中可以看出,出现失误的原因较多出现在运输与存储方面,分别占据33.75%与31.2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整体的阳性检出不高,失误较为严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逐渐完善检验规范性,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研究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压疮Braden评分的正确。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4年6—7月住院患者Braden评分的正确进行调查,针对评分正确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再次调查2014年8—10月住院患者Braden评分的正确,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Braden评分正确率由38.35%提高到82.3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高了Braden评分的正确,更好的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压疮 Braden评分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妇科护理用药错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妇科的住院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用药错误的发生。结果实验组用药错误为7.5%,不良事件总发生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5.00%(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用药错误,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妇科护理 用药错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职业倦怠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职业倦怠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

  • 标签: 管圈活动 精神科护士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分娩产妇30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例,通过观察产后母乳喂养和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来评判。结果实验组的分娩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明显优于观察组的分娩产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也高于观察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对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后母乳喂养,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母乳喂养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的1050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4-2015时间段明显低于2015-2016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的发生情况,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200例住院新生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新生儿父亲抑郁发生为20.0%,焦虑发生为30.0%,母亲抑郁发生为25.0%,焦虑发生为35.0%,父母焦虑及抑郁水平均国内常模,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因素主要为压力水平以及客观支持。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影响主要因素社会压力,因此需要给予足够支持。

  • 标签: 住院新生儿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不断改进及条件不断完善,慢性肾衰病人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亦不断提高,本文分析并总结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生存的几点体会。方法在我院进行规律性血透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2年随访及动态观察研究。结论发现透析病人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饮食治疗与透析充分性、预防处理并发症同等重要,可作为血透病人长期存活的首要条件。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心理支持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建卡孕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孕期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结论及建议孕期心理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变其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有条件的产科门诊应尽量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

  • 标签: 初产妇 孕期 心理支持 产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肾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PDCA循环护理。观察两组护理6个月内,腹膜炎的发生、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堵管的发生、心血管合并症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分别为6.8%、0%、0%,明显为低于对照组的26.4%、8.8%、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常见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PDCA循环护理 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价值及剖宫产术。方法本次观察随机选取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力异常分娩产妇,将86例产妇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及剖宫产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及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自然分娩,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及剖宫产术,该护理措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力异常 分娩产妇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