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neumonia,MP)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患儿血清MP进行IgM特异性检测分析。结果本次共检出MPIgM阳性患儿116名,检出率为43.94%;MPIgM以春冬季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1.39%和52.50%;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发生在4~7岁的学龄儿童,检出率为34.33%。结论MP感染的发生有其季节的特异性,一般以冬春季为主,另外以学龄期儿童为主。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IgM特异性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为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后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015年收治确诊为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多西环素片治疗)与实验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完成后评估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案其疗效更为突出,且不会引发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阻碍流程的顺利进行,有效保障临床预后质量和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完成治疗,试验组以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少,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炎琥宁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的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对106株uu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砜霉素的耐药率在7~16%之间;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9%。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对uu的耐药率较低,仍可作为本地区抗uu一线药物。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53例,按照是否使用激素,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平治疗,比较2组在热退时间,肺部症状(包括胸片炎症吸收时间、胸水发生及吸收情况)转归及肺外表现转归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发热时间、肺部感染改善时间、胸水吸收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损害方面,实验组的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并发症,并且无明显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为了进一步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抗菌耐药性的状况,从而给临床有效使用耐药性治疗下呼吸感染疾病提供办法。研究了近年来到我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病者中的200例病人,采取病人的痰样做成样本,然后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发现影响下呼吸道感染病的重要病原菌就是革兰阴性杆菌,虽然抗生素对其能够起到一定压制作用,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仍然会带来副作用。为此,临床上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物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乳腺外科手术患者248例的临床资料,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分部及病原种类,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48例乳腺外科手术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7.26%,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格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大,为59.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经多因素分析,合并基础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阳性菌是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手术时间过长、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 标签: 乳腺肿物 术后感染 病原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病原检查与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病原菌特征及药物敏感性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所选患者分离出的病原中,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也比较多见。这些细菌对于绝大部分的抗生素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但是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我院所在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选择抗生素,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2015年7月28日至2017年3月2日我院6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痰标本,并进行病原菌检查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种类、联合用药及耐药情况。结果二联用药概率为36.67%,三联用药概率为16.67%,在病原菌种类方面,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大(43.3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球菌未出现耐药现象,其他病原菌均出现多重耐药,以耐甲氧西林最为常见(30.00%),其次为环丙沙星(25.00%)。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种类较多,且可见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等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 标签: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治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甲强龙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好坏。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的100名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两组静脉注射20mg/kg和2mg/kg的甲强龙治疗,其他的治疗完全相同,最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使用统计学算计判定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适量的甲强龙对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明显的效果。讨论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很好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注射 甲强龙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组肺炎支原体肺炎者67例参照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即试验组(个性化护理)37例和参照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280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与研究组(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比不同组别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恢复速度。

  • 标签: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用“双盲法”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分成50例/组。一组选择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一组选择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情况、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8.00%(49/50)、CRP(65.56±20.36)mg/L、FDP(4.21±0.88)g/L、TNF-α(12.36±2.22)ug/L、咳嗽好转时间(7.54±1.22)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8.15±1.74)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56±1.98)d、不良反应发生例数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甲泼尼龙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运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结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积分,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5.42%,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为64.5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运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痰热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种类。方法以2011年6月-2016年6月为期,共选择患者271例,对导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各类因素进行整理,并使用微生物培养方式确定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类型。结果临床危险因素中气管插管所占比例最高,为56.83%(154/271),其次分别为置管时间、体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比76.01%(206/271),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结论引发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为机械性通气治疗,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最高,需要医护人员重点注意。

  • 标签: 老年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导管吸引采样法在老年肺炎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及老年内科收治的70例确诊老年肺炎患者,以及40例非肺部感染的门诊患者,分别通过支气管镜下吸引导管吸引、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和肺泡灌洗三种不同采样方式获取痰标本细菌培养,对三种不同采样方法所获得的痰标本培养病原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阳性率及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所采集到的标本阳性率依次为77.1%、41.4%、55.7%。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7.1%、41.4%、55.7%,100.0%、97.5%、97.5%,85.5%、61.8%、70.9%,100.0%、96.7%、97.5%,71.4%、48.8%、55.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引导管采样与其他方法比较其诊断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吸引导管 老年肺炎 诊断 病原菌 细菌培养