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血压发生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因素制定并实施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5.28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低血压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我效能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还增施自我效能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患者精神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忧郁、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有利于患者精神病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 精神科护理 精神病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自我效能干预后对癌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即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使用标准常规护理模式,实验观察组则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等级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分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癌痛等级人数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分数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我效能干预的方式对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着良好的作用,能够降低癌痛等级,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化疗 恶性肿瘤 自我效能干预 生活质量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评估。方法随机从本院接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将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评估两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出院6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能力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在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生活能力影响
  • 简介:(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院妇科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受术者术前焦虑症状干预方式和评估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受术者80例,每组20例,分为A组(已婚组)、B组(未婚组)、C组(大专以上文化组)、D组(大专以下文化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对受术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所有受术者均由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存在,未婚先孕者显著高于已婚者。SAS的评价结果受患者文化程度、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结论根据对人工流产受术者术前焦虑状态评价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术前焦虑 人工流产受术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观察阑尾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的价值。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共60例作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开腹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6.2±5.3)min,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2±1.5)ml,平均手术切口为(2.3±0.3)cm,平均住院时间为(5.1±0.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术式的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术式,对降低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有积极作用,可供临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湿疹采用中药外洗与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慢性湿疹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50例总疗效为96%;2例无效患者中1例恶性肿瘤,1例慢性肾衰;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采取中药外洗及中药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升生活质量,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封包 慢性湿疹 生活质量 中药外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39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4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所有患儿均先后进行头颅CT(对照组)以及常规脑电图(实验组)监测,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患儿监测出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电波异常患儿例数、检出异常率以及预后评估情况(致死率、致残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轻度脑电波异常15例,占比38.46%;中度脑电波异常12例,占比30.77%;重度脑电波异常10例,占比25.64%。共检出脑电波异常患儿37例,检出异常率为94.8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脑电图重度异常、中度异常、轻度异常患儿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脑电图正常患儿的致残率为6.67%,较实验组(0.00%)明显更高,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44%,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常规脑电图的监测效果更佳,可有效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价值。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大大减少口腔疾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确保其护理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实施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变化情况,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本市2010年到2015年历年的中小学生近视率变化情况看,总结近视的影响因素、预防及矫正方法。结果2010年到2015年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因此,教育及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 预防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使用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SBP/DBP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为90.00%。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为期两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呈现出了程度不一的变化,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为2.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老年高血压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疗效好,应用范围广,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老年高血压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眼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此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计79例,分为参考组(n=38)和研究组(n=41),对眼科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84,P=0.0161),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28,P=0.046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参考组护理满意度为76.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22,P=0.0385)。结论在眼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评估以及预防干预措施可降低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助于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理风险评估 预防 眼科住院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患者缺乏自知力常常存在暴力,冲动等护理风险,危及患者和医护自身的安全,因此针对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探讨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制定防范措施,提高精神科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及在护理工作中自我保护的方法,有效的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老年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和评价,制定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操作技术服务及护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在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老年病房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是前提,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保障.

  • 标签: 老年护理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X线平片特征,评估X线在本病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X线诊断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环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与多发部位,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发生率为82.0%(41/50),X线表现以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疏松,关节面不规整,骨皮质轻微破损为主。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征多样,在临床诊断中和他类骨关节疾病不易区分,诊断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病患的X线表征,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X线 X线表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肛肠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39例,基础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实行综合性疼痛护理管理,评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72小时肛门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基础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用于肛肠科病房中的效果突出,既可减轻病人疼痛及排便困难等症状,又能加快康复进程,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肛肠科 疼痛护理管理 疼痛评分 排便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随访比较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强迫症量表(Y-BOCS)强迫思维、行为与治疗前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该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对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对比,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次测量,对初次施测存在心理异常的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重复测量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4.7±7.4降为26.9±6.7;其抑郁的发生率由60.29%下降为2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抑郁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娩镇痛应用导乐无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分娩镇痛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导乐无痛分娩,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镇痛。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分娩镇痛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5.0%,比对照组的22.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运用导乐无痛分娩法,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

  • 标签: 临床分娩镇痛 剖宫产 导乐无痛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哮喘治疗中应用酮替芬的疗效。方法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诊的102例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其中,先就诊的51例纳入对照组,后就诊的51例纳入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沙丁胺醇治疗,而治疗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0.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以及哮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酮替芬效果比沙丁胺醇更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哮喘 酮替芬 沙丁胺醇 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