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领域医疗水平的发展,系统化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越来越全面,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大量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本章针对目前主要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功能训练干预措施作护理性总结,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做准备。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平衡膀胱 护理干预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口腔颌面(OAM)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恢复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损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对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其对于护理方案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思(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口腔颌面损伤以及治愈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于口腔功能的影响程度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口腔颌面损伤的治疗时,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口腔颌面 口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2.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8.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肌酶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规范用药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并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曲美他嗪 心肌酶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5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同期选择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的浓度水平,综合分析结果。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水平与胱抑素C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8092,P<0.05)。早期糖尿病肾组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联合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均是辅助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踝关节损伤患者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5年9月起我院就诊的72例踝关节受损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疗法分组,参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研究组采取中医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关节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总显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指数、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与参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中医康复疗法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受损引起的临床疼痛、红肿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可扩展运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踝关节损伤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白细胞介素-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设备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对两组抽取静脉血液标本,分析TNF-α和IL-6水平。结果比较两组受检者的TNF-α与IL-6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颅脑损伤患者来说,TNF-α与IL-6检测水平与患者心肌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TNF-&alpha IL-6 重型颅脑损伤 心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以明显地改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以及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肾衰竭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后TNF-α及IL-6在急性心肌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NF-α、IL-6及CK-MB、cTnT水平,分析TNF-α、IL-6与CK-MB、cTn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IL-6、CK-MB、cTn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与CK-MB、cTn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后TNF-α及IL-6在急性心肌功能损害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评估心肌损害严重程度,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心肌功能损害 TNF-&alpha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性沟通,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量化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分、SDS分及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康复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况,有效提升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康复效果。

  • 标签: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6)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n=42)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相比对照组的Fugl-Meyer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都更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Spitzer量表评分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在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损伤 高压氧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口腔功能与伤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功能与伤口恢复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功能与伤口恢复优良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口腔功能与伤口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临床护理 口腔功能 伤口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1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2例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6例脊髓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均实施康复科护理常规,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自行排尿时间、入组2个月后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以及膀胱尿道异常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胸髓损伤、腰髓损伤、颈髓损伤病人恢复自行排尿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2个月时B型超声检查异常以及尿路感染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减低泌尿系统相关异常率,护理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108例(实验组),体检健康者65例(正常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及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hs-CRP和mAlb。实验组随访2年,102例病情缓解或无进展,6例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ys-C、hs-CRP和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血清Cys-C、hs-CRP和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发展为DN入院时血清Cys-C、hs-CRP和mAlb水平均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者,P值<0.01。血清Cys-C、hs-CRP和mAlb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预后评估的AUC为0.885、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84.6%,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血清Cys-C、hs-CRP、mAlb水平T2DM进程中呈升高趋势,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T2DM患者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强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与感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致不全瘫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膀胱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是否生存分为观察组(死亡,32例)与对照组(生存,6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血糖、血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体温、血糖、血钠、血压等相关因素的关注度,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 颅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双侧上尿路梗阻致双肾积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诊右侧肾造瘘术后继发对侧肾周及腹膜后积液比较少见,而因此继发尿性腹水的病例,尤其腹腔大量积液,临床上更是极其罕见,尚未发现类似文献报道,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易误认为是一侧肾造瘘术损伤腹腔导致漏尿引起。我院诊治1例双侧输尿管下段梗阻无尿急诊一侧肾造瘘术继发对侧肾周积液并大量尿性腹水的病例,现就诊治情况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一侧肾造瘘术 继发 对侧肾周积液 尿性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管损伤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胆管创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93.3%,死亡1例,死亡率6.7%。结论对胆管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满意,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胆管损伤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7例结肠损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10~35d,治愈21例,肠瘘2例,切口感染3例,经加强局部处置,全身抗感染用药,纠正低蛋白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结论于结直肠损伤需根据创伤性质、受伤时间、腹腔污染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行一期缝合或切除吻合或近端结肠造口转流。

  • 标签: 结肠损伤 治疗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